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栽植技術(shù)對駿棗嫁接苗栽植成活率和保存率的影響
劉薈,萬康(甘肅省白銀市平川區(qū)林業(yè)局,730913)
棗原產(chǎn)于我國黃河中上游峽谷地帶,起源于酸棗。當前,棗樹的建園方式有多種多樣,如山地棗園、平原棗園、純棗園、間作棗園、密植棗園。在我國西北地區(qū),矮化密植棗園是當前最主要的建園方式,多采用酸棗砧木直播建園或良種棗嫁接苗栽植建園。砧木直播建園成本低,嫁接成活率高,建園整齊,但播種酸棗對園地的土壤質(zhì)地和水肥條件要求較高,在沙礫含量大、荒山荒坡、有鹽堿或板結(jié)程度高的土地上砧木直播建園就受到限制,良種棗嫁接苗(酸棗作砧木)栽植建園實用性更廣。生產(chǎn)中優(yōu)良的棗品種都是采用酸棗作砧木嫁接育苗,在西北地區(qū),酸棗嫁接苗栽植成活率低,是普遍存在的問題,也是影響棗樹栽培成功的關(guān)鍵因素。從2008年開始,甘肅省白銀市平川區(qū)大面積推廣良種棗矮化密植園,選用當?shù)厮釛椪枘炯藿用?,連續(xù)3年栽植成活率低,最好的水肥條件和管理條件下栽植成活率不到65%。針對這一生產(chǎn)難題,我們于2013—2014年,開展了不同栽植技術(shù)對駿棗嫁接苗栽植成活率和保存率的影響試驗,旨在為西北地區(qū)棗嫁接苗成功栽培提供技術(shù)參考和可靠依據(jù)。
1材料與方法
1.1試驗地概況
試驗在甘肅省白銀市平川區(qū)水泉鎮(zhèn)牙溝水村矮化密植駿棗栽培基地進行,海拔1518米,當?shù)貙俚湫偷拇箨懶詺夂颍鉄豳Y源豐富,干燥少雨,晝夜溫差大,年平均氣溫10.2℃,平均年降水量197.6毫米,平均年蒸發(fā)量1945毫米,≥10℃年活動積溫3853.7℃,無霜期151~170天。
1.2試驗材料
供試苗木為1年生駿棗嫁接苗(砧木為酸棗),根系發(fā)達,主根長30厘米以上,側(cè)根7條以上,無損傷,無病蟲害。栽植行株距為3米×2米,行間間作豆類及瓜菜類農(nóng)作物。供試地膜為寬度120厘米、厚度0.06毫米的黑色地膜,寬度120厘米、厚度0.04毫米的白色地膜。
1.3試驗方法
2013年和2014年4月中下旬,分別在牙溝水村矮化密植棗栽培基地選4畝地,試驗共設(shè)7個處理:①嫁接苗栽植后嫁接口與地面平,嫁接口塑料帶不解綁,栽后覆黑色地膜;②嫁接苗栽植后嫁接口與地面平,嫁接口塑料帶解綁,栽后覆黑色地膜;③嫁接苗栽植后嫁接口與地面平,嫁接口塑料帶不解綁,栽后覆白色地膜;④嫁接苗栽植后嫁接口與地面平,嫁接口塑料帶解綁,栽后覆白色地膜;⑤嫁接苗栽植后嫁接口與地面平,嫁接口塑料帶不解綁,栽后不覆地膜;⑥嫁接苗栽植后嫁接口與地面平,嫁接口塑料帶解綁,栽后不覆地膜。⑦嫁接苗栽植后嫁接口埋入地面以下3~5厘米,嫁接口塑料帶解綁,栽后不覆地膜。每處理設(shè)3個重復(fù)小區(qū),每個小區(qū)20株樹,小區(qū)隨機排列,編號作出標識。
1.4調(diào)查項目及方法
根據(jù)當年栽植駿棗嫁接苗的發(fā)芽特性,栽后45天調(diào)查苗木成活率,栽后150~180天調(diào)查苗木保存率。每個小區(qū)供試株全部調(diào)查,每處理的成活率、保存率為3個重復(fù)小區(qū)的平均值。
2結(jié)果與分析
從表1可看出,棗苗栽植后嫁接口與地面平,嫁接口塑料帶不解綁,覆黑色與白色地膜的苗木成活率和保存率差異不明顯,成活率和保存率均最高,2年平均成活率分別為97.1%、96.9%,2年平均保存率分別為96.2%、95.7%。棗苗栽植后嫁接口與地面平,嫁接口塑料帶解綁,覆黑色與白色地膜的苗木成活率和保存率差異也不明顯,成活率和保存率均較低,2年平均成活率分別為63.0%、61.9%,2年平均保存率分別為48.4%、51.8%。棗苗栽植后嫁接口與地面平,覆黑色或白色地膜,嫁接口塑料帶解綁與不解綁的苗木成活率和保存率差異較大。棗苗栽植后嫁接口與地面平,不覆膜,嫁接口塑料帶解綁與不解綁的苗木成活率和保存率差異也很大,2年平均成活率分別為55.3%、85.3%,2年平均保存率分別為42.6%、81.6%。棗苗栽植后嫁接口埋入地下,嫁接口塑料帶解綁,不覆膜,成活率不到35%,保存率不到20%。
表1 不同栽植技術(shù)處理駿棗嫁接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
3小結(jié)
生產(chǎn)中棗嫁接苗常用酸棗作砧木,為了減少砧木萌蘗,提高嫁接成活率,一般在根頸部剪砧,從根上部劈接,嫁接部位低,1年生嫁接苗未能形成良好的愈合組織,苗木塑料膜解綁栽植后,在潮濕的環(huán)境中,腐爛病菌容易從沒愈合好的嫁接口處入侵,造成苗木根頸部腐爛而死亡。栽植后不解綁的苗木,綁纏的塑料膜對傷口形成保護,免受外界病菌的入侵,等栽植后2~3個月后根據(jù)根生長量大小再適時解綁,這時嫁接口已充分愈合,對環(huán)境適應(yīng)性增強,保證了苗木的健康生長。
本試驗結(jié)果表明,酸棗作砧木的1年生駿棗嫁接苗,當年栽植時嫁接口不解綁,栽后嫁接口與地面平,并覆蓋地膜,是提高栽植成活率、保證造林成功的關(guān)鍵技術(shù)措施。覆黑色地膜比白色地膜效果更好,能抑制雜草滋生。栽植當年6—7月再用刀片劃開嫁接口捆綁帶,成活率和保存率可在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