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文徐桂娟
(1本溪市體育運動學校遼寧本溪117000;2長春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第一小學吉林長春130011)
如何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于文1徐桂娟2
(1本溪市體育運動學校遼寧本溪117000;2長春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第一小學吉林長春130011)
本文主要論述了在素質教育的大環(huán)境下,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存在問題的成因分析;學校和教師如何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素質教育要求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著力提高學生服務國家人民的社會責任感,勇于探索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善于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素質教育的核心是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健康成長。為了不讓每一個學生掉隊,教師就應該更加關注心理健康存在問題的學生。給予他們更多的師愛、更多的幫助,為他們創(chuàng)造更好的成長環(huán)境,對每一個學生的健康發(fā)展負責,使學生成長為對社會有用的人。
心理健康是相對于生理健康而言的。心理健康也叫心理衛(wèi)生,其含義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指心理健康的狀態(tài),即沒有心理疾病,心理功能良好。二是指維護心理的健康狀態(tài),亦即有目的、有意識、積極自覺地進行各項活動的心理狀態(tài)。
1. 家庭原因:個別家庭貧困學生由于家庭困難,在同學面前感覺抬不起頭,就會產生自卑感和焦慮感。再比如父母離異、喪父或喪母的單親家庭,隔代撫養(yǎng)孩子等現(xiàn)象,都是使孩子缺乏良好的生活和教育環(huán)境造成學生心理健康存在問題的原因。
2. 自身原因:個別學生由于先天生理發(fā)育,如身才短小,相貌不漂亮,氣質不佳等等方面的原因,不敢主動與同學和老師交流,造成自我心理封閉。同時也會導致學習意志不夠堅定,對于學習的目的性認識有偏差,缺乏個體努力奮斗、自我進取的精神,一但學習、生活上遇到挫折,容易產生心理問題。
3. 教育環(huán)境原因:很多教師把工作的主要精力放在如何提高學生的成績上,而對學生其它方面的良好個性發(fā)展,關心、考慮不夠,那些成績相對較差的學生他們很難得到學校、教師足夠的幫助,進而導致成績更差,由于學校是單純以學生的成績來評定他們,在學校中、班集體中,這些學生必然得不到老師與同學們的認可,也很難找到自尊、自信、成功與快樂,他們長期被人忽視,久而久之失落感、無足輕重感滋生。很多學困生背上了沉重的心理負擔。這直接影響到這些學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對許多心理健康存在問題的學生來說,心理健康還是一個陌生的話題。教師要善于和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的心理問題,要了解關心他們的變化。給予適當?shù)膸椭顾麄兡鼙M快擺脫困境,重塑信心
1. 重在發(fā)現(xiàn)、及時引導
發(fā)現(xiàn)問題是揭露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前提。心理健康存在問題的學生他們的年齡、心理特征等決定了他們不輕易表露自己的內心世界、不主動尋求幫助。這就需要教師及時發(fā)現(xiàn)并及時恰當?shù)赜枰哉_地引導。
2. 建立心理亞健康學生的心理檔案,心理健康教育做到細致入微
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學生樹立心理健康意識,優(yōu)化心理品質,增強心理調適能力和社會生活的適應能力,有利于幫助他們處理好環(huán)境適應、自我管理、學習成才、人際交往、求職擇業(yè)、人格發(fā)展和情緒調節(jié)等方面的困惑,對于提高當代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進其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在這項教育中,缺乏深入細致的工作,即不深入。老師認為,詳細了解這些學生心理問題產生的不同原因,制定可行性措施,這樣才能針對不同學生的不同情況給予他們長期的、具體的、有效的幫助。
3. 學校開展心理咨詢
心理輔導是一門專業(yè)性、技術性很強的工作,需要具備專業(yè)知識的專業(yè)人員才能更好的勝任這項工作。據統(tǒng)計,國外專職心理咨詢人員與學生的比例大致為1:400,而在我國,心理咨詢是一項年輕的事業(yè),專業(yè)人員相當少。目前學校心理咨詢隊伍中專業(yè)、專職人員少,而一般是由校醫(yī)、思想政治工作者、班主任等組成,且很多都是兼職,專業(yè)性不夠、數(shù)量也不足。于是心理健康教育只能停留在開會研討、專家講座等形式,很難面對面與個別學生進行真正意義上的交流,效果可想而知。學校心理咨詢師要給予咨詢學生溫暖,指導他們自我調控,還要詳細了解咨詢學生的各種情況,尊重、理解學生,保護學生的隱私,做到既是學生的傾訴者,又是學生的咨詢顧問,努力消除學生的心理障礙。我們的學生很多是需要幫助的,除了求助于心理咨詢師外,學校還可以開設心理健康課程,舉辦心理健康講座,組織各種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等。
4. 發(fā)揮教師和班主任的主導作用
教師的期待和熱愛而產生的影響具有激勵作用,使學生更加自尊、自愛、自信、自強。從而激發(fā)學習的熱情。對于班級中的心理問題學生更需要的是班主任在學習、精神、生活上的關懷。班主任過分把時間、精力放在督促他們的學習、衛(wèi)生、紀律方面,只會引起學生的反感,不利于其它工作的開展。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成功意識,不斷激勵他,肯定他所取得的成績;調整心態(tài),只要做到努力就行,不要考慮成績的名次;學會放松,到大自然中慢跑,釋放精神壓力,保持輕松、精力充沛的良好狀態(tài)。
每個人都有一種自我實現(xiàn)的潛能,對于弱者,他們只要得到別人適時的關愛、幫助,并通過自己的努力,就一定能成為強者。班主任要努力構建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應把學生的心理教育工作作為自己工作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要通過經常性的接觸,深入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及時地發(fā)現(xiàn)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的心理障礙、心理疾病,加強與學生的交流,成為他們傾訴的對象。并在日常工作中,與各方教育力量相互配合,共同幫助這樣的學生調整心態(tài),保持心理平衡,使心理處于健康而良好的狀態(tài)。
心理健康教育單靠幾個專職教師是不夠的,必須是全體教師廣泛參與。教師要本著以人為本、以學生發(fā)展為主的原則,不斷更新觀念,不斷改變教學方式,尊重學生,縮短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促進學生的心理得到健康調整。當老師把學生當作知心朋友,師生之間加強溝通和理解,學生喜歡你的課,學習有了興趣,學業(yè)成績就能提高;與老師關系親密了,也增強了學生的歸屬感和自信心,又能培養(yǎng)人際交往能力,這有利于完善學生情緒狀態(tài)和人格及身心的健康發(fā)展。
心理健康教育是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fā)展的需要,應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視。家庭和社會要提供良好的教育環(huán)境,學校更應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使每個人都能受到良好的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具有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健康成長,成為一個身心健康的人,適應將來社會的發(fā)展和激烈的社會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