曹 飛 孫明亮 (安徽省蚌埠第九中學 233000)
初、高中化學知識銜接問題的研究與實踐
曹 飛 孫明亮 (安徽省蚌埠第九中學 233000)
部分學生從初中升學到高中往往會遇到一個問題,那就是逐漸覺得學習遇到困難,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問題呢?初高中化學知識之間存在一種脫節(jié)現(xiàn)象是其中一個影響因素。蚌埠九中化學組申請了市級教育科研規(guī)劃課題《旨在完全中學初高中化學知識銜接的校本課程開發(fā)的實踐研究》,認真探索解決辦法。
初中 高中 化學 銜接
當學生從初中升學到高中,對于不少科目往往面臨著一個問題,那就是逐漸覺得學習上存在困難?;瘜W知識的學習對現(xiàn)代學生無疑是很重要的,而且不論是初中學生還是高中學生,大都對化學學科有著濃厚的興趣。但是,隨著學習的深入,我們注意到,高中相當一部分學生對化學逐漸疏遠。究其原因,初高中化學知識之間存在著一種脫節(jié)現(xiàn)象是其中一個影響因素,很多學生進入高中之后不能適應高中的學習,他們普遍感覺高中化學并非想象中那么簡單易學。相當部分學生的化學成績出現(xiàn)嚴重的滑坡現(xiàn)象,這動搖了其學好化學的信心,甚至使其失去了學習化學的興趣。近幾年教材內(nèi)容和教學要求的調整,不僅沒有縮小初高中的教材內(nèi)容的難度差距,反而加大了差距,如何在這種情況下提高教學質量?我們提出了本研究課題,研究初高中學教學內(nèi)容、要求的差異,研究初高中教育教學基本理念的差異,研究初高學教學方式、策略的差異,來解決初高中學化學課程中的銜接脫節(jié)問題,以提高高中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旨在解讀新課程標準,研究在新的課程標準下,課程內(nèi)容的前后銜接存在的問題和解決策略;初、高中教師在教學方法上的融通和比較,如何改進教學方法使知識前后銜接;初、高中學生在學習方法上的比較及認知上的差異;并且在課程綱要的指導下,制定符合本校實際的高一化學銜接校本課程并用于教學實踐中。
1.制作調查表,調查了學生學習高中化學感覺困難的主要原因。通過調查發(fā)現(xiàn),影響我校學生學習化學的成績及學習興趣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首先,初高中知識體系不太連貫,高中教師的教學習慣與初中的不同,部分教師沒有開齊開足試驗課,導致學生喪失學習興趣。其次,雖然學生對知識的記憶、完成作業(yè)這兩方面都能有較為正確的認識,但在實際做的時候卻做得很不好,而且不少學生沒有養(yǎng)成課后看書的習慣,認為只要做好作業(yè)就能學好化學。我們的課題研究工作主要是針對這些問題展開的。
2.制作了初、高中化學知識銜接細目表。我們根據(jù)魯科版高中必修教材的編排體系,分章制作了初、高中化學知識銜接細目表。
3.根據(jù)調查結論,分析上述細目表內(nèi)容,結合工作實踐撰寫了一批研究論文,其中多篇在各級論文評比中獲獎或在專業(yè)期刊上發(fā)表。
(1)柏艷老師的課題研究論文《做好初高中銜接,促進教學模式轉變》參加2013年全國基礎教育化學新課程評選獲二等獎。她的論文從三個方面對初高中銜接問題進行了闡述:①深入了解教材差異、及時彌補學生知識體系的不足;②深入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引導學生轉變學習模式;③精心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
(2)曹飛老師、毛思哲老師的課題研究論文《初高中化學知識教學銜接問題之“控制變量問題”對比分析》獲2014年全國基礎教育化學新課程評選一等獎,并發(fā)表在《化學教與學》2014年第7期。他們的文章通過分析大量數(shù)據(jù)得出結論:初高中對控制變量的思想都有涉及,但是教學要求有所不同,由于初、高中化學教學研究的脫節(jié),造成一些高中教師對初中化學教學中對控制變量方法的教學要求及教學情況沒有充分了解,因此在處理高中課本相關知識時,可能會出現(xiàn)偏差。而如果高中教師了解了初中化學教學中對控制變量方法的教學情況,那么,在教學中對相關知識的處理會更準確、更靈活,效率更高、效果會更好。
(3)郟慶華老師的論文《初、高中化學銜接的幾點教學做法》參加了2014年蚌埠市教育科研論文評比并獲獎。郟慶華老師根據(jù)自己多年教學經(jīng)驗給高中教師提出了具體建議:①讓學生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②讓學生從零散的、片面的知識點形成完整的知識網(wǎng)絡;③讓學生的思維從宏觀深入到微觀;④讓學生從強化記憶上升到靈活運用;⑤讓學生的實驗能力從模仿提升到設計。
(4)曹飛老師在課題研究過程中比對初高中相關化學習題時發(fā)現(xiàn)了一個容易被很多人忽視的問題,即氫氧化鋇的溶解度比較低,但是一些初三化學、物理化學習題及試題以及高中習題及試題中卻誤將其認定為溶解度較高的物質,從而出現(xiàn)不少命題錯誤,據(jù)此撰寫了論文《編制理科試題不要忽略了科學性——部分化學試題反映出對Ba(OH)2溶解性的錯誤認識》發(fā)表在《化學教與學》雜志2013年第4期。
(5)孫明亮老師的論文《淺談高一化學的教學改革》、蒲麗麗老師的論文《初探魯科版高中化學必修與人教版初三化學的銜接》、曹飛老師的論文《巧用初中化學知識引入高一新,兼顧初、高中知識銜接》等也都參加了2013年或2014年的省、市教育科研論文評比并獲獎。
4.在我們制作的細目表及撰寫的研究論文的基礎上形成了一整套適合我校學生特點的《高一化學導學案》以及《高一化學課例設計》,并且在使用中逐步完善。
在高度重視初高中化學知識銜接的基礎上,我們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是多方面的,教師不只是在知識銜接問題上要注意,還應該在學生科學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等方面多做引導,這樣才能進一步激發(fā)興趣、提高成績,這也是我們在以后的工作中要著力去做的。
[1]曹飛,毛思哲.初、高中化學知識教學銜接問題之“控制變量問題”對比分析[J].化學教與學,2014(7).
[2]曹飛.編制理科試題不要忽略了科學性——部分化學試題反映出對Ba(OH)2溶解性的錯誤認識[J].化學教與學,2013(4).
項目來源:蚌埠市2012年教育科研規(guī)劃課題《旨在完全中學初高中化學知識銜接的校本課程開發(fā)的實踐研究》,項目負責人:曹飛、孫明亮,主要參與者:郟慶華、王洪、毛思哲、蒲麗麗、柏艷、劉玲玲、李雯婷、楊曉潔、張汝芳、榮安平、王俊華等。
曹飛,1990年畢業(yè)于安徽師范大學化學系,現(xiàn)就職于安徽省蚌埠第九中學,中學高級教師,教科室主任。
(責編 張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