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勞里埃爭取加拿大國家獨立的策略

    2015-03-11 09:38:00吳克燕
    歷史教學·高校版 2009年4期
    關鍵詞:獨立加拿大策略

    吳克燕 楊 展

    [摘要]19世紀末20世紀初,除英國和美國以外,加拿大同其他國家的接觸還不是很多。但在英、美、加的北大西洋三角關系中,加拿大已經(jīng)逐漸顯示出了較為獨立的態(tài)勢。尤其是勞里埃執(zhí)政期間,他積極維護加拿大的國家利益,力爭擴大加拿大在英聯(lián)邦內(nèi)的獨立自主地位;堅信加拿大最終會走向獨立,并逐步推進其進程,為日后加拿大的獨立奠定了堅實基礎。

    [關鍵詞]加拿大,勞里埃,獨立,策略

    [中圖分類]K7[文獻標識碼]A[文獻編號]0457-6241(2009)08-0070-05

    19世紀末20世紀初,除英、美之外,加拿大同其他國家的接觸還不是很多。事實上,雖然加拿大自治領早在1867年就已成立,但那僅是加拿大走向統(tǒng)一與獨立的第一步,距離成為一個真正享有獨立的主權(quán)國家還差得很遠。雖然獲得了大部分內(nèi)部事務的自治權(quán),但無論是在政治經(jīng)濟還是外交立法及國防方面,自治領都沒有獲得真正的獨立,仍在方方面面受英國的操縱,頂多是一個半獨立的國家。從自治領成立到19世紀末,加拿大人一直把國外當成他們主要的產(chǎn)品市場和工業(yè)品、資本以及人口的來源地,從來沒有想到怎樣去關心和參與國際事務,甚至在某種程度上認為那都是英國的事。英國控制著整個大英帝國的外交權(quán),在其復雜的外交機構(gòu)里,加拿大官員只能偶爾起點兒作用。在渥太華,別說是外交部,甚至連國外事務辦公室之類的機構(gòu)都沒有。加拿大的外交權(quán)全部掌握在英國手里,一切涉外條約必須有一名英國代表連署并由英國政府批準才能生效。英國政府代表整個大英帝國決定是戰(zhàn)爭還是和平,加拿大的防務也主要由英國負責。所以,要取得一個國家應有的自主權(quán)和完全的獨立,加拿大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勞里埃執(zhí)政時期(1896-1911年),國際形勢發(fā)生了巨大變化,尤其是隨著美國的崛起和不斷對外擴張以及英國在北美地位的日益衰落,加拿大便不可避免地被拉人大西洋兩岸強權(quán)政治的爭斗中,并常常成為這種爭斗的犧牲品。但到20世紀初,由于加拿大持續(xù)的經(jīng)濟繁榮,加拿大人的民族性也逐漸增強,對世界事務有了較為廣泛的知識和較大的興趣,開始意識到要想更好的維護國家利益,必須有獨立的自主權(quán)。作為總理的勞里埃更是十分清醒地認識到了這一點。

    勞里埃認為加拿大不可能永遠是一個殖民地,“獨立”這一宏偉目標早晚會實現(xiàn),但要實現(xiàn)這一目標,只能一步步地穩(wěn)步前進,因為“假如聯(lián)邦內(nèi)僅有法裔加拿大人,我會毫不猶豫的支持它(獨立),但是這種思想還沒有成熟到讓英裔加拿大人接受,而且我認為我們在著手進行這一變革之前,應該得到來自所有民族的鼎力支持,沒有這個前提條件,我們將會使兩大民族陷入沖突中一一那樣不但不能推動變革,反而會延誤了其進程?!倍要毩⒉⒉灰馕吨堑靡陀鴶嘟^一切關系,“像我,盼望著獨立并將其視為最高目標,但仍保持著對母國的熱愛并希望維持與它的聯(lián)系?!薄澳銈冋J為把獨立提上日程的時間已經(jīng)到了,我也在不斷考慮這個問題……請相信我,(獨立的)時間還未到,雖然未到,但我相信已經(jīng)不遠了?!彼詣诶锇T谌纹陂g,一直在努力為未來加拿大的獨立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抵制英國實行帝國集中控制的種種企圖

    勞里埃一上臺就面臨著“帝國聯(lián)邦運動”問題?!暗蹏?lián)邦運動”是英國從19世紀70年代就開始倡導的運動:要求英帝國的所有成員實行“統(tǒng)一外交”,即對外用同一個聲音講話,采取一致行動,從而加強英國在國際事務中說話的分量。到90年代中期,隨著世界政治經(jīng)濟形勢的變化,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發(fā)展的不平衡導致了德國、美國和俄國的迅速崛起,嚴重地威脅到了英國的世界霸權(quán)地位,“帝國聯(lián)邦運動”似乎顯得更為迫切。所以張伯倫出任殖民地大臣后,決心加強大英帝國的中央集權(quán),建立“帝國聯(lián)邦”以抗衡德、俄等國日益增長的殖民野心。1897年,當各殖民地領導入聚集在倫敦慶祝完維多利亞女王登基六十周年慶典后,張伯倫組織召開了殖民地會議。他提出了三個加強英國與殖民地聯(lián)系的建議:一是成立一個“帝國委員會”,以便討論并決定共同的事務;二是建立統(tǒng)一的軍事防御體系,希望各殖民地在享受權(quán)利的同時分攤一些責任,捐助資金加強帝國的海軍力量;三是建立帝國關稅同盟。對于這些建議,勞里埃都以委婉的方式給予拒絕。勞里埃認為加拿大能參與的帝國事務都是一些無關緊要的事,一個“帝國委員會”非但不能給予加拿大掌握自己命運的權(quán)力,反而會把加拿大同英國更緊密地綁在一起。其實,很明顯任何加強帝國中央集權(quán)的要求都可能侵犯加拿大自治政府的權(quán)力。勞里埃堅信所有英國的殖民地最終都會獨立,“殖民地注定都會成為(獨立的)國家,就像孩子必定會長大成人。沒有一個人——即便是和我們對立的人——認為這個在將來某一天其人口或許超過英國的國家會永遠保持它目前同英國的政治關系?!蔽覀兣c英國的關系肯定會發(fā)生變化,在我看來,隨著時間的推移,加拿大和英國之間的這種殖民地和母國之間的關系肯定會結(jié)束,加拿大肯定會走向獨立……當然它不一定就是我們現(xiàn)行的政策,但一定是未來的政策。只是因為覺得時機還不成熟,故勞里埃并不急于向前推動這個目標;但是他也不希望遠離這個目標,所以帶頭反對張伯倫的統(tǒng)一帝國計劃。

    布爾戰(zhàn)爭爆發(fā)后,如何對待帝國關系問題顯得更為緊迫。圍繞加拿大應不應參戰(zhàn)的問題,英、法裔兩大民族之間的分歧再次出現(xiàn)。懷著英國是為正義而戰(zhàn)的信念,大部分英裔加拿大人要求加拿大參戰(zhàn),特別在是戰(zhàn)爭初期英軍失利的情況下,英裔加拿大人要求政府派遣軍隊的呼聲很高。但法裔加拿大人認為戰(zhàn)爭沒有直接涉及加拿大的利益,戰(zhàn)爭與加拿大無關,加拿大沒必要參加,因此反對政府派兵參戰(zhàn)。這種情況下,稍有不慎就可能導致國內(nèi)兩大民族矛盾的激化。從英國方面來講,張伯倫主張讓各殖民地自治領參戰(zhàn),以此來增強帝國的聯(lián)合。所以他不斷對各殖民地,特別是對加拿大政府施壓,要求其參戰(zhàn)。如果僅有張伯倫的壓力,勞里埃或許能抵抗得住,但是他卻抵抗不住來自國內(nèi)占人口絕大多數(shù)的英裔加拿大人的壓力。為了維護民族的團結(jié),最后勞里埃采取了派遣志愿兵的折中辦法。1899年10月18日,勞里埃宣布:“考慮到大多數(shù)已經(jīng)準備好參戰(zhàn)的加拿大人的強烈愿望,政府將裝備并運送一支1000人的志愿軍去南非援助英國。但是一旦軍隊到了南非。將由英國政府負擔所有的軍費開支?!边@個解決方案,在有狂熱參戰(zhàn)愿望的英裔和反對參戰(zhàn)的法裔之間應該是一個比較合理的妥協(xié)辦法:既滿足了那些叫嚷著要參戰(zhàn)的英裔加拿大人的愿望;也沒有損害法裔加拿大人的利益。此后,直到1902年戰(zhàn)爭結(jié)束,加拿大共派遣了7000多人到南非參戰(zhàn)。勞里埃采用這種中間路線,既服從了英國的命令,服從了英國所要求的“統(tǒng)一外交”;也按自己的意愿行事,維護了加拿大的權(quán)利。但勞里埃明確表示不會參加英國所有的軍事行動,“我不認為加拿大將參加英國的所有戰(zhàn)爭,我也

    不準備說加拿大將不參加英國的任何一場戰(zhàn)爭……我認為在未來,加拿大擁有行動與否,干涉與否的一切自由?!眲诶锇R膊徽J為加拿大有在任何戰(zhàn)爭中都應自動承擔支持英國的義務,“假如我們被強迫要求參加英國的所有戰(zhàn)爭,我會毫不猶豫的說我完全贊同我的朋友(布拉薩)所說的:要讓我們承擔責任首先讓我們分享權(quán)力,如果真的是在那種不存在的情況下,我們將有權(quán)對英國說:假如想讓我們支持你,那么請讓我們參加你的議事會議?!眲诶锇5膽B(tài)度非常明確:保持與英國的聯(lián)系,但又不希望回到以前的關系中去,主張加拿大逐步走向獨立。

    在隨后的幾年里,勞里埃繼續(xù)為爭取加拿大在英帝國內(nèi)的獨立地位而奮斗。1902年的殖民地會議上,張伯倫希望借助在布爾戰(zhàn)爭中建立起來的帝國感情創(chuàng)建一個常設的“帝國會議”組織,許諾各殖民地都將有代表在“真正的帝國會議”里共同參與帝國事務;并明確要求各殖民地政府資助帝國海軍建設。從會議一開始,勞里埃就反對在政府方面和軍事防務上實行任何帝國聯(lián)合計劃,堅持殖民地所有的援助都應該建立在自愿的基礎上。1907年的殖民地會議上,英國正式承認了各自治領不同于其他沒有建立自治政府的殖民地。這一變化本身就標志著自治領地位的提高。勞里埃非常支持這一變化,在同一位英國議員談話時勞里埃說:“若干年以前我就想也許有一天我能在威斯敏斯特擁有一個座位。我認為那是一個最令人向往的夢想。帝國的統(tǒng)一就應該建立在各地自治的基礎上。”

    二、成立加拿大外交部

    到勞里埃時期,在處理加美關系方面加拿大的自主權(quán)力正在穩(wěn)步加大,1898-1899年所設立的加美聯(lián)合高級委員會里,英加方面共有5名代表,其中就有4名是加拿大人;而1871年的華盛頓談判中,麥克唐納是5名英加代表中唯一的加拿大人。但在國外,加拿大除了向英國派駐了高級官員外,還沒有在其他國家派駐過外交使團。英國主導著加拿大人的命運,這一點在1903年加美阿拉斯加邊界沖突的解決中體現(xiàn)得尤為明顯,也正因為如此,它喚醒了加拿大人強烈的民族感情和外交意識。

    1898年,由于在今加拿大育空地區(qū)的克諾戴克發(fā)現(xiàn)了金礦,使得阿拉斯加邊界劃分問題變得重要起來,而這一問題在1867年美國購買阿拉斯加以來從未被認真研究過。其實,所謂阿拉斯加邊界問題就是對阿拉斯加、北太平洋海岸、育空地區(qū)及不列顛哥倫比亞之間的“柄形狹長地帶”(或稱“平地鍋把”地帶)的劃分問題。根據(jù)1825年的英俄條約,阿拉斯加和加拿大的邊界線“應該沿著與海岸線平行的最高峰為界,一直向北到與西經(jīng)141度交界的地方……如果(最高峰)的位置在超過了海岸線30英里的地方,那么英國領地與屬于俄國海岸的分界線應該沿著曲折的海岸線平行劃分,但仍不得超過30英里”。由于美國堅持這一帶沒有明顯的山脈可尋,加拿大被迫答應沿海岸線劃分邊界。但這一帶海岸線曲折,峽灣眾多,問題就又出現(xiàn)在這30英里應該從哪里劃分上?加拿大認為邊界線應該從峽灣入口處劃進30英里,而美國則堅持應該從峽灣盡頭再向內(nèi)劃進30英里。加拿大想要一個出???,因為位于這一狹長地帶的斯卡圭是進入育空地區(qū)的主要港口,它位于一個主要峽灣——林運河的盡頭,如果從峽灣入口處劃分,斯卡圭將界定在加拿大版圖內(nèi),那么加拿大進出育空地區(qū)的船只可隨意出入,不用考慮美國的關稅問題。但如果從峽灣盡頭劃分,那么斯卡圭就是阿拉斯加的一部分。這樣,美國不但能分享黃金熱所帶來的利益,還會使加拿大在這里完全與海洋隔絕,給加拿大造成諸多不便。正是這種經(jīng)濟利益上的沖突引起了雙方對邊界線的重視。

    不幸的是所有當時的地圖,俄國、美國、甚至包括英國的地圖都把這一狹長地帶劃在了美國一邊。因此,美國似乎比加拿大有更充分的理由使邊界伸向內(nèi)地。但繼委內(nèi)瑞拉危機中英國對美國做出讓步后,1901年雙方又簽訂了《海一潘塞福特條約》,英國再次對美國做出讓步,美國獨自獲得開鑿、管理與防衛(wèi)地峽運河的權(quán)力。勞里埃認為美國不論是從國際政治角度還是從其他方面考慮都應該對英國有所補償;而加拿大剛參加完布爾戰(zhàn)爭,按說英國也會適當給予一些回報。所以勞里埃希望英國以巴拿馬運河為籌碼,讓美國在阿拉斯加邊界問題上做出讓步。

    而美國的強硬態(tài)度卻大大出乎英國和加拿大的意料。美國總統(tǒng)西奧多,羅斯福公開聲明這一爭端沒有任何意義,認為“加拿大任何有關它擁有阿拉斯加海岸線縱深處領土的聲明都如同它突然宣布擁有楠塔基特島一樣是站不住腳的”。為了顯示志在必得的決心,他在1902年派軍隊進駐南阿拉斯加。他還拒絕英國和加拿大進行國際仲裁的建議,要求僅成立一個司法性的特別法庭做出裁決。英國當然是要支持加拿大的,但是其程度以不超過嚴重損害英美關系為準;且此時英國與俄、德等國在爭奪殖民地問題上已發(fā)生日益尖銳的矛盾,不想再與美國發(fā)生沖突,所以英國接受了美國的建議。而加拿大在美英雙重的壓力下,只好同意成立特別法庭。1903年秋,雙方成立了一個由三名美國代表,一名英國代表和兩名加拿大代表組成的特別法庭來裁決這一爭端。形勢極其明了,美國只要把英國代表從英加代表團中爭取過來就可以取勝。因此美國通過各種途徑暗示英國政府如果事情陷入僵局,它可能會擴大其要求。迫于美國的壓力,英國政府指示其代表以避免戰(zhàn)爭,保持同美國的友好關系為最高原則。結(jié)果,華盛頓條約簽訂的情景再次重現(xiàn),英國把英美關系置于加拿大利益之上,英國代表拋開他的加拿大同伴投了贊成美國的票,按美國的意愿解決了邊界問題。

    加拿大人的反應是激烈的,兩名加拿大代表公開聲明裁決是不公正的,犧牲了加拿大的利益。而且,英國如此輕易地就屈服于美國的行為給加拿大人帶來的打擊并不亞于美國給加拿大的打擊。加拿大人在憤怒地指責美國“貪婪和強橫”的同時,也抨擊英國的“背叛和自私”。馬尼托巴《自由新聞》評論說:“(這件事)已經(jīng)造成了不可彌補的傷害……會深深地影響到加拿大人對母國的態(tài)度?!眲诶锇G宄乇磉_了他的民族主義挫敗感:“很遺憾我們的國家雖然在繁榮發(fā)展,但仍然是一個殖民地。……很遺憾我們手中沒有解決自身事務的外交權(quán)……因此極有必要向英國議會要求更廣泛的權(quán)力以便在將來處理類似的事務時,我們可以用我們的方式和我們的風格來對待,從而保護我們的國家利益?!?/p>

    除了邊界問題本身,整個事情產(chǎn)生的影響也是巨大的:它嚴重影響了加拿大同英國的關系。為了顯示其維護自治權(quán)利的決心,勞里埃公開與英國當局對抗,1904年將擔任加拿大陸軍總司令的英國將軍免職,聲明此后該職務由加拿大人擔任。最重要的是通過這件事使加拿大人認識到作為一個主權(quán)國家沒有外交權(quán)是不行的,不僅不能直接與對方交涉,更重要的是沒有最終的決定權(quán)和協(xié)議簽訂權(quán),根本不能在國際事務中維護自身利益。所以在勞里埃的努力下,加拿大于1909年成立了外交部。

    開始稱“對外關系部”,雖然起初只有保存外交文件、提供咨詢的作用,但畢竟有了自己的外交部。它說明加拿大人已經(jīng)認識到國家權(quán)力需要完善,已經(jīng)意識到作為獨立主權(quán)國家,必須有自己的外交權(quán)。這為后來加拿大執(zhí)行獨立的外交政策邁出了堅定的一步。另外,1909年加拿大還得到允許在英國駐美的大使館中設置一個辦事處,負責處理華盛頓與渥太華之間的次要外交事務。雖然其活動仍在英國的監(jiān)管下進行,但這是加拿大在英國之外的國家里設置的第一個辦事處。

    三、提議建立加拿大海軍

    因為英國承擔著整個大英帝國的防務,所以加拿大只有一支人數(shù)很少且根本就難以勝任國家防務的民團,沒有海軍。但不管怎樣,加拿大已開始慢慢地承擔起保護自己的責任。繼1871年英軍撤出加拿大各省后,其在哈利法克斯的海軍基地也于布爾戰(zhàn)爭后被撤除,加拿大在,1905年全面接管了這個海軍基地。

    當歐洲軍備競賽不斷升級,英國的海上霸權(quán)日益受到來自德國的嚴重威脅時,創(chuàng)辦加拿大海軍的問題提上了日程。早在1902年的殖民地會議上,勞里埃就曾提出要建立加拿大自己的海軍,只是忙于發(fā)展內(nèi)部經(jīng)濟,此事一直未受到重視。1909年英德海軍競賽勢均力敵,英國再次要求各自治領給予支持時,創(chuàng)辦加拿大海軍的問題變得急迫起來。1910年初,勞里埃向議會提出了創(chuàng)建加拿大海軍的議案:其一,建立一支由五艘巡洋艦和六艘驅(qū)逐艦組成的加拿大艦隊。在緊急時刻,這只艦隊可以交給帝國海軍部指揮,但必須經(jīng)過加拿大議會批準。如果是在議會休會期間,則必須在規(guī)定的期限內(nèi)為此召開議會特別會議。其二,創(chuàng)建一所海軍學院,成立一個海軍委員會。其三,加拿大海軍將完全由自愿參加者組成,由加拿大政府自己控制。同時勞里埃指出:“關于海軍法案,我想提出兩點請大家注意:首先它是一支由加拿大政府組建的海軍,將完全由加拿大政府管理;其次,在這個議案里沒有一個字表示它將像英國在1902年要求的那樣——完全服從于英國的支配——沒有這樣的言語。”這個海軍法案明顯地反映出了勞里埃有關加拿大要逐步承擔起自己的獨立防務的態(tài)度:加拿大必須有自己的海軍,而且這支海軍盡可能由加拿大人親身締造。他還明確指出加拿大海軍將完全由加拿大政府掌握,只有在緊急狀態(tài)下,才可以交給帝國海軍部統(tǒng)一指揮,前提是必須通過加拿大議會批準。也就是說,加拿大是否參加帝國戰(zhàn)爭將由加拿大自己決定。經(jīng)過議會激烈的辯論,1910年4月海軍法案得以通過,但有關海軍法案的爭論卻沒有結(jié)束,最終導致了日后勞里埃的下臺。

    曾有加拿大的歷史學家認為是麥克唐納為加拿大的發(fā)展設計好了路線,勞里埃僅僅是繼承麥克唐納的政策并收獲了其成果。但事實并非如此。勞里埃執(zhí)政后,在開發(fā)西部、保護關稅方面或許繼續(xù)采用丫麥克唐納的某些政策為其服務,但在外交和商貿(mào)等領域則采取了與麥克唐納完全不同的政策,而且還創(chuàng)建了對加拿大有重要影響的新部門——外交部。在處理同帝國的關系上,麥克唐納似乎并沒有想讓加拿大完全走向獨立;但勞里埃不同,他堅信加拿大遲早會獨立,“那一天肯定會到來一這個國家將擁有它在世界上應有的地位”,“我們正努力爭取這樣的一天——我們的議會有與英國的議會平等合作的權(quán)力”。如果沒有勞里埃這種堅定的信念,20世紀的加拿大也許會經(jīng)歷一段痛苦的摸索階段。所以如果說麥克唐納是奠定加拿大統(tǒng)一的聯(lián)邦之父,那么勞里埃就是加拿大獨立進程的啟動者。

    正是由于勞里埃這種堅信獨立但又不急于獨立,穩(wěn)步推進其獨立進程;相信最終會擺脫英國,但又不激怒英國,不草率了斷二者緊密關系的穩(wěn)中求進的策略,以及審時度勢的實用主義外交政策的運用,使得加拿大在勞里埃執(zhí)政期間,在爭取獨立國家的地位方面向前邁出了一大步。雖然離擺脫殖民地地位,取得完全的獨立還有一定的差距,但他為日后加拿大的獨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作者簡介]吳克燕,女,河北淶水人。保定學院綜合素質(zhì)教學部講師,歷史學碩士,主要研究方向為加拿大史。

    楊展,女,河北保定人。保定學院歷史系講師,歷史學碩士,主要研究方向為世界近現(xiàn)代史。

    [責任編輯:柳文全]

    猜你喜歡
    獨立加拿大策略
    例談未知角三角函數(shù)值的求解策略
    我說你做講策略
    高中數(shù)學復習的具體策略
    我在加拿大留學的第一年
    李嘉誠:香港沒資格“獨立”
    西班牙憲法法院判加泰羅尼亞“獨立”違憲
    Passage Four
    加拿大看病記
    海峽姐妹(2014年5期)2014-02-27 15:09:29
    《打情罵俏》
    海峽影藝(2013年3期)2013-12-04 03:22:34
    去加拿大
    水富县| 台中市| 舟曲县| 大足县| 鱼台县| 南宁市| 都安| 永安市| 波密县| 阜宁县| 桂东县| 光泽县| 开封县| 裕民县| 尚义县| 大田县| 达孜县| 镇安县| 策勒县| 贵阳市| 呈贡县| 海丰县| 西林县| 文登市| 马关县| 五家渠市| 南充市| 棋牌| 永济市| 汉中市| 崇阳县| 嘉鱼县| 泸西县| 淮安市| 玉林市| 弥渡县| 宜州市| 施甸县| 博兴县| 星座| 南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