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昌松,王平霞
化膿性闌尾炎是臨床上多發(fā)及常見病。 其病情危急、發(fā)展快,需急診手術,闌尾切除術是其最有效的治療方式, 而切口感染是該手術后常見的并發(fā)癥,可導致患者切口遷延不愈,延長拆線時間。 抗感染治療是預防切口感染的關鍵,臨床上常應用抗菌藥物進行預防,但應用的時間、種類等均沒有明確標準,導致效果并不理想[1]。 本研究分別于手術前后應用不同抗菌藥物對化膿性闌尾炎手術患者進行治療,觀察患者切口感染及愈合情況,現(xiàn)報告如下。
1.1 病例資料 入選2009 年1 月~2012 年12 月我院收治的100 例化膿性闌尾炎手術患者,本研究已經(jīng)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通過。 入選標準:(1)典型的右下腹轉(zhuǎn)移性疼痛;(2) 麥氏點壓痛、 反跳痛;(3)彩超顯示闌尾周圍有液性暗區(qū);(4)白細胞及中性粒細胞升高;(5) 自愿參加本研究并簽署手術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1)嚴重重要臟器功能障礙者;(2)有手術禁忌證者;(3)對甲硝唑及頭孢曲松鈉過敏者。 在患者入組時,采用抽簽法隨機分為兩組。試驗組50 例,男性28 例,女性22 例;年齡8~72(39.1±2.6)歲;病程3~67(25.2±2.3) h。 對照組50例,男性26 例,女性24 例;年齡7~71(39.5±2.3)歲;病程4~65(24.9±2.5) h。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患者均在全麻下行闌尾切除術, 麻醉及手術過程均順利完成。 試驗組術前0.5 h 給予甲硝唑氯化鈉注射液(六安華源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4021103)0.5 g,靜脈輸入,3 次/d,應用6 d為1 療程;術后靜滴頭孢曲松鈉1 g,2 次/d。 對照組僅術后給予頭孢曲松鈉,用法與試驗組相同。 頭孢曲松鈉應用7 d 為1 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 記錄兩組患者住院天數(shù)、切口感染及愈合情況。 切口感染判斷標準:(1)切口局部有紅腫熱痛;(2)切口有膿性分泌物產(chǎn)生;(3)體溫>38 ℃;(4)分泌物細菌培養(yǎng)陽性。 切口愈合標準[2]:(1)甲級:切口整齊,無紅腫及硬結(jié);(2)乙級:切口瘢痕明顯。 伴有紅腫,但無膿性分泌物;(3)丙級:切口裂開,有膿性分泌物,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1.0 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成組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 <0.05 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切口感染率比較 試驗組切口感染率為4.0%(2/50),低于對照組的20.0%(10/50)(P <0.05)。
2.2 兩組住院天數(shù)比較 試驗組住院天數(shù)為(12.2±2.4)d,顯著低于 對照組 的(16.3±1.6)d (P <0.05)。
2.3 兩組切口感染愈合情況比較 試驗組甲級愈合率為84.0%,高于對照組的62.0%(P <0.05,表1)。
表1 切口愈合在兩組的比較(
急診闌尾切除術是化膿性闌尾炎常見的手術方式,一般其術后切口恢復快,出院早。 若疾病已進展至化膿性闌尾炎,切口感染率則較高。 壞疽穿孔性闌尾炎的切口感染率則高達14.1%~67.1%[3]。 術后消化道細菌可移位至切口, 加上有膿液污染切口,則更易導致切口感染。 因此,臨床上常加強手術前后的預防性抗菌治療[4]。
眾多研究表明,圍手術期應用抗菌藥可明顯降低切口感染率,尤其是化膿性闌尾炎[5]。 急性闌尾炎主要致病菌為需氧菌及各種革蘭陰性桿菌。 需氧菌主要以大腸桿菌最為常見,而臨床上患者通常為兩種菌群的混合感染。 甲硝唑及頭孢曲松鈉是臨床常用的抗菌藥物。 甲硝唑具有療效好、價格便宜,起效快的特點,其抗菌譜包括脆弱擬桿菌及其他擬桿菌等,對脆弱群類桿菌敏感性為100%[6],但其對需氧菌及兼性厭氧菌無效。 頭孢曲松鈉是第三代頭孢菌素類抗生素,其對革蘭陽性及陰性菌具有較強抑制作用,尤其對腸桿菌科細菌殺菌作用最強,但其對厭氧菌如脆弱擬桿菌多耐藥。 從兩藥的藥理作用上分析,兩藥聯(lián)合用藥可對切口進行有效殺菌,預防感染發(fā)生。
本研究分別于手術前后應用不同抗菌藥物對化膿性闌尾炎手術患者進行治療,結(jié)果顯示,試驗組切口感染率低于對照組,住院天數(shù)顯著短于對照組,而切口甲級愈合率高于對照組,提示甲硝唑與頭孢曲松鈉聯(lián)合使用,可顯著降低患者切口感染率及住院天數(shù),促進患者康復,與國內(nèi)研究結(jié)果相一致[7]。
綜上所述,術前給予甲硝唑加術后給予頭孢曲松鈉治療,可顯著降低化膿性闌尾炎手術切口感染率及住院天數(shù), 同時患者手術切口甲級愈合率較高,進而改善患者生活質(zhì)量及術后康復。
[1] 謝利欣. 闌尾手術切口感染相關因素的研究[J]. 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 2012, 4(2): 288-290.
[2] 梅伊任, 宋繼紅, 劉燕. 急性闌尾炎圍手術期抗菌藥物的臨床應用[J]. 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 2012, 2(1): 157-159.
[3] 馮東亮. 化膿性闌尾炎80 例術后切口感染預防與處理[J]. 現(xiàn)代 醫(yī) 藥 衛(wèi) 生, 2010, 7(5): 739.
[4] 賀筱彬. 急性化膿性闌尾炎圍術期應用抗菌藥物調(diào)查及藥物經(jīng)濟學研究[J]. 今日藥學, 2012, 14(7): 429-431.
[5] 龐曉軍, 杜正隆. 外科手術預防應用抗菌藥物的研究進展[J].中國醫(yī)院藥學雜志, 2009, 23(11): 2030-2032.
[6] 葉能坤, 蔡冬陽. 322 例闌尾炎手術患者抗菌藥應用分析[J].藥物流行病學雜志, 2010, 2(1): 39-41.
[7] Wiersma F, Toorenvliet BR, Bloem JL, et al. US examination of the appendix in children with suspected appendicitis: the additional value of secondary signs[J]. Eur Radiol, 2009, 19(2):455-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