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衛(wèi)東
(康平縣東升九年一貫制學校 遼寧沈陽 110512)
英語教學與多媒體相結合
崔衛(wèi)東
(康平縣東升九年一貫制學校 遼寧沈陽 110512)
現代英語教學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能力,使學生學了以后就能開口講英語,并且能流利地表達出來,同時這也是在培養(yǎng)學生的交際能力。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借助計算機多媒體來學習語言,通過教學內容,教學過程和計算機輔助以及板書的有機結合求得最佳學習效果。
英語教學 多媒體
胡春洞教授在他主編的《英語教學法》一書中指出:電化教學是一種立體教學。這里所說的“立體”,就是由音、像以及語言文字組成的“三維空間”。而我們當前所運用的遠程教育資源就是這種所謂的“三維空間”。在這種三維空間里進行英語教學,學生容易進入交際角色,所學的英語材料在聲、像和語言構成的情境中也更容易再現出來,在心理上進入最佳聯想狀態(tài)、最佳認知狀態(tài)和最佳行為準備狀態(tài),實現交際法、認知法和視聽法的綜合要求。隨著英語教學改革的發(fā)展與深入,語境化教學越來越受到重視。在教學中,運用遠教資源能較便利地展現感性材料,創(chuàng)設最佳情境,從而獲得最佳的教學效果。當代的遠程教育資源在我們的教學中得到了推廣和應用。恰當地運用遠教資源會使英語教學產生很好的效果,更能激發(fā)學生的潛能。遠教資源在英語教學中大有用武之地:多媒體輔助教學課件因其具有能集成文字、圖像、影像、聲音及動畫等多種信息的功能而愈來愈受到歡迎。實踐也證明,多媒體輔助教學可以產生教與學相結合的最佳效果。
多媒體系統(tǒng),能在課堂上創(chuàng)造豐富多彩、生動活潑的學習英語的情景與氛圍,充分發(fā)揮現代技術的聲與像、動與靜、遠與近、表與里、虛與實相互結合轉化等特點,突出英語學習的形象性與動態(tài)感,使學生具有身臨其境的感覺,不斷激發(fā)他們聽說英語的興趣;利用反饋原理訓練學生的聽說英語的能力,增強記憶,培養(yǎng)他們的英語表達能力、豐富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等。
當多媒體和英語相結合后,老師必須結合教材,挖掘教材,制作課件,從多角度、多方位設計各種游戲、競賽、問題,發(fā)展學生橫向、類比聯想等思維,使學生在理解和掌握所學內容的基礎上,就自己所學的各種知識,結合英語去創(chuàng)造、去探索,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思維,增強創(chuàng)新能力。多媒體系統(tǒng)設備和直觀教具進行英語教學,能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大幅度地增加學生語言實踐的機會,擴大課堂的活動面,從而減少了教師對學生的控制和束縛,使學生擺脫了被動局面,積極地加入整個課堂操練當中,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大大擴大了口語訓練的機會,正符合了新課標的要求。如:初一英語第一冊要求學生掌握問路的口頭表達,但由于環(huán)境的局限,很難使學生進入狀態(tài)。運用多媒體教學,把課件設計到一個上學或是放學路上的環(huán)境里,讓學生進行交流,這樣既訓練了口語,也增加了實踐的機會。
理論研究表明:單憑聽覺獲取知識,只能記憶15%的內容;單憑視覺獲取知識,能記憶25%的內容;但同時調動視覺與聽覺就能記憶65%的內容。我們的學習所得有94%左右是通過視覺和聽覺而來的。多媒體技術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能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視覺和聽覺環(huán)境。因而必然會促進學生的英語學習。
1.多媒體能充分發(fā)揮聲、電、光、影、形、色等多元素的功能,使英語教學突出形象性,注重感染力,把抽象、枯燥的單詞、短語、語法知識轉化成生動活潑的文字、圖像、視頻,使動畫與視聽相結合,讓學生的聽覺、視覺同時得到刺激,從而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記憶效率。
2.英語多媒體教學使課堂信息由師生雙向交流向多元化多角度轉換。英語教學是一個反復、多向、多元化地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過程。因此,教師只要選擇適合授課內容的視聽材料并適當剪接,靈活運用,不僅能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培養(yǎng)良好的語音習慣,更重要的是,它使英語教學不再單純依賴于教師的講解、提問和學生的回答、練習便可達到交流與反饋的目的。
3.多媒體輔助教學有利于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刺激學生的思維,讓孩子們一節(jié)課有多個興奮點;使教材和媒體之間優(yōu)勢互補;課件中的跟讀、模仿、問答練習、角色扮演等交互式訓練,有利于學生認知發(fā)展和思維訓練。
4.多媒體的運用可使課堂教學容量相對增大。英語對話注重情境,光靠老師設計、動手制作和布置是難以做到十全十美的,耗費大量的精力不說,要找到真材實料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但是多媒體集文字、聲音、圖像和動畫于一體,生動直觀,能創(chuàng)設教材難以提供的情景。
5.多媒體信息量大且速度快的優(yōu)勢可幫助教師傳遞大量的信息,提供多種形式的訓練方法。世界各國的風情習俗資料只要上網就可以查閱到,學生在大開眼界的同時,于不知不覺中接受和掌握了信息。而字母、單詞、句子的游戲設計層出不窮,花樣百出,令學生目不暇接,這時玩的過程就是學的過程。同時,老師作為指導者也會倍覺輕松。
因此,英語課堂教學要真正達到良好的效果,必須注重多媒體技術的應用。這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非語言因素造成的理解難度,使學生體會到學習外語的樂趣,進一步激發(fā)和保護了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只有在充滿興趣的學習過程中,學生的注意力才能高度集中,記憶力才能明顯增強并且思維更加敏捷,而運用現代技術教學,則可以創(chuàng)造一種愉快、和諧、熱烈的教學氣氛,引起學生的濃厚興趣。
多媒體有如此多的優(yōu)點,但我們也該注意到它有時也有不足以及傳統(tǒng)教學中的黑板的不可或缺的作用。
a.板書內容可以根據不同班級的英語學習情況靈活設計和調整,從而更加充分地為教學服務。
b.部分課堂練習上黑板很有必要。被抽到黑板前板演的學生,所面臨的競爭不僅是單詞記憶和知識掌握的好和壞,還有書法的優(yōu)和劣;班上其他學生既充當比賽的參加者又是裁判,這將激起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學習積極性。在講解的過程中,教師動手板書既能提高自己的基本技能,又能根據學生對所學知識的信息反饋及時調整板書內容,甚至改變講解方法,來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從而激發(fā)學生興趣,提高認知效果。
c.黑板還給學生提供了一個交流的天地。對于初學的字母、單詞和句子,學生可以利用課余時間在黑板上比賽書寫:英語每日一句寫在黑板的一角,也給學生帶來了不經意的收獲。
所以,在英語教學中,多媒體僅僅是一種輔助課堂教學、優(yōu)化教學效果的手段,對它的運用應遵循適時、適度、適當的原則,切忌過分依賴。它不應該也不可能完全取代黑板。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布魯納說過:“追求優(yōu)異的成績,不但同我們教什么有關系,而且同我們怎樣教和怎樣引起學生的興趣有關系。”只有讓多媒體和黑板適當結合,揚長避短,相得益彰,都為教學服務,我們才能引導學生高高興興地學,有滋有味地學,也才能使學生學英語具有新鮮感,輕松感,愉悅感,自信感,成就感,從而英語教學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