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悠悠茶歌

    2015-03-09 06:49:50潘春華
    茶博覽 2015年10期
    關(guān)鍵詞:盧仝茶歌富陽

    潘春華

    自古“茶通六藝,六藝助茶”。茶文化與音樂歌詠有著非常密切的關(guān)系,茶歌即從茶葉生產(chǎn)、茶葉飲用這一主體茶文化中派生出來的絢麗分支。

    “綠水青山映彩霞,彩云深處是我家,家家戶戶小背簍,背上藍天來采茶。采串茶歌天上撒,好象天女在散花……”這首由夏勁風作詞、龍偉華作曲,著名歌唱家宋祖英演唱的《古丈茶歌》,可以說是當今最有名的茶歌了。宋祖英以清新明快的旋律,將古丈的毛尖茶,唱出了湖南,唱到了海外。

    茶葉成為歌詠的內(nèi)容,最早見于西晉孫楚的《出歌》,其稱“姜桂茶荈出巴蜀”里面的“茶荈”,就是指的茶葉。而被譽為 “茶仙”、尊為“茶圣”、祀為“茶神”的唐朝學者陸羽,在著名的《茶經(jīng)》里也曾“歌”道:“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數(shù)十尺,其巴山峽川有兩人合抱者,伐而掇之,其樹如瓜蘆,葉如梔子,花如白薔薇,實如櫚,蒂如丁香,根如胡桃……”

    因為在我國古代,有《爾雅》說,“聲比于琴瑟曰歌”;有《韓詩章句》稱,“有章曲曰歌”。所以人們早已形成了共識,即:詩詞只要配以章曲,聲之以琴瑟,則其詩亦歌了。

    從皮日休《茶中雜詠序》“昔晉杜育有荈賦,季疵有茶歌”的記述中得知,最早專門詠歌茶葉的茶歌,是陸羽所作。但可惜的是,這首茶歌也早已散佚。不過,有關(guān)唐代中期的茶歌,在《全唐詩》中還能找到皎然的《飲茶歌誚崔石使君》、《飲茶歌送鄭容》,盧仝的《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劉禹錫的《西山蘭若試茶歌》等幾首。尤其是盧仝的“謝孟諫議”茶歌最為著名,宋代王觀國《學林》、王十朋《會稽風俗賦》等著作中,都稱“盧仝茶歌”、“盧仝謝孟諫議茶歌” 或“七碗茶歌”,史上常見引用。如明人胡文煥的詩“我今安知非盧仝,只恐盧仝未相及”;宋人楊萬里有詩“不待清風生兩腋,清風先向舌端生”;蘇軾“何須魏帝一丸藥,且盡盧仝七碗茶”;清人舒位“珍珠一斛買傾城,未抵盧仝七碗情”等,無不可“窺一斑而知全豹”,表露出世人對盧仝的推崇和仰慕。

    宋時由誦茶詩詞傳為茶歌的較多,如熊蕃在十首《御苑采茶歌》的序文中稱:“先朝漕司封修睦,自號退士,曾作《御苑采茶歌》十首,傳在人口……蕃謹撫故事,亦賦十首獻漕使?!边@里所謂“傳在人口”,就是歌唱在人民中間。再如范成大的《夔州竹枝歌》:“白頭老媼簪紅花,黑頭女娘三髻丫;背上兒眠上山去,采桑已閑當采茶。”這首茶歌極富鄉(xiāng)土氣息,說在采茶季節(jié),白頭老媼和背著孩子的黑頭女娘都上山采茶去了,語言形象生動,通俗淺顯。

    茶歌的另一種來源,是由謠而歌,民謠經(jīng)文人雅士整理配曲再返回民間。如明清時杭州富陽一帶流傳的《貢茶鰣魚歌》,即屬這種情況。這首歌,是正德九年(公元1514年)按察僉事韓邦奇根據(jù)《富陽謠》改編為歌的。其歌詞曰:“富陽山之茶,富陽江之魚,茶香破我家,魚肥賣我兒。采茶婦,捕魚夫,官府拷掠無完膚,皇天本圣仁,此地一何辜?魚兮不出別縣,茶兮不出別都,富陽山何日摧?富陽江何日枯?山摧茶已死,江枯魚亦無,山不摧江不枯,吾民何以蘇?”茶歌通過一連串的問句,唱出了富陽地區(qū)采辦貢茶和捕捉貢魚,百姓遭受的侵擾和痛苦。后來,韓邦奇因為反對貢茶觸犯皇上,以“怨謗阻絕進貢”罪,被押囚京城的錦衣獄多年。清人陳章的《采茶歌》則與《富陽謠》異曲同工,其歌詞曰:“鳳凰嶺頭春露香,青裙女兒指爪長。渡洞穿云采茶去,日午歸來不滿筐。催貢文移下官府,都管山寒芽未吐。焙成粒粒比蓮心,誰知儂比蓮心苦?!?/p>

    茶歌的再一個來源,也是主要的來源,即完全由茶農(nóng)和茶工自己創(chuàng)作的“采茶調(diào)”民歌或山歌。如清代流傳在每年到武夷山采制茶葉的江西勞工中的歌,其歌詞稱:“清明過了谷雨邊,背起包袱走福建。想起福建無走頭,三更半夜爬上樓。三捆稻草搭張鋪,兩根杉木做枕頭。想起崇安真可憐,半碗腌菜半碗鹽。茶葉下山出江西,吃碗青茶賽過雞。采茶可憐真可憐,三夜沒有兩夜眠。茶樹底下冷飯吃,燈火旁邊算工錢。武夷山上九條龍,十個包頭九個窮。年輕窮了靠雙手,老來窮了背竹筒?!?/p>

    有一首《手提二封茶》的茶歌,是反映陜南茶俗的:“小郎打扮一枝花,搖搖擺擺到姐家,手提二封茶,不覺走到堂屋中,懷里掏出茶二封,禮輕仁義重……”“以茶為禮”是陜南人自古的傳統(tǒng)習俗,除了客來敬茶而外,還以茶為禮品饋贈親友。自古以來,茶禮在民間的婚嫁習俗中極為繁瑣,這一習俗傳承至今。

    類似的茶歌,除江西、福建外,在其他如浙江、湖南、湖北、四川各省的方志中,也都有不少記載。如浙江《龍井謠》:“龍井龍井,多少有名。問問種茶人,多數(shù)是客民。兒子在嘉興,祖宗在紹興。茅屋蹲蹲,蕃薯啃啃。你看有名勿有名?”這些茶歌,開始未形成統(tǒng)一的曲調(diào),后來,孕育產(chǎn)生了專門的采茶調(diào),和山歌、盤歌、五更調(diào)、川江號子等系列,慢慢發(fā)展成為我國南方的一種傳統(tǒng)民歌形式。

    如今,隨著時勢的演變,流傳于我國南方地區(qū)的茶歌,大多已不再局限于茶事或與茶事有關(guān)的范圍了。人們唱茶歌的內(nèi)容十分豐富,在勞動歌、禮儀歌、生活歌、愛情歌等民歌的所有類別中,人們總能品嘗到濃濃的茶香味道,并使之成為了別開生面的民族文化。如一些少數(shù)民族村寨仍流傳著青年男女談情說愛的茶歌:“三月采茶是清明,妹在房中繡手巾,繡得龍來龍下海,繡得虎來虎現(xiàn)身”;“風吹茶樹擺茶林,見哥騎馬過妹門,家中活路抓緊做,賽馬場上找哥跟”;“想妹多,想妹多多病來磨,吃了幾多藥不好,用了幾多鬼不著,幾時得妹成雙對,茶水泡飯像油梭”;“小郎愛我會采茶,我愛小郎做莊稼”;“太陽當頂又西斜,乖姐打扮去送茶”;“有心戀姐你就戀,你趁姐兒在茶園”。

    唱茶歌的方式也豐富多彩,歌手拿上鑼鼓,兩人對唱,每人兩句,夾以鑼鼓,一韻到底?;蛞蝗顺蝗撕停蛞蝗顺娙撕?,形式不拘一格。如《鑼鼓茶歌》,歌詞曰:“日上山頂正偏斜,遠望大姐來送盅茶,左提米泡鹽蛋酒,右提一壺花椒茶,喝了盅茶再來挖。遠望大姐來送茶,米泡鹽蛋手中拿,男女老少加把勁,插到田邊好喝茶。郎在高山砍竹麻,姐在山窩喊喝茶, 一日砍倒三捆竹,三日砍倒九捆麻,哪有閑工吃姐茶。”

    還有一些村寨中老年人,因為生活閱歷豐富,相聚一起,常會唱出好多反映勞動場面的茶歌來?!傲绿柪庇掷?,哪人教媽把地挖,算對媽心媽才做,不是我心我在家,腳下子孫來孝敬,端杯茶水笑哈哈”;“后園陽雀叫得勤,燒茶煮飯忙不贏,晚上想起千條路,早上起來路一根,窄處拿走寬處想……”

    悠悠茶歌,唱出了千古“茶情”、“茶味”和“茶韻”,是華夏兒女“產(chǎn)茶”、“品茶”、“頌茶”的精神瑰寶。有茶相依,生活滋味長;擁歌相伴,人生歡樂多。

    猜你喜歡
    盧仝茶歌富陽
    韓愈與盧仝
    名作欣賞(2025年2期)2025-02-11 00:00:00
    醉花陰·品茶
    董長貴
    平生四十年,惟著白布衣
    遼河(2020年4期)2020-04-23 09:34:56
    共繪“富春騎行圖”,千名騎友完成環(huán)富陽挑戰(zhàn)!
    阿妹一曲請茶歌
    2017環(huán)浙自行車嘉年華富陽站圓滿落幕
    九月
    茶博覽(2016年8期)2016-10-20 02:51:57
    富陽:啟動智能水務(wù)
    杭州(2015年9期)2015-12-21 02:51:50
    湖北五峰采花鄉(xiāng):陽春三月茶歌香
    民族大家庭(2015年3期)2015-08-21 08:00:36
    贵德县| 新郑市| 长岭县| 南雄市| 安多县| 福清市| 高安市| 沧州市| 海盐县| 伊宁县| 鄂托克前旗| 石棉县| 天峨县| 新化县| 平舆县| 安达市| 拉孜县| 长兴县| 平泉县| 通许县| 潢川县| 西畴县| 天峻县| 绥宁县| 礼泉县| 商河县| 湖口县| 北票市| 伊金霍洛旗| 吉首市| 顺义区| 阳春市| 永仁县| 大埔县| 静乐县| 舟山市| 响水县| 喜德县| 汝城县| 富宁县| 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