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婷婷
(營口實驗高級中學遼寧營口115000)
中學教師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
王婷婷
(營口實驗高級中學遼寧營口115000)
隨著社會不斷發(fā)展和變化,影響中學生思想觀念、價值觀念的因素日益復雜多變。如何在新的社會發(fā)展背景下提高中學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和效果,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創(chuàng)造有利環(huán)境,是當前中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們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本文深入探討了改進中學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以期為廣大中學思政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理論指導。
中學思政教育方法研究
中學生是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他們掌握了較高的社會知識,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觀和世界觀,他們對待事物有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同時,中學生由于生活閱歷較淺,他們尚未具備成年人的成熟思想和全面思維能力,看待事物容易陷入到主觀片面當中,從而誤導他們的行為方式,因此,中學必須要加強思想政治教育來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為提高中學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提出了改進中學思政教育方法的對策和建議。
灌輸思想最早由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對于具備初步判斷能力和思維能力的中學生來說,灌輸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教育方法。科學理論知識不是天生得來的,也不會自我發(fā)展和升華,必須要通過教師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灌輸到學生頭腦中去,才能夠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才能夠使其成長成社會主義建設的生力軍和主力軍。因此,中學思政政治教育要加強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fā)展觀灌輸,并在教育過程中理論聯系實際,切實提高學生學以致用能力,學會利用理論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職指引他們成長成才。
現代教育思想強調突出學生主體地位,通過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引導學生發(fā)揮主觀能動性,積極學習、主動學習。教師要充當引路人角色,引導學生朝著正確的方向探索和努力,形成一套完善的認知體系。中學思想政治教育不僅要加強理論知識灌輸,還要采用各種方法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性,引導他們主動認識和探索社會、發(fā)現社會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和矛盾,找出社會中的真善美、假惡丑,讓他們學會自主思考和反思,得出科學的結論,形成正確的認知。教師在這個引導過程中,要有針對性的引導學生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激發(fā)他們的愛國主義思想和為社會主義事業(yè)貢獻的熱情。
在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居高臨下單向向學生灌輸教育內容,師生之間存在著一條無形的“溝壑”,它嚴重影響了師生之間的互動與交流。教師如果不能及時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就不能及時發(fā)現問題并給予解決。因此,必須要構建平等的師生對話關系,這可以有效化解傳統教學模式存在的“上傳下達、你講我聽、居高臨下、單向施教”弊端,促進師生之間進行平等交流和溝通,教師可以及時了解學生內心感受和思想動態(tài),學生也會樂于分享他們心中的困惑和疑慮,從而修正他們的認識觀念,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世界觀。
對學生來說,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一言一行都是他們學習和模仿的對象,因此教師必須要為學生樹立一面鏡子,身先示范做好學生的榜樣。首先,教師要加強自身思想政治修煉,要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崇高的職業(yè)道德、淵博的知識體系、甘于奉獻精神、敏銳的政治覺悟、良好的發(fā)現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其次,教師要把握學生思想工作規(guī)律和要點,學會利用自身一言一行來感化、熏陶學生,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形成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念。最后,教師要有敏銳社會新情況、新變化的能力,不斷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和方法,帶領學生在日新月異的時代里健康成長。
當代社會是一個快速發(fā)展變化的社會,是信息高速傳播和共享的社會。以互聯網為代表的現代信息技術的普及和應用,對人們的思想觀念產生深刻影響,對學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也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多的工具選擇。教師可以利用各種互聯網信息工具例如QQ、電子郵件、MSN等與學生進行課后溝通和交流,及時了解學生內心想法和思想動態(tài),為實施思想政治教育找到突破口和著力點。教師在利用互聯網與學生進行交流過程中,要善于利用網絡輕松活潑的交流環(huán)境,循循善誘,引導學生將內心想法和困惑表達出來,綜合利用心理學、社會學、社會心理學、行為心理學方法做好他們的思想工作,不斷增強課后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社會分工日益精細化不僅要求突出個人的能力,更強調人與人之間的團隊合作。團隊合作在現代社會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要想適應未來社會發(fā)展和競爭,人們必須要學會團隊合作。我們在學校教育階段,要高度重視學生團隊合作意識和能力培養(yǎng),教師可以為學生組織各種團隊活動,例如辯論賽、時事政治分組討論、學習演講、文化評比、文藝展示等。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團體活動,不斷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協調能力、領導能力、溝通能力、靈活應變能力。另外在團體中不斷地學習和鍛煉也能促使學生了解他人、體會到工作的艱辛,使他們更深刻的體會到成功的來之不易。
中學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會隨著時代發(fā)展而不斷變化。在當前社會發(fā)展形勢下,思想政治教育必然會遇到越來越多的新情況、新問題和新要求,如何在新的社會發(fā)展形勢下促進中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提高,是當前我們必須認真面對的問題,希望本文能夠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今后有更多的學者投入到這方面的研究工作中來。
[1]閆艷,王秀閣.現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新探[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8,(2).
[2]王秀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淺探[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7,(4).
[3]張毅翔.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創(chuàng)新研究綜述[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