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科院,李 新
(1.四川省綿陽市中醫(yī)醫(yī)院口腔科;2.四川省綿陽市中心醫(yī)院口腔科,四川 綿陽 621000)
?
綿陽市青年健康體檢者牙列缺損及修復狀況研究
馬科院1,李新2
(1.四川省綿陽市中醫(yī)醫(yī)院口腔科;2.四川省綿陽市中心醫(yī)院口腔科,四川 綿陽 621000)
摘要:目的探討綿陽市青年人群牙列缺損及修復的情況。方法根據問卷調查及口腔科專業(yè)檢查,分析1 128名體檢者缺牙情況、病因及修復情況。結果1 128人中,缺牙者122人,失牙率10.82%,主要病因為齲齒。有義齒修復者51人,義齒修復率為41.80%。齲病是導致牙列缺損的主要原因,占患牙列缺損人數的56.56%。因不影響美觀和咀嚼未修復占未修復人數的54.93% (39/71)。刷牙次數男性正確率為66.78%,女性為84.49%,P<0.05;刷牙時間男性正確率為46.04%,女性為54.77%,P<0.05;刷牙方法男性正確率為72.85%,女性為84.30%,P<0.05。結論綿陽市青年人群牙列缺損及修復的情況不佳,口腔衛(wèi)生保健知識有待進一步提高。
關鍵詞:牙列缺損;口腔修復;口腔保健
牙列缺損在口腔疾病中極為常見。與牙列缺損相關聯的因素有多種,如齲齒、牙周病、頜面外傷、腫瘤、發(fā)育障礙等[1]。牙列缺損可造成發(fā)音及咀嚼功能的減退,并在一定程度影響美觀。所以,它的危害絕不可輕視。同時缺失牙后及時修復也變得不容忽視。盡管過去將牙列缺損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老年群體[2],但在青年中也有一定發(fā)病率[3]。為了深入了解和探討青年群體牙列缺損及修復情況,本研究2011—2013年中綿陽市青年健康體檢者采用隨機抽樣的方法,隨機抽取1 128名進行調查,并對缺損原因及修復狀況做了相應探討。
1調查對象和方法
1.1調查對象本次調查采用單純隨機抽樣方法,對2011—2013年綿陽市入院體檢的13 286名青年按編號隨機抽取1 268名回訪,實際應訪1 128人。對實際應訪對象進行基線資料調查和專業(yè)口腔檢查。其中,女性535名,男性593名。
1.2調査方法參考《第三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報告》[4]及各省口腔健康流行病學抽樣調查報告自行設計調查問卷。內容包括:性別,口腔健康行為的認知情況,內容涉及刷牙時間、是否洗牙及是否定期口腔科檢查等。口腔科專業(yè)檢查參照1997年WHO第4版《口腔健康調查基本方法》[5],對1 128名受檢者進行專業(yè)檢查,項目包括牙列缺損、修復情況等。牙列缺損納入統(tǒng)一標準為:上頜或(及)下頜牙列內,有不同數目的牙齒缺失,導致牙列不完整,且牙弓內存在不同數量的天然牙[6]。
1.3質量控制按照統(tǒng)一程序及方法培訓調查人員,對調查內容的完整性及邏輯性嚴格把關。專業(yè)口腔檢查由口腔科醫(yī)師且臨床工作經驗5年以上者擔任,診斷按照1997年WHO《口腔衛(wèi)生健康調查基本方法》,檢查項目包括齲病、牙結石和牙頜異常等。檢查器械采用上海市齒科器械廠生產的口鏡、鑷子和探針(包括牙周探針),在綜合治療椅檢查燈光線下進行檢查。專人負責數據錄入并計算初步統(tǒng)計資料。
1.4統(tǒng)計分析使用SPSS13.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兩個樣本率的比較采用四格表卡方檢驗,多個樣本率的比較采用R×C表卡方檢驗(α=0.05)。
2結果
2.1牙列缺損、修復情況與性別的關系牙列缺損、修復情況與性別的關系見表1,從表1中可見,在1128名受檢者中,男性593名,牙列缺損53,占總人數8.93%;修復人數20名,修復率37.73%。女性535名,牙列缺損69名,發(fā)病率12.90%,修復人數31名,修復率44.92%。統(tǒng)計分析表明牙列缺損發(fā)病率存在明顯性別差異,女性高于男性;修復率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表1 牙列缺損及是否修復與性別的關系
2.2造成牙列缺損的原因造成牙列缺損的原因見表2,由表2可見,牙列缺損總人數為122名。探究原因,齲病導致69名,占56.56% (69/122);先天缺失導致32名,占26.22% (32/122);外傷導致18名,占14.75% (18/122);牙周病導致3名,占2.46% (3/122);總失牙數為157顆,其中齲病導致失牙76顆,占48.40% (76/157);先天缺失導致失牙46顆,占29.30% (46/157);外傷導致失牙31顆,占19.75%(33/157);牙周病導致失牙4顆,占2.55% (4/157)。
表2 牙列缺損的原因
2.3未進行修復的原因未進行修復的原因見表3,由表3可見,牙列缺損未進行修復的總人數為71人,占總缺損人數的58.20%。其中因不影響美觀和咀嚼未修復的是39人,占未修復人數的54.93% (39/71);其中因修復價格過高的是21人,占29.58% (21/71);從未有修復愿望的是9人,占12.68% (9/71);其他原因2人,占2.82% (2/71);未修復的體檢者失牙數為84顆,其中因不影響美觀和咀嚼的是46顆,占54.76%(46/84);因修復價格過高的是27顆,占32.14%(27/84);從未有修復意愿的是9顆,占10.71% (9/84);其他原因2顆,占2.34% (2/84)。
表3 未進行修復的原因
2.4口腔健康行為和認知的性別差異口腔健康行為和認知的性別差異見表4,由表4可見在1 128名受檢者中,男性593名,女性535名,統(tǒng)計結果顯示刷牙次數男性正確率為66.78%,女性為84.49%,P< 0.05;刷牙時間男性正確率為46.04%,女性為54.77%,P<0.05;刷牙方法男性正確率為 72.85%,女性為84.30%,P< 0.05;是否洗過牙男性正確率為12.82%,女性為17.38%,P< 0.05;對于刷牙次數、刷牙時間、是否洗過牙以及刷牙方法的正確認知存在明顯性別差異,女性均高于男性。對于更換牙刷、是否定期檢查以及對缺牙危害的認知正確率,男女間無差異。
表4 口腔健康行為和認知的性別差異
3討論
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兒童、中老年人群口腔衛(wèi)生健康狀況有顯著改善,口腔保健知識及意識有顯著提高和改變,對口腔衛(wèi)生方面的保健需求也在不斷提高[7]。但我國對青年人群口腔衛(wèi)生健康沒有足夠的重視,尤其口腔衛(wèi)生健康觀念和行為多數不規(guī)范,從本次針對青年人群進行的調研的分析結果可以看到,牙列缺損在這一人群中的發(fā)病率較高;齲病、牙齒先天缺失、牙周病等因素都可能導致牙列缺損。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1 128名綿陽青年中,牙列缺損發(fā)病率為10.82% ,修復率為41.80%。牙列缺損的發(fā)病率低于我國中老年人群,但修復率高于我國中老年人群[8]。這也符合該病的發(fā)病特點,即隨著年齡的增長發(fā)病率呈升高趨勢,發(fā)病率與年齡呈正相關關系。修復率高于我國中老年人群,可能因為對發(fā)音問題及面容方面的要求較老年人更高導致。
由表1看到,男性與女性牙列缺損發(fā)病率之間存在明顯差異,女性高于男性發(fā)病率。這一結果可能與齲齒患病率有關。在對牙列缺損的原因進行調查統(tǒng)計后發(fā)現,齲病是導致牙列缺損的主要原因,占患牙列缺損人數的56.56%。男女間飲食偏向性的差異可能導致齲齒的患病率不同。所以表現出女青年的牙列缺損發(fā)病率高于男生。從表1可見,男性修復率37.73%,女性修復率44.92%,修復率無差異,表明青年對牙列缺損的修復意愿沒有性別間差異。
一般觀念認為,牙周病并不導致牙列缺損[9],這在本次調研中也得到驗證。牙周病病程進展緩慢的特點使得其對青年人的影響并不明顯,另外牙列缺損發(fā)病率與年齡增長有關,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牙周病導致牙列缺損的比重增加。
在對牙列缺損后未修復的原因進行了統(tǒng)計分析后發(fā)現,牙列缺損并不直接影響面部美觀、咀嚼消化功能和修復成本過高是導致牙列缺損后未進行修復的主要原因,其中不影響美觀和咀嚼占了很高的比例。另一部分人沒有進行修復是由于缺乏相關的口腔健康衛(wèi)生知識,對牙列缺損后修復的必要性不夠重視而導致的。他們片面的認為只要不影響美觀,又不影響平時的日常使用就不需要進行修復治療,這種錯誤觀點普遍存在于這類人群中。與其他部位的的健康狀況相比較,普遍不夠重視。另一方面,牙科治療措施中,醫(yī)療費用太高也是導致修復率較低的主要原因,這也在一定程度反映出對牙列缺損危害的不了解,對于口腔健康的投入愿望欠缺,這種對自己口腔健康輕視源于有效知識的匱乏。
口腔健康行為是指正確的刷牙次數、方法及時間。刷毛頭與牙齦輕輕接觸,轉動刷頭,由下向上刷,速度不易太快,各部位重復10次左右,里外面刷法相同。逐漸在每個牙齒的唇(頰)面和舌面移動。每天早起和晚上臨睡前各刷牙一次,并堅持飯后漱口。每次刷牙需3~5 min。若符合上述操作,則認為正確。本次調查結果顯示,男性的口腔健康行為認知在涮牙次數、時間及方法方面要低于女性,可能因為男女間生活習慣的略微區(qū)別導致。而對于洗牙、定期檢查及缺牙危害的認知,男女之間無明顯差異,其主要因為獲得口腔健康科普知識的途徑相同,信息量也相近,對于口腔健康的認知均非常的有限,故沒有體現出差異。
因此,在青年時期強化口腔健康預防意識,正確認識齲病、牙周病,并做到早發(fā)現、早診斷、早治療。另一方面,有效防止牙列缺損,及在缺損后及時修復,對改善青年人群口腔健康狀況有重要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王詩沁.1 312名山東大學大學生牙列缺損及修復情況調查分析[D].濟南:山東大學,2013:32.
[2]李萍.老年口腔健康狀況調查及相關因素分析[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1,31(2):341-342.
[3]陳強.精神分裂癥患者口腔衛(wèi)生健康狀況調查[J].實用預防醫(yī)學,2012,19(8):1174-1175.
[4]齊小秋.第三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報告[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22.
[5]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Oral health surveys basic methods[S].4th ed.Geneva:WHO,1997: 1-21.
[6]惠亞晴,劉照永,黨向紅.牙列缺損伴過度磨耗咬合重建的修復效果觀察[J].口腔醫(yī)學研究,2013,29(8):775-776.
[7]陳李彤,張少鋒,吉兆華,等.牙列缺損老年人的口腔修復醫(yī)療費用分布與影響因素分析[J].中華老年口腔醫(yī)學雜志,2012,10(2):101-103.
[8]鐘俊華.老年患者口腔修復的臨床治療效果研究[J].河北醫(yī)學,2013,19(11):1706-1707.
[9]滿莎莎.石家莊市省直職工牙列缺損與修復情況的調查分析[D].石家莊:河北醫(yī)科大學,2013:55.
The investigation on dentition defects and dental restorations
among the youth in Mianyang city
MA Ke-yuan1,Li Xin2
(1.DepartmentofStomatology,MianyangTraditionalChineseMedicalHospital;
2.MianyangCenterHospital,Mianyang621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dentition defects and dental restorations among the youth in the city of Mianyang.Methods1 128 people aged from 18 to 35 were analyzed by clinical investigation and questionnaire.ResultsThe incidence rate of dentition defects was 10.82%.The main reason of dentition defects was caries.The rate of dental restortions was 41.80%.The people who don't receice dental restorations because no concern will occur regarding aesthetics and chewing account for 54.93% of all the people not receiving a dental restoration treatment (39/71).Brush your teeth number right men was 66.78% and 84.49% in women,P<0.05; The right brush for men was 46.04%,the female was 54.77%,P<0.05; Brushing method right male was 72.85%,the female was 84.30%,P<0.05.ConclusionThere is different attitude toward too th-missing and restorattion in in Mianyang city.So it is urgent to improve the knowledge of oralhygiene health in in Mianyang city.
Key words:tooth-missing; prosthodontics; oral health
(收稿日期:2014-05-11,修回日期:2014-08-23)
doi:10.3969/j.issn.1009-6469.2015.02.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