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淑坤
(咸陽師范學院 陜西 咸陽 712000)
玉質(zhì)刻刀及其對殷墟甲骨“線條”的影響
徐淑坤
(咸陽師范學院陜西 咸陽 712000)
不可否認殷墟甲骨文是我們迄今為止見到的最早成體系的文字,是繼上古結(jié)繩后的書契范式之一。本文認為玉質(zhì)刻刀的存在是合理的,殷墟甲骨文書法的特征與契刻的刀法關(guān)系密切,刀法的“中側(cè)”是除契刻工具、契刻者之外產(chǎn)生甲骨文“線條”差異的重要因素。
玉質(zhì)刻刀;殷墟甲骨文;刀法;線條
關(guān)于殷墟甲骨文的契刻工具普遍認為有青銅刻刀和玉質(zhì)刻刀兩種。相對于青銅刻刀,玉質(zhì)刻刀的合理性顯得并不理所當然。馬如森在《殷墟甲骨學》中說:“在堅硬的骨頭上,能夠刻出如此精美的文字來,對刻字者來說,必須掌握造字規(guī)律和行刀技法?!笔钦f證明殷墟甲骨有著相當?shù)挠捕取?/p>
基于普遍意義上對玉質(zhì)硬度的理解,貌似契刻堅硬的甲骨,玉質(zhì)刻刀不足以勝任。其實,礦物學意義上的“玉”主要包括硬玉和軟玉兩種,但在我國古代玉器文化中,除硬玉﹑軟玉以外,碧玉﹑蛇紋石﹑水晶石﹑玉髓﹑大理石等也被用于制作“玉器”。《中國史話---尋找失落的歷史年表》中提到:“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這些垂飾玉片,它的工藝似乎很簡單,但是,玉的硬度很高,用鋼鑿都琢不動。”說明玉刀足以勝任契刻,玉質(zhì)刻刀的存在是可能的。周鴻翔先生在《殷代刻字刀的推測》一文中認為銅刀和玉刀刻寫甲骨文字是完全可能的。王宇信先生經(jīng)過試驗進一步指出:“玉刀刻字,刃并不易折斷,只不過是容易將尖用鈍而已。”認為安陽殷墟出土玉刀為刻字工具的說法是有道理的。殷商時期玉器的數(shù)量﹑質(zhì)量達到了很高的水平。殷墟婦好墓規(guī)模宏大且未經(jīng)盜掘,出土各類玉器755件,占殷墟已出土玉器總數(shù)的四分之一,被譽為“殷王室墓中最完整的一批資料”。在殷墟婦好墓出土的碧玉刻刀被認為是用作契刻甲骨文的工具。
艾蘭(美)《論甲骨的契刻》中詳細展示了收錄龍形青銅刻刀和婦好墓出土的魚形碧玉刻刀。婦好墓出土刻刀二十三件,其中十一件為魚形,七件鳥形,兩件虎形,一件龍形。
青銅刻刀與玉質(zhì)刻刀形異趣同,青銅刻刀多作動物吐舌形,舌尖成刃,尾部有孔或鉤;而玉質(zhì)刻刀多作魚形,魚尾傾斜出刃,魚的口部有穿孔與青銅刻刀一樣適宜攜帶。此外還有未作修飾的青銅與玉質(zhì)刻刀。
在中國古代,玉(玉器而非玉石)是一種禮器,用以祭祀天地﹑諸神,此外也用于裝飾。殷墟婦好墓出土的玉器群不僅僅證明了玉的大量存在,也證明了玉的重要身份。玉刻刀也與貞人的顯要地位相吻合,玉刻刀的存在是符合情理的。
鐘明善先生在《中國書法史》中說:“甲骨文由于用刀刻,刀有鈍有銳……所成筆畫就有粗有細,有方有圓。”鈍刀契刻的特征是刻劃的起收處或方或圓,含而不露,沒有類似銳刀出鋒的尖劃。另外鈍刀類似于禿筆,在客觀上限制了筆畫的粗細變化,一般筆畫較粗,且刻劃的痕跡多為“U”形,不類銳刀的“V”形。在契刻速度上也較慢,且速度變化不大,原因即是鈍刀契刻過程中要克服更大的阻力。
刀法中鈍刀無所謂“中側(cè)”,但對于刀鋒較利的銳刀來說,刀的正與側(cè)反映到具體的筆劃上就迥然有異。這里所謂“中刀”之名,引自“中鋒”(令筆尖在筆畫中行)的概念,意即為在行刀方向上,刀鋒不側(cè)。
側(cè)刀的刀法比中刀更具有藝術(shù)感染力,原因在于側(cè)刀可以刻出粗細有致的線條,并且線條整體較粗。側(cè)刀的粗細變化的范圍也較中刀大。側(cè)刀還會產(chǎn)生斑駁的線條質(zhì)感,猶如毛筆的側(cè)鋒,基于不同的書寫載體會產(chǎn)生一邊斑駁一邊精致的效果。
契刻工具的差異與刀的鈍銳是甲骨文面貌不同的重要因素,契刻的載體,即材質(zhì)的不同也會產(chǎn)生不同的契刻效果。吳振紅在《楚地簡帛書法與甲骨文﹑金文書法的性質(zhì)差異》中也指出:“形成甲骨文線條粗細不一這種特征的原因有兩個方面:其一,與書寫工具——刀的“銳”﹑“鈍”有關(guān),刀鋒鋒利刻出的線條就細;刀鈍刻出的線條就粗?!?/p>
雖然甲骨文在今天容易見到,但其當時的功用依然充滿了神秘色彩,具體到甲骨文書法,依然需要直接研究具體的操作。本文粗略論及玉質(zhì)刻刀合理性及其刀法對甲骨文“線條”的影響,拋磚引玉,期待以工具和載體視角展開深入研究。
[1](明)張居正.尚書直解[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0.
[2](春秋)左丘明.國語·晉語[M].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7.
[3]馬如森.殷墟甲骨學帶你走進甲骨文的世界[M].上海:上海大學出版社,2007.
[4]中央電視臺《中國史話》欄目組.中國史話尋找失落的歷史年表[M].上海:上??茖W技術(shù)文獻出版社,2011:152.
[5]周鴻翔.殷代刻字刀的推測[J].聯(lián)合書院學報,1968.
H121
A
1007-0125(2015)08-0247-01
“殷墟甲骨文書法研究”(項目編號:13XSYK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