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蘋
(宜賓學院教育科學研究所四川宜賓644000)
智能手機對大學課堂教學的影響分析及對策研究
李蘋
(宜賓學院教育科學研究所四川宜賓644000)
隨著智能手機的推廣普及,當前大學生課堂使用玩手機玩?,F(xiàn)象已日趨普遍,這些不良現(xiàn)象已經比較嚴重的影響了當前的大學課堂教學。本文對大學生課堂上玩手機的現(xiàn)象進行深入分析,找出其影響因素,并相應提出解決的策略建議。
大學生智能手機課堂教學
智能手機,是指像個人電腦一樣,具有獨立的操作系統(tǒng),獨立的運行空間,可以由用戶自行安裝軟件、游戲、導航等第三方服務商提供的程序,并可以通過移動通訊網絡來實現(xiàn)無線網絡接入的這樣一類手機的總稱。隨著移動互聯(lián)技術的逐漸成熟和手機成本的不斷下降,智能手機作為一種新的通訊工具和主流媒體在大學生群體中逐步普及。由于,智能手機具有強大的上網,游戲,社交等娛樂功能,使得大學生對智能手機的依賴越來越重,多方面影響到大學生群體的生活和學習方式,而這種變化,也影響到大學的課堂教學。
通過調查在課堂上使用手機的情況中,90%的學生都承認自己在課堂上玩過手機。經常玩的占49%,有時玩的占37%,很偶爾玩的占12%,從來不玩的只有2%。常玩的人中,超六成大學生10分鐘以內就要看一次手機。大學生們在課堂上用手機,收發(fā)QQ消息,耍微博,微信以及QQ空間,玩游戲,瀏覽網頁,看小說,聽音樂,更有甚者,還在課堂上用手機看電影電視劇。
這些行為的出現(xiàn)已經嚴重的影響了大學的正常課堂教學秩序。使得大學的厭學之風更濃,使得隱形的逃課率不斷上升。
1. 教學方式的單一,教學內容的枯燥,讓學生覺得課堂不具吸引力
當前,在大學的課堂上,依然是傳統(tǒng)的講授法占據(jù)教學方式的主流。很多課程,老師們都是從課堂的第一分鐘一直講到下課的最后一分鐘。在調查中發(fā)現(xiàn),學生們在課堂上玩智能手機的最主要原因是覺得老師講的無趣,沒有吸引力。單一的方式,很容易讓人產生厭煩的情緒,導致學生們注意力不集中。而智能手機卻有著豐富的各式軟件和各種強大的功能,這些東西就快速吸引了學生的眼球。而在講授中,難易程度的把握,也從一定程度上,制約學生們的聽課興趣。有的課程,特別是一些文科性質的課程,如果老師總是照本宣科,照著教材或者是幻燈片講解,學生會覺得,這些課下自己看都能明白和掌握。另一方面,如果老師講的內容太過于深奧,有的學生又會跟不上老師的節(jié)奏,時間長了也就沒有了聽的興趣,處于一種自我放棄的狀態(tài)。
從教學的內容看,學生們普遍覺得理論層面的東西過多,而往往很多理論層面的東西,他們又覺得走上社會沒有什么實際的用途。大多數(shù)學生感到無法從課堂上獲得有價值的信息。教學內容與現(xiàn)實生活和實際脫節(jié),而智能手機上面豐富的資訊,讓學生感覺現(xiàn)實生活中的五彩斑斕,就轉而拿起了手機。教學內容是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主要依據(jù)。豐富有趣、形象生動的教學內容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反之,內容單一、枯燥乏味的教學內容則會使學生感到厭煩,從而引發(fā)課堂消極行為。
2. 大學生的目標迷失,學習動機弱化,自我監(jiān)控和自主學習能力低下
當前的不少大學生在進入大學相當一段時間并不知道自己對于未來的方向是什么?大學應該干些什么,學些什么?自己的興趣和愛好,理想在什么地方?諸如此類的問題,不少學生甚至是讀完四年大學都未曾認真思考過這樣的問題,稀里糊涂就過完了自己的大學生活。因為在基礎教育階段,他們的目標就是上大學,上大學是為了什么,很多人只是簡單的回答,是為了找到好的工作。而對于不少大學生來講,找工作是大四才面臨的問題,所以在平時的學習中顯得非常的迷茫。而對于每一分都至關重要的高中階段來說,大學很多時候,如果你沒有獎學金的要求,很多科目考到六十分就滿足了,這樣巨大的反差,是的不少學生對于課堂本身要怎么學,無從應對。因為原來在高中階段也許開一分鐘小差,就會為考試的分數(shù)所付出代價,而現(xiàn)在,認真聽課或者不認真聽課,似乎是無關緊要的事情。
通過調查還發(fā)現(xiàn),對于一些基礎類公共課,玩智能手機影響課堂課堂教學的問題行為的概率更大。究其原因,學生認為這類課程只需強化記憶就足以應付考試,上課也就根本不需要認真聽講,考前突擊即可安然過關。喪失了對學習基本的學習動力,學生在課堂上就會失去認真努力學習,認真聽課的目標。同時,由于在基礎教育階段,不少的學生都是跟著老師被動的學習來做好應試考試的準備。相當數(shù)量的學生并未培養(yǎng)起自主學習的習慣和能力。沒有了外在老師和家長給的壓力,對于自我的監(jiān)控就降低了。而在中學階段,聽會這個題如何做,這個知識點如何答,到了大學反而不知道聽課是要聽些什么了。目前的大學生,自我監(jiān)控和自我學習的能力還比較低下。在心理學上,我們把注意分為有意注意和無意注意兩種。學習是一種艱苦的勞動常常有許多單調,枯燥的地方,而大學的學習在制度管理的層面,和老師在課堂上面對紀律的要求,都沒有高中那么嚴苛,這讓不少大學生難以在課堂上保持有意注意,放任了自己的無意注意,過度在課堂上使用智能手機,自制力下降到還不如高中生。
1. 轉變教學方式,豐富教學內容,提高課堂教學的吸引力
教師要通過轉變教學方式,豐富的教學內容獲得學生的關愛和信任,吸引他們把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上,促進學生主動與老師的交流,從而更好地提升教學質量。提高學生對課堂的關注度要通過創(chuàng)新教育教學方法,倡導啟發(fā)式、探究式、討論式、參與式教學,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教師面對的是一群有求知欲有思考力的成年人,教學形式不能再延續(xù)中學應試教育的滿堂灌方法,更多的應是啟發(fā)教育,上課重點是培養(yǎng)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增加小組活動,增加討論環(huán)節(jié),和學生的展示分享交流環(huán)節(jié),更能提高他們的課堂參與程度。同時還應增加貼近學生日常生活,和社會實際的內容,以滿足他們的學習需求。
2. 加強大學生心志和情感教育,幫助學生自身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加強大學生心志和情感教育是解決課堂問題行的重要途徑。大學應該通過多方渠道引導學生形良好的行為規(guī)范,增強對社會的責任感。通過多種途徑搭建提升學生修養(yǎng)的平臺,幫助他們找到學習的目標,人生的目標,強化他們的學習動機。提高他們的自我約束和自制力,提高他們的自主學習的能力。作為課堂問題行為的主體,學生只有自身培養(yǎng)較強的自制力和責任感,樹立自主學習,勤奮刻苦的觀念,明確奮斗目標,才能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真正意義。
[1]唐曉鳴.大學課堂失范現(xiàn)象分析[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7).
[2]華麗.淺析課堂上的“手機文化”現(xiàn)象[J].高教前沿,2011(10).
[3]董建梅,韓伏彬.新建本科院校??粕舱n“課堂亂象”調查研究[J].大學教育,2012(9).
[4]張學東,等.由管理學生課堂“玩手機”而引發(fā)的思考[J].劍南文學, 2011(11).
李蘋(1981-),女,宜賓學院教師教育學院教師,主要從事高等教育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