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常州市武進區(qū)湖塘橋?qū)嶒炐W(213161) 吳 英
對當前語文教學理答行為的思考
江蘇常州市武進區(qū)湖塘橋?qū)嶒炐W(213161) 吳 英
理答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理答時應(yīng)尊重文本價值,要摒棄教師的主宰語言,要為學生的思維指明方向。只有這樣,才可以有效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發(fā)展。
語文教學 理答 思考
理答可以讓學生的語文思維更加積極。我們要加強對教師在語文課堂上理答行為的研究,讓理答成為優(yōu)化語文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舉措,從而促進語文課堂更加精彩、靈動。
【教學片斷一】蘇教版語文六年級上冊《船長》一課
師:你們覺得船長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生:(眾)船長是一個舍己為人的人;船長是一個大公無私的人;船長是一個忠于職守的人……
生1:老師,我認為船長是一個非常愚蠢的人。因為他死了,就會損失一個最優(yōu)秀的船長,無論是對社會還是對自己,都是一個很大的損失。
師:(臉上露出驚喜)你的回答非常好,能有自己獨特的想法,大家表揚他一下。
沒想到,在教師的激勵之下,學生舉手的越來越多,都是為船長的死抱不平的聲音。船長這一偉大的形象也被學生的語言給摧毀了,從一個正面形象一下子翻轉(zhuǎn)成一個反面形象,文本的價值被學生顛覆得體無完膚。
【思考】個性化學習是新課標的核心理念,但是學生的個性化學習不能脫離文本的價值。當學生的回答與文本價值相違背時,我們只有及時通過理答來診斷學生回答中的價值取向,并給予正確引導,才可以使學生的語文思維走出誤區(qū),構(gòu)建正確的價值觀。
上述教學片斷中,我們可以這樣理答學生:“你這種獨特的思考方式確實值得表揚,大家都會為失去這樣一位優(yōu)秀的船長而痛心。但是,如果你是這位船長,你會如何做呢?當船上的人員都安全撤離之后,他們又會怎樣想呢?”這樣的理答既表揚了學生的個性化解讀精神,又引導學生去重新思考這一問題,再一次審視自己的答案,從而主動構(gòu)建出符合正確價值觀的答案來。
【教學片斷二】蘇教版語文六年級上冊《生命的林子》一課
師:你們認為玄奘能夠成為名僧是什么原因呀?
生1:雖然玄奘在法門寺可以有更多的書讀,但是只要他有毅力,在任何一個寺里,都可以成功。
師:(沉著臉)是嗎?我認為不對,孟母三遷就是想給孩子找一個更適合學習的環(huán)境,如果玄奘真的到了偏僻小寺中,是成不了名僧的。
生2:對,在偏僻的小寺中,沒有好的環(huán)境,沒有競爭,是無論如何也成不了名僧的。
師:(笑著臉)對,一個人要想成才,離不開環(huán)境,更需要競爭。
【思考】教師預設(shè)的就是第二位學生的答案,當學生回答不到自己的標準答案上時,教師就趁著理答的機會讓學生圍繞著自己的預設(shè)思考下去,教師變成了學生學習的主宰者。這樣的課堂理答不僅不能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相反還會禁錮學生語文思維的發(fā)展。
上述的教學案例中,我們可以這樣理答學生:“不錯,古今中外也有許多人在艱苦的環(huán)境下成才。因為他們都有一個好的品質(zhì),就是毅力。那么,我們再回過頭來閱讀課文,方丈為什么要帶著玄奘到寺后的樹林中?”學生通過閱讀,很快就明白,只有競爭,才能有奮發(fā)向上的精神,如果沒有競爭,一個人就會失去意志,從而進一步理解了文章的中心。
【教學片斷三】(蘇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在大海中永生》一課)
出示課文最后一段:“與大海同在,與祖國同在,與人民同在。我們衷心愛戴的鄧小平爺爺在大海中永生!”
師:請大家讀一讀這一段,你讀出了什么?
生:我從這一段中讀出了我們偉大的鄧小平爺爺為祖國的建設(shè)立下了汗馬功勞,也讀出了他愛祖國,愛人民的高尚情懷。
師:好,那就請你再給同學們讀一讀,讀出鄧小平愛祖國、愛人民的高尚情懷。
(生讀,語氣平緩,沒有激情)
師:非常不錯,從你讀的過程中,我體會到了你對鄧小平爺爺?shù)膼鄞鳌?/p>
【思考】教師在課堂上的理答要有明確的方向,不能泛濫的表揚,即使是夸獎學生也要有一定的根據(jù),讓學生能夠真實地感受到自己值得其他人學習的地方。
上述的教學案例中,我們可以換一種理答方式:“你讀出了鄧小平愛祖國、愛人民的高尚情懷,你是從哪幾個詞語中讀出來的呀?”這樣,就給了學生一個明確的思維方向,學生會在這一段中去尋找相關(guān)的詞語,再次朗讀,也許會出現(xiàn)我們意想不到的精彩。
總之,巧妙的理答可以促進學生更好地解讀文本,提升自己的語文素養(yǎng)。教師只有精心設(shè)計理答,讓理答符合童心,才能使我們的語文課堂精彩紛呈。
(責編 劉宇帆)
G623.2
A
1007-9068(2015)28-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