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南寧市逸夫小學(530022) 李月葵 蘇 靜 黎 峰
依托“書香竹韻”校園文化建設創(chuàng)新學校德育的途徑
廣西南寧市逸夫小學(530022) 李月葵 蘇 靜 黎 峰
南寧市逸夫小學依托“書香竹韻”校園文化建設,努力挖掘校園環(huán)境資源,創(chuàng)新學校德育的途徑,使德育工作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書香竹韻 校園文化 德育
馬克思曾說過:“人創(chuàng)造環(huán)境,同樣,環(huán)境也創(chuàng)造人?!毙@文化是學校德育工作的靈魂。一個幽雅健康的環(huán)境,將影響著學生個性的培養(yǎng)、心理素質的鍛煉、道德習慣的形成、知識才能的增長。南寧市逸夫小學依托建校時特殊的歷史背景,提出了“書香竹韻”創(chuàng)新文化特色,充分挖掘和利用“書香竹韻”校園文化的育人作用,實現(xiàn)了“景景育人,時時育德”的愿景,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我校先后被授予國際發(fā)明特色學校、中國創(chuàng)新型學校、中華優(yōu)秀文化藝術傳承學校、自治區(qū)發(fā)明創(chuàng)造示范學校等七十多項榮譽稱號,為實現(xiàn)中國夢譜寫出新的教育樂章。
美國教育家布萊森說過:“任何一所學校的環(huán)境都在默默地對孩子們發(fā)表演說,而且孩子們的確會注意它,不知不覺地接受它的熏陶和影響。”在校園文化建設上,我校善于挖掘各種潛在的硬環(huán)境和軟環(huán)境資源,營造一種濃厚的育人氛圍,使德育建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校園“書香竹韻”清雅,營造特色育人氛圍
走進逸夫校園,迎面而來的是竹韻幽幽。剛竹、鳳尾竹、黃金碧玉竹、佛肚竹、慈孝竹、琴絲竹、紫竹等清逸優(yōu)雅地裝點著校園。自古以來,我們中華民族不僅喜歡竹子的外形,更愛竹子的內涵。因此,我們確立了“博雅有志、虛心有節(jié)、清逸有禮”的逸夫竹品。這些竹子,不僅美化了校園學習環(huán)境,而且有助于營造“書香竹韻”的校園文化氛圍。學生耳濡目染,更容易受到竹子精神的感染,不知不覺中學習竹子的精神,做具有竹之品行的君子。
2.景點“書香竹韻”文雅,打造獨特育人環(huán)境
校訓碑、“書香竹韻”文化背景墻、啟超大竹簡、書香大舞臺、竹屏風、竹品園、書育人地雕、畢業(yè)小書臺、慈孝墻、書法名人柱、書畫廊、書香格……一步一景,景景育人,昭示逸夫學校文化的主旋律。
啟超大竹簡的“啟”有教師引領、啟明的意思,“超”有趕超、超越和奮發(fā)的意思,激勵著全體師生像《少年中國說》中期待的那樣,做一個有志向、有責任、有擔當的人;書香大舞臺設計為一本打開的大書本,舞臺上手繪著世界地圖,鼓勵學生從書中探索世界,站在上面做書中的主角;竹屏風既顯示出的中國傳統(tǒng)特色,也突顯出逸夫竹清逸、優(yōu)雅的的特點;竹品園的竹子排列呈“品”字形,意在學習竹之品行;書育人地雕上著滿古今中外的名著,引領學生會讀書,讀好書;慈孝墻種滿了慈孝竹,五個精選的千古傳頌的慈孝故事雕刻在銅柱上,向學生傳遞著“百善孝為先”的真諦;5根書法名人柱上篆刻著王羲之、柳公權、顏真卿、趙孟頫和歐陽詢5位中國古代著名書法家的拓印真跡,處處向學生傳達著濃厚的中國文化底蘊;書畫廊里懸掛著裝裱精美的學生書畫作品,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線;書香格里擺放著學校最新推薦的書籍,開放式的書架讓學生隨時享受閱讀的樂趣……
這一處處景點,可謂一草一木都精心打造,從全面育人著眼;一磚一瓦都巧妙構建,從“書香竹韻”特色入手?!耙恢σ蝗~總關情”,良好的校園環(huán)境和濃厚的育人氛圍陶冶著學生的情操,潛移默化地完善著學生的人格。
3.班級“書香竹韻”濃郁,打造潛在育人環(huán)境
教室的布置是一門潛在的課程,它具有無形的教育力量,往往會起到“潤物細無聲”的作用。走進我們的教室,室內、室外的設計布置都深刻地體現(xiàn)出“以書育人,以竹立人”的辦學目的。學生自己創(chuàng)作的悅讀卡、“書香竹韻”書法比賽作品等裝點著教室。教室設置讀書角,讀書角有名字、有口號、有圖書、有管理、有流通量。各班教室的走廊或者板報墻上,設置學生閱讀展示區(qū),展示學生的讀書卡、手抄報、讀后感或者讀書照片等讀書作品。隨處可見的讀書格言、閱讀短語,讓人時時刻刻浸潤在一個書香四溢的世界里。
教室里書卷氣濃厚的氛圍,構成了一本環(huán)境育人的活的教科書,影響著學生的思想觀念,制約著學生的行為習慣,發(fā)揮著隱性課程的作用。
良好的道德規(guī)范和行為標準需要制度的維護,制度是硬文化,文化是軟制度。我校經過教師的提議、討論、梳理,形成學?!安┭胖畮燄B(yǎng)成十項”,大家自覺遵守,展現(xiàn)出博雅之師的風范。在教師團隊的言傳身教下,逸夫學子良好的道德品質得到社會的廣泛認可。
1.午省時刻,修竹之品性
古語有云:“吾日三省吾身?!睘榱藦娀莘驅W子良好的行為規(guī)范,學校推出“逸夫小學博雅學子養(yǎng)成十項”——家庭、學校、社會篇,共計30條。設立午省時刻,利用每天下午午讀前兩分鐘,讓學生雙手合拳于胸,聽著優(yōu)美的音樂,對照“博雅學子養(yǎng)成十項”進行反省,讓學生在紛繁復雜的生活中,留下一刻寧靜,靜靜地想一想一天的行為得失,使其在當中得到感悟,凈化身心,提醒學生要養(yǎng)成一個具有竹之品性的博雅學子。
2.禮儀大課堂,樹竹之品行
學習中華傳統(tǒng)禮儀,有助于培養(yǎng)逸夫學子的博雅品質禮。每周晨會和每天的早操,全校開展禮儀大課堂:背《弟子規(guī)》、訓練站立行、不同場合的鞠躬禮等。每周晨會結束前,全校一千多名學生同時高聲朗誦啟超大竹簡里面《少年中國說》的段落。學生在豪氣沖天的高呼聲中,民族責任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
3.評五星班級,當竹之君子
學校制訂了“博雅學子”五星班級評比標準,圍繞“紀律、禮儀、兩操、衛(wèi)生、路隊”五個方面進行評比,每周進行小結,周一宣布評比情況,并頒發(fā)五星。同時,對未獲獎的班級進行跟蹤、指導,幫助班級找出問題原因,及時改進,期末評獎。每個學生都為各自的班級努力,爭當具有竹之品格的君子。
當下的德育,已不能簡簡單單用說教的方式進行。體驗式往往比說教式更有效,因此我們結合校園文化建設,設計活動,滲透學校的德育內容。
1.書竹之約,悟竹之品格
植根于“書香竹韻”校園文化建設,開展“書竹之約”主題活動。要求低年級的學生知竹名,畫竹圖;要求中年級的學生誦竹詩,明竹意;要求高年級學生品竹詩,寫竹文。讓學生通過誦讀、閱讀、繪畫、寫作等形式了解竹子、喜愛竹子,巧妙地將讀書和竹子緊密地結合在一起,讓竹的內涵溫潤師生的文化底蘊,讓竹子志在高遠、高風亮節(jié)、虛心博雅的品格根植于師生的心靈。
2.詩文誦讀,展竹之志向
每年的讀書月,學校以年級為單位進行詩文誦讀活動,全校師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機會。每周展示一個年級,每次臺上兩百多名學生有韻律、有感情地誦讀有關竹的詩文,臺下一千多人輕聲和誦。竹子的特性、品性隨誦入腦,隨聲入心,就像一股清泉滋潤著學生的心田。以竹為友、以竹為范,為構建和諧校園、創(chuàng)建和諧社會播下文明的種子,育人效果明顯。
3.灑掃應對,規(guī)竹之言行
我校以學生的養(yǎng)成教育為切入點,學校、家庭、社會形成德育合力,積極開展“灑掃應對”主題教育,致力于培養(yǎng)有教養(yǎng)的博雅學子。
(1)快樂勞動十分鐘。校園的各個區(qū)域都會出現(xiàn)學生勞動的身影,勞動既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也讓學生明白勞動中團結協(xié)作的重要性。
(2)文明禮儀我知曉。學校將校園文化與“應對”教育相結合,將文明禮儀教育融入“養(yǎng)成十項”中,學生每天自?。婚_設“禮儀大課堂”,每天集會前進行體驗式訓練……通過一段時間的規(guī)范訓練,學生主動問好的現(xiàn)象已經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3)誦讀經典規(guī)言行。創(chuàng)造國學經典育人環(huán)境,從誦讀經典中尋找“灑掃”修身、“應對”有禮的人生格言和勵志名句。經常播放《弟子規(guī)》等國學經典,營造誦讀氛圍,引導人人會誦、讀、背。
(4)心存感恩多行善。大隊部結合各種節(jié)日,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活動,引導學生從感恩父母、感恩老師開始,常懷感恩之心,常立感恩之德,常行感恩之舉。
(5)親子活動有榜樣。讀書節(jié)上,家長與學生共讀一本書,共寫讀書感言和親子日記;“跳蚤書市”里,家長參與,浸潤書香,感受“書香竹韻”的校園魅力;活力運動會上,家長一起感受成功的喜悅,加強親情的交流;寒暑假里,布置“假期我能行”德育作業(yè),讓家長在假期指導孩子的學習與生活,也讓孩子有家人的陪伴,減少意外傷害的發(fā)生。
4.空中農業(yè)園,育竹之能力
教學樓頂樓開辟空中農業(yè)園“灑掃應對”勞動基地。通過承包責任田的形式承包給各班,家長利用課余時間和孩子在空中菜園耕種、施肥等,學生在勞動中收獲知識和快樂。在勞動成果分享班會課中,學生品嘗到了收獲的快樂。
5.童聲合唱,唱竹之韻味
我?!爸裰崱蓖暫铣獔F,于2014年在廣西音樂廳成功舉辦合唱音樂會;2014年7月,代表廣西到維也納參加世界合唱比賽,在全球38個代表隊中脫穎而出,獲得四個金獎中的一個,其中中國只有兩個——北京隊和南寧市逸夫小學“竹之韻”童聲合唱隊。“竹之韻”合唱隊對學生的感染作用是在不知不覺中完成的,是一種“潤物細無聲”的過程。
6.科技創(chuàng)意,培竹之創(chuàng)新人才
創(chuàng)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發(fā)展的核心驅動力。學校將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人才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以“達達發(fā)明創(chuàng)新工作室”為平臺,成立由年輕的創(chuàng)新導師、特長學生組成的創(chuàng)新發(fā)明團隊,每年積極開展各種科技活動并屢創(chuàng)佳績。目前,我校師生的專利數量已達6項,成為小學中的專利大戶。在CYCC全國創(chuàng)造力大賽中,5個師生作品獲得發(fā)明類金獎和團體總分銀獎的好成績。我校被授予中國創(chuàng)新型學校,并受邀參加第65屆德國紐倫堡世界發(fā)明展,取得了一銀三銅的驕人成績,其中,陸俊達老師的銀獎是廣西唯一的最高獎。
在“書香竹韻”校園文化的引領下,只見“老竹”發(fā)新芽,捷報頻傳氣象新。學校德育工作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我校先后被授予國際發(fā)明特色學校、中國創(chuàng)新型學校、中華優(yōu)秀文化藝術傳承學校、自治區(qū)發(fā)明創(chuàng)造示范學校等七十多項榮譽稱號。逸夫學子身上都透著一種“博雅有志、虛心有節(jié)、清逸有禮”的“書香竹韻”文化底蘊。學生參加國際、全國書畫競賽獲獎4000多人次,有6名學生曾代表廣西到美國、日本、意大利、澳大利亞、韓國等國家參加國際文化藝術節(jié)。
“書香竹韻”校園文化對學生的影響雖不是立竿見影的,但卻是穩(wěn)定漸進的。我們相信,南寧市逸夫小學堅持“書香竹韻”校園文化建設,必然會結出豐碩的德育之果。
(責編 鐘偉芳)
G41
A
1007-9068(2015)24-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