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霞
(山東省青島市黃島區(qū)隱珠街道辦事處中心幼兒園 山東青島 266000)
幼兒園一日活動中情商教育的五部曲
劉曉霞
(山東省青島市黃島區(qū)隱珠街道辦事處中心幼兒園 山東青島 266000)
情商(EQ)又稱情緒智力,它主要是指人在情緒、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質。情商高低是決定一個人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3-6歲是情商培養(yǎng)的黃金時期,幼兒95%的性格在此階段得以形成,幼兒園一日活動中開展幼兒情商的早期培養(yǎng),對幼兒的成長有重要意義。
幼兒 情商 情商教育
現(xiàn)在的獨生子女智商水平普遍都很高,但情商水平卻有著明顯的差距,許多幼兒身上存在著:以自我為中心、不合群、缺乏寬容和忍耐精神、不善于與他人溝通、自我封閉等等性格趨向。怎樣引導幼兒用健康的方式控制和表達自己的情緒、提高幼兒的情商呢?我園在一日活動中實行情商教育五部曲。
首先,入園時老師給孩子一個熱情的微笑和擁抱,身體的接觸既融洽了師幼關系,又克服了孩子的分離焦慮,老師的微笑和擁抱是開啟孩子快樂心情的鑰匙。然后,幼兒自主選擇喜歡的區(qū)角去游戲。著名教育家蒙臺梭利提出“游戲是幼兒的工作。”教師應創(chuàng)設豐富多樣的區(qū)角,投放充足、適宜的游戲材料,給幼兒自主參與區(qū)角游戲充足的時間,在區(qū)角游戲中營造寬松的心理氛圍,引導幼兒在區(qū)角游戲中充分體驗一種積極的情感,身心沉浸在一種真正的快樂之中,有利于培養(yǎng)幼兒快樂的性格,提高幼兒的情商。
其次,教師一日活動中密切關注幼兒情緒的變化,及時引導幼兒化解不良情緒。班級區(qū)角中設計一個情緒宣泄屋,投放“魔法情緒箱”、“情緒交通燈”、開心木偶、卡通沙袋等等,幼兒在和同伴發(fā)生糾紛,生氣和傷心時,都可以進來選擇自己的方式宣泄出去,“魔法情緒箱”是一個帶卡通圖案的魔力紙箱,可以把自己的生氣、傷心、害羞都裝到里面,讓它把自己的煩惱帶走;“情緒交通燈”是對著它做深呼吸或者數(shù)數(shù)“從一數(shù)到十”,來放松心情;卡通沙袋適合攻擊性的幼兒,捶打一番既能轉移幼兒注意力又能緩解憤怒情緒。
自信心是情商教育的首要內容。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這句話道出了情商在教學中的重要地位,自信對成長的重要意義。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幼兒教師是愛的使者,要善于走進幼兒的情感世界,用熱情、飽滿的態(tài)度,激發(fā)幼兒的興趣,培養(yǎng)幼兒的自信。
語言活動中的許多故事都是向著真善美的方向引導幼兒,培養(yǎng)幼兒自信心的故事如《小黃鶯唱歌》、《丑小鴨》等等,許多道理不用老師生硬地去強調,引導幼兒在看看說說中,在故事中領悟,同時漸漸融入到行為中;音樂活動通過唱歌、律動、舞蹈、打擊樂等方式帶動幼兒投入到快樂的情緒中,大膽地展示自我,積極地表現(xiàn)自我,激發(fā)他們的表演自信;美術活動重在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美、感受美、創(chuàng)造美,一百個孩子就有一百種表達方式,幼兒體驗的是創(chuàng)作過程的快樂,教師評價要以兒童的眼光激發(fā)孩子的自信;體育活動有利于幼兒養(yǎng)成堅持不懈和耐受挫折等意志品質,例如戶外挑戰(zhàn)性運動爬高梯、過獨木橋、踩高蹺等等都是對幼兒戰(zhàn)勝自我、克服膽怯心理的鍛煉,激發(fā)幼兒體驗到有自信才能有成功,要有不服輸?shù)母蓜?,跌倒了自己爬起來,促進幼兒在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諧地發(fā)展。
主題活動是培養(yǎng)幼兒情商的沃土。在一系列的主題活動中,幼兒學會理解,學會關心,學會表達愛心、學會合作,學會分享快樂。例如在重陽節(jié)開展“感恩長輩”活動:(一)“講述”:這么多年來,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都為你做了些什么?哪些事令你最感動?(二)“行動”:主動幫助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如:洗碗、疊被子、給老人洗腳、錘背……將孝敬老人落實在行動上。(三)“表達”:各班幼兒給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等親手制作一份禮物,大聲說出自己的愛和祝福。在開展“圣誕聯(lián)歡會”中,邀請家長參與班級的圣誕聯(lián)歡,與爸爸媽媽、小伙伴一起載歌載舞,互贈禮物、表達祝福。在開展“為災區(qū)孩子送溫暖”活動中,幼兒把自己的圖書、玩具、衣服、棉被、零食、零花錢都帶來放到捐助箱里,在老師的幫助下,大家共同完成一封給災區(qū)孩子的信。豐富的主題活動增強了幼兒對愛心、友情、尊重的理解,情商自然而然地得到發(fā)展。
幼兒園的生活活動包括喝水、如廁、加點、午餐、午睡等多個環(huán)節(jié),在生活活動中實行值日生輪流管理制,“值日生”的小任務是提醒督促幼兒喝充足的水、提醒幼兒餐點前如廁后正確洗手、提醒幼兒吃飯不挑食注意合理營養(yǎng)、提醒幼兒午睡時安靜不打擾別人等等,這些工作不僅能激發(fā)幼兒關注他人、關心同伴,還培養(yǎng)了他們做事的責任感。
在加點環(huán)節(jié),有的幼兒帶來了生日蛋糕和糖果,老師借機舉行“生日party”活動,引導全班幼兒一起給他唱生日歌,送小禮物表達祝福,讓他給小朋友分享生日蛋糕和糖果,滲透分享快樂會得到更多快樂的道理。這些日常的生活細節(jié)促進了幼兒情商的發(fā)展。
對于幼兒來說,最好的情商教練莫過于父母了。家庭是幼兒的第一所學校,只有家園步調一致,攜手共育才能達到情商教育的良好效果。
教師要經常和家長交流幼兒情商培養(yǎng)的話題,引導家長創(chuàng)設良好的家庭情感氛圍,讓孩子在潛移默化的實踐和在自然感受的體驗中培養(yǎng)快樂的情感。教師還可以利用家園小報、家長QQ群、家教宣傳欄、家長學校知識講座等多種形式豐富家長關于情商教育的知識、方法,引導家長認識到自己的態(tài)度、生活習慣、言行、情感傾向、性格修養(yǎng),哪怕是一些生氣時的動作都是幼兒模仿的對象,時時影響著幼兒、感染著幼兒,以后都會慢慢變成幼兒的性格特點、情商的一部分,因此不論家長還是老師,都不要將負面的影響帶給幼兒,在幼兒的面前應該永遠保持著快樂的心情。
《綱要》中提出“讓幼兒在集體環(huán)境中感到溫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賴感。”為了使幼兒情商得到良好發(fā)展,我們應該從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進行長期培養(yǎng),關注幼兒快樂性格的養(yǎng)成,促進幼兒身心健康、和諧地發(fā)展。
[1]張嬋嬋.新時代的幼兒情商教育模式探析[J]家教世界,2014,?(2)
[2]楊海麗.淺析幼兒情商的培養(yǎng)[J]太原大學教育學院學報,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