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迎盈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fā)展中國家,也是目前經濟發(fā)展最為迅速的國家之一,能源發(fā)展戰(zhàn)略始終在我國的經濟發(fā)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為緩解資源能源約束,發(fā)展循環(huán)經濟,保護環(huán)境,我國將大力推動農作物秸稈資源在農業(yè)領域的循環(huán)利用,積極發(fā)展以秸稈資源為原料的加工業(yè),有序發(fā)展以秸稈資源為原料的生物質能源。要想真正實現(xiàn)企業(yè)與當?shù)亟洕墓糙A,對秸稈資源的采購成本進行分析,顯得尤為重要。
企業(yè)生產經營的最終目的都是要獲得盈利,而利潤的獲得必須以一定的成本費用為代價。在工業(yè)企業(yè)的生產成本中,材料費用占有相當大的比重。舉例說明如下:某公司花費總收益的50%用于采購物料,其稅前純收益是10%,即每銷售100萬元,利潤是10萬元,而物料成本是50萬元,其他開銷占40萬元。假設所有的成本費用都隨著銷售變動,如果這家公司想多賺1萬元,就必須增加銷售10%,即銷售必須提高到110萬元才能達成,采購成本及其他開銷則各要提高至55萬元和44萬元;如果采購成本節(jié)省2%,可以將成本由50萬元降低49萬元,同樣可以達到將利潤率增加10%,對稅前收益有著相同的影響。但是,增加銷售額則要多付出5倍于降低采購成本的努力,采購成本占總銷售額的比重越高,兩者間的差異就越明顯。因此,企業(yè)要提高利潤,控制采購成本比提高總銷售額投入更少,見效更大,可以說,這是采購成本分析對降低采購成本的重要性之一。
傳統(tǒng)的采購往往只注重價格,采購通常將重點放在與供應商之間的價格談判以及爭取更大的價格折扣等方面,這種以價格作為供應商選擇標準的做法,無論從眼前還是長遠來看,都不能給我們帶來最大的利益。因此,有必要對采購中采用采購成本分析的理念來控制采購成本,它對一個企業(yè)的經營業(yè)績至關重要。采購成本下降不僅體現(xiàn)在現(xiàn)金流出的減少,而且直接體現(xiàn)在產品成本的下降、利潤的增加,以及企業(yè)競爭力的增強。由于材料成本占生產成本的比例一般為20%~30%,因此,控制好采購成本并使之不斷下降,是一個企業(yè)不斷降低產品成本、增加利潤的重要和直接手段之一。
威華生物質電廠位于鞍山市臺安縣,該縣是遠近聞名的農業(yè)縣,當?shù)亟斩捹Y源豐富,威華生物質電廠,實現(xiàn)熱電聯(lián)產,降低能源消耗,增加地區(qū)電網的裝機容量,緩解地區(qū)電網缺電局面,對提高電網的可靠供電、電壓水平也是非常必要的。根據臺安縣周圍產秸稈資源的實際情況,該廠能夠采用以下三種采購方式:
自行采購,即電廠自行組織采購秸稈,從秸稈原產地收集資源負責運送到電廠堆場,以及期間秸稈加工處理費用都由電廠自行解決。自行采購的優(yōu)勢主要體現(xiàn)在可以準確把握秸稈的數(shù)量和質量,以此控制秸稈采購規(guī)模。但電廠自行采購這種方式會大大增加電廠的人力和資金上的投入,提高經營成本。
外包采購方式的優(yōu)勢主要體現(xiàn)在內部的經營成本較低,可以控制秸稈數(shù)量,但質量以及采購規(guī)模較難控制,這種方式需要成熟的秸稈采購技術和管理模式。這方面可以借鑒兄弟企業(yè)河北威利邦生物質電廠的經驗,該電廠以利用中間商來采購燃料的形式來進行操作,通過合作協(xié)議來實現(xiàn)雙方的互惠互利。
隨著秸稈資源開發(fā)利用的規(guī)模化,秸稈的供應出現(xiàn)產業(yè)化,在比較成熟的秸稈市場中出現(xiàn)了秸稈資源采購、加工的專門性企業(yè),作為秸稈資源的主要消費者,秸稈電廠可以獲得穩(wěn)定的高質量的秸稈資源。這種模式能夠規(guī)范資源的交易市場,秸稈電廠作為主要的市場參與者可以憑借市場地位獲得更為廉價的資源,但這一模式必須在成熟的秸稈交易市場內完成。
在比較分析不同采購方式下的采購成本之前,先明確自行采購和外包采購兩種采購方式下共存的固定成本構成,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一是運輸總成本,在玉米秸稈產量大的幾個鄉(xiāng)鎮(zhèn)設點,至少設置兩個點,如南邊的高力房或韭菜臺鎮(zhèn),北邊的桓洞可輻射到遼中地區(qū),這兩個堆場面積應至少50畝以上,作為戰(zhàn)略儲備,高峰時期要臨時租地,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建議再設富家鎮(zhèn)采購點兼顧西南,新開河鎮(zhèn)采購點銜接南邊采購點以及兼顧達牛,這兩個都為50畝。這樣一來,各收購點離電廠距離分別為30公里、14公里、16公里、14公里,運輸量分別為2.5萬、2.5萬、1.8萬、1.2萬,運輸費用為1元/(噸公里),則可以算出運輸總成本為77.8萬。每畝地單價800元,則場地總成本為16萬元/年。二是采購點內設施成本,采購點內應設平房三間、地磅、變壓器、輸送帶,依情況配備破碎機,建立相應的防護及消防設施,大概成本60萬;三是相關設備成本,購買玉米秸稈打包設備即拖拉機和打包機,大概30臺,每臺打包機每天打包20噸(未計機器損耗停用),則30臺打包機每天就可有600噸的燃料,照此推理,1個月就可以有18000噸。采購秸稈的高峰期有5個月,10月末開始到3月初,5個月總量就有90000噸,其他就以采購樹皮、蘆葦?shù)热剂涎a充,打包設備單價為13萬,則機器成本為390萬。
1.人員配置方面:每個采購點需要負責采購的人員正式員工1人,工資3.6萬元/年;其他臨時員工14人左右工資14萬元/年(一臺機器2人);堆場人員6個(管理、財務、地磅等),工資為13萬元/年;堆場裝卸貨6人,工資18萬元/年。工資總共48.6萬元/年,則四個點的工資總共為194.4萬元/年。
2.秸稈采購成本:電廠每年消耗15萬左右秸稈燃料,單價為180元/噸(按當?shù)貙嶋H情況,人工+機器消耗+管理費用+油費,加之最近油價上漲),則成本為2700萬元/年。則初期成本投入總費用=固定成本+人工工資+采購成本=77.8+16+60+390+194.4+2700=3438.2萬。
由于將秸稈采購承包給供應商,日常機械維修、燃油費用、工人工資、司機費用、運費等均有供應商承擔。
1.人員配置方面:堆場人員6個(管理、財務、地磅等),工資為13萬元/年;堆場裝卸貨6人,工資18萬元/年。工資總共31萬元/年,則四個點的工資總共為124萬元/年。
2.秸稈采購成本:電廠每年消耗15萬左右秸稈燃料,單價280-300元/噸(未來預期,取大值),則成本為4500萬元/年。則初期成本投入總費用=固定成本+人工工資+采購成本=77.8+16+60+390+124+4500=5167.8萬。
市場采購方式的秸稈成本可以參照外包采購方式的成本,則成本為4500萬元/年。如果秸稈交易市場成熟時,則完全按照市場價格進行采購。
通過對不同采購方式下的采購成本分析,可以明顯看出自行采購方式下的采購成本最低,該種方式是最佳的采購途徑,讓秸稈采購產業(yè)化,可以極大降低公司的燃料成本,定價權牢牢把握在公司手中,極大提升公司的競爭力;外包采購方式下的采購成本非常高昂,且引入另一利益集團,容易引發(fā)利益爭端,必須找到一個最佳交接點,使雙方利益共贏;市場采購方式下的采購成本,雖然較外包方式下的低廉,但是從現(xiàn)狀來看,此種采購方式并不可取,因為還沒有一個成熟的秸稈資源交易市場,從長遠看,此方式太過被動,且臺安當?shù)亟斩挳a量總量不多,容易因為缺乏燃料制約電廠的正常發(fā)電。
在自行采購方式和外包采購方式中,堆場秸稈裝卸堆放消耗大量的人力成本,且效率較低,高峰期秸稈裝卸速度嚴重制約電廠采購秸稈的規(guī)模,因此,在這個過程中盡可能實現(xiàn)機械化,降低人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從而達到降低采購過程中人力成本的目的。
從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運輸成本占比較大,雖然不能抑制油價上漲,但可以在運輸主體和運輸方式上進行控制。一般運輸秸稈都實行外包,大部分屬于農用車,載重量低,因此建議該電廠初始投資2臺二手大型運輸車輛,雇員工進行運輸,然后逐步小規(guī)模購進這種類型的車輛,最后由外包轉變?yōu)殡姀S自行運輸,減去中間費用,提高了運力,從而降低了秸稈資源的采購成本。
在秸稈交易市場中,電廠聯(lián)合其他秸稈的主要消費者既可以對某些不法供應商哄抬價格的行為進行打壓,又可以壓低成本價格,保證燃料的供應。尤其在自行采購方式的前提下,由于已經形成產業(yè)鏈,降低采購成本的空間相當大,采購成本控制的好就可以抵御來自需求擴大的秸稈燃料價格的上漲。
[1]張安來.農作物秸稈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J].湖南農機,2010(04).
[2]劉建桃.企業(yè)降低采購成本分析[J].現(xiàn)代商貿工業(yè),2013(08).
[3]肖書平.淺談企業(yè)采購成本控制[J].現(xiàn)代商業(yè),201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