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靜晗
1.平均時速30幾公里的冰川快線正在通過蘭德瓦薩高架橋。2.深入冰川腹地,感受億萬年自然的力量。3.Kulm酒店里可以欣賞雪山全景的室外溫泉。
九個小時尚且稱得上舒適的飛行之后,我們沒有在蘇黎士作任何停留,直接搭火車趕往被稱為“天使之鄉(xiāng)”的英格堡,夜色籠罩下的小鎮(zhèn)是一派圣誕前溫馨的氣氛。來自瑞旅局的Casey告訴我們,地處青山翠谷中的英格堡,是一個阿爾卑斯高山療養(yǎng)地,1120年本尼迪克教派在這里蓋起了修道院,此后的數(shù)百年,這里一直是由本尼迪克教派統(tǒng)治的獨立國家,一直延續(xù)到18世紀(jì)末才加入瑞士聯(lián)邦。
英格堡小到可以用“可愛”來形容,步行整個小鎮(zhèn)不超過20分鐘。據(jù)說這里的本尼迪克修道院有著瑞士最大的管風(fēng)琴,同樣坐落在修道院的還有一家奶酪工廠。英格堡修道院的奶酪制作可以追溯到12世紀(jì),這里的奶酪馳名歐洲,就連最挑剔的法國餐館都會從英格堡進(jìn)口奶酪。
當(dāng)然,對于我們來說,最具吸引力的并非英格堡的歷史、奶酪或是號稱歐洲海拔最高的手表店。我們的目標(biāo)極度明晰,直指瑞士中部最高峰,海拔3239米的鐵力士山(Mount Titlis)。
踏上世界首創(chuàng)的360度旋轉(zhuǎn)纜車,一段關(guān)于鐵力士的美好記憶由此開啟。纜車外加了藍(lán)色濾鏡的天空、峭壁、冰川、沿著雪道逶迤而下的滑行者牢牢抓住每個人的目光。每五分鐘,這輛載滿游客的纜車就會完成一次360度旋轉(zhuǎn),讓你有機會全方位欣賞鐵力士山的美景。
鐵力士山滑雪場是瑞士的十大冬季滑雪場之一,也是距離蘇黎世、琉森最近的瑞士滑雪場。三十多條雪道在英格堡鎮(zhèn)的兩側(cè)山體—鐵力士山(Titlis)和布汝尼山(Brunni)上展開,絕大多數(shù)地形適合中級和初級的滑雪者,20%的坡道則留給了滑雪高手。從海拔3239米的鐵力士山頂纜車站開始,數(shù)條超長雪道令人振奮,其中還包括了直達(dá)山谷的12公里雪道,落差達(dá)到2000米,急速體驗讓人難以忘懷。
當(dāng)然,除了滑雪發(fā)燒友,鐵力士山還給了普通游客親近冰川的機會。一個被稱為“藍(lán)色奇跡”的冰洞隧道帶領(lǐng)游客深入至冰川之下二十幾米,在真正的冰川腹地感受來自大自然億萬年的震撼。
歐洲最高的懸索橋—鐵力士凌霄巖道同樣是觀光客不容錯過的體驗,短短數(shù)百米的索橋,腳下即是500米的深淵。云霧繚繞時是真正的漫步云端;若趕上碧空如洗,走在這一步三搖的橋上,還真是需要一點勇氣。
開往Saas Fee的公共汽車行駛在阿爾卑斯群山間,在一個接一個胳膊肘彎的山路上,司機把車開得飛快。望著外面漆黑的山體和絲緞般閃亮的星空,我強忍著惡心,心想,最多一分鐘,再過一分鐘我就真的要吐出來了。
是的,我們是在夢一般的阿爾卑斯山的夜晚抵達(dá)薩斯斐(Saas Fee),我在暈車吐過之后急需一些新鮮空氣,于是,一場更加夢幻的torch walking使我對這個群山中寧靜的小村落愈加好感倍增。
夜色中我們舉著火把穿過至今還保持著中世紀(jì)建筑風(fēng)格的村莊,歐式的石頭房屋,針織窗簾,等待被掛上禮物的圣誕樹,巷道安靜得只剩下火苗躁動的聲音。穿過一片巨大的原始森林,星空正如小王子腮邊欲滴的眼淚那般閃亮,松木特有的香味,火苗啪啪地跳動,一只肥碩的大貓不緊不慢放肆地跟著我們,我看到Fabian臉上迷醉的表情,那種醉酒后的暈眩感就寫在臉上。
這是一個被隱去聲音的夜晚,記憶里的世界有如慢放的默片電影,我只記得回到村莊,滿鎮(zhèn)子都是鎏金的路燈光,夢幻得像來自天堂的光線。
最偉大的劇作家之一,德國人卡爾 楚克邁爾把薩斯斐比做瑞士的香格里拉,將這里視為故鄉(xiāng)的他這樣寫道:“轉(zhuǎn)過巖角,在那村落的上方,一幅攝人心魄的畫卷躍入眼簾,前所未見,無與倫比。那一瞬間,不知身至何處,抑或天地之盡頭,抑或萬物之淵源。那一瞬間,時空靜止,心無旁騖,惟有屏息凝神,駐足仰望……”
無需贅述薩斯斐150公里長、落差接近2000米的雪道,也不要去提在冰川積雪上滑行那種無與倫比的腳感,甚至不考慮這里是全世界為數(shù)不多在盛夏仍然可以滑雪的地方。只需要想一想,滑雪間隙坐在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旋轉(zhuǎn)餐廳,來一杯溫?zé)岬募t酒,阿爾卑斯最壯觀的雪山群就在你眼前一一掠過。最棒最棒的是,薩斯斐整個村莊只有很少幾家酒店,一年四季床位都很緊張,有限的接待能力意味著這里永遠(yuǎn)不會像名流匯集的采馬特、游人攢動的少女峰那樣被商業(yè)化襲擊。
永遠(yuǎn)保持這份夢幻的寧靜,這才是我真正深愛薩斯斐的地方。
正如同東南亞沙灘上的“Fullmoon party”一樣,瑞士也有著滿月夜夜滑的傳統(tǒng)。
在2288米的Sunnegga露天咖啡廳,我們留下了與歐洲之心馬特洪峰的合影。
如果說人類的極限運動發(fā)源于阿爾卑斯,那么法國霞慕尼和瑞士采馬特當(dāng)是其中最重要的兩個地名。坐落在瑞士和意大利邊境的馬特洪峰(Matterhorn)是歐洲人的集體記憶,是阿爾卑斯的象征。瑞士著名的三角巧克力(Toblerone)形狀正來自于馬特洪峰。
馬特洪峰也是整個阿爾卑斯山脈中最后一個被人類登頂?shù)闹饕椒濉T虿恢辉谟谂实羌夹g(shù)上的種種困難,也在于馬特洪陡峭的外形給早年攀山者帶來的心理恐懼。攀山家們大約于1858年左右開始嘗試征服馬特洪峰,他們多數(shù)選擇從南面登頂,事實上南坡路線相比更為困難。
直到1865年7月,距今150年前,英國登山隊愛德華·溫珀、查爾斯·赫德森、弗朗西斯·道格拉斯(Francis Douglas)、道格拉斯·哈多(Douglas Hadow)、米歇爾·克羅(Michel Croz)和彼得·陶格瓦爾德斯(Peter Taugwalders)父子從采爾馬特登頂成功,成為首支登上馬特洪峰的登山隊。不幸的是,下撤時其中四人發(fā)生意外,墮進(jìn)1400米以下的冰川身亡。事后,除道格拉斯的尸首不能尋回外,其余三人都被安葬在了采馬特。
在采馬特欣賞馬特洪峰的最佳地點是vispa河邊,從這里順著空曠的河道望過去,沒有了屋頂和樹枝遮擋的群山之王愈加雄偉壯觀。河道上一座古老的橋連著教堂,教堂旁邊即是一片墓地,這里埋葬著首登馬特洪峰遇難的三位勇士,以及之后150年來因為攀登馬特洪峰而付出生命的登山者。晨曦或夜暮中,無論你是不是登山愛好者,帶一枝鮮花來這里靜坐片刻,仿佛還能聽見那些勇敢無畏的靈魂在低吟一首關(guān)于夢想和自由的詩歌。
乘坐齒輪軌道火車到達(dá)2288米的Sunnegga,馬特洪峰已經(jīng)近得觸手可及。25公里的超長雪道連接了瑞士和意大利,駐教采馬特的中國教練亮子說,在意大利吃飯通常更加便宜,因此也會有游客選擇滑到意大利吃一頓中午飯然后再坐纜車回瑞士。
作為一個本地人口不足5000的小鎮(zhèn),采馬特被阿爾卑斯38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峰環(huán)抱。登山、攀巖、徒步、山地車、滑翔傘,這里堪稱真正的戶外冒險樂園。走在街頭,你能碰到的所有人都穿著滑雪裝備,不少人腳上的雪鞋還沒換下來就已經(jīng)迫不及待坐下來要喝上一杯了。
采馬特可能是全球名流最鐘愛的滑雪地之一,除了規(guī)模超大的滑雪場,四季暢滑的保證之外,極端發(fā)達(dá)的旅游業(yè)也吸引著哪怕是世界上最挑剔的客人。小鎮(zhèn)上光是度假酒店已經(jīng)超過110家,從超五星的豪華酒店到普通民宿能夠滿足絕大部分游客需求,各國風(fēng)味的餐館、形色各異的酒吧、奢侈品、戶外商店也集中在這個步行半小時就能走完的小鎮(zhèn)上。
迎著馬特洪峰暢滑下山,巨大的山體撲面而來,給人以一種強烈的壓迫感,不知不覺,速度就超過了自己的極限。除了夕陽下馬特洪峰那簡潔金黃的三角,只有風(fēng),在耳旁呼嘯。
2015年為人類登頂馬特洪峰150周年,全年將會迎來眾多紀(jì)念活動,游客可以通過采馬特旅游局官網(wǎng)查詢相關(guān)活動時間和日程。
“Top of the world”再加上圣莫里茨小太陽的LOGO作為一個注冊商標(biāo)被印在包括滑雪教練雪服在內(nèi)的很多地方。我好奇地詢問Casey,這樣一句話怎么可能成為注冊商標(biāo)?圣莫里茨的“Top of the world”究竟是什么?
事實上,往小鎮(zhèn)的深處或高處走,答案就一一揭曉了。在瑞士冬季旅游的歷史上,圣莫里茨有太多數(shù)不完的第一,用Casey的話來說“沒有圣莫里茨就不會有今天瑞士的旅游業(yè)”。1855年,當(dāng)時還以農(nóng)業(yè)為主的瑞士在圣莫里茨建起了第一家大型旅館Kulm,主要接待夏季到此避暑的英國游客。1864年,酒店老板成功說服四個英國人留在冰雪圣莫里茨過冬,并承諾天氣太冷或不好玩的話所有費用全免。幾位貴賓在瑞士體驗了前所未有的冬季樂趣,不僅不是想像中的天寒地凍(圣莫里茨冬季平均氣溫僅為零下三度),還在世外仙境享受到了越野滑冰、冰上馬球等等運動。1856年春天,這些游客回英國后,大肆宣揚瑞士冬季的樂趣,吸引了許多人追隨而至。瑞士第一盞電燈、第一部電話、第一輛輕軌電車全都出現(xiàn)在圣莫里茨。而這里,也是瑞士惟一一個舉辦過兩屆冬奧會和四次FIS高山滑雪世錦賽的城市。
悠久的歷史和文化沉淀讓圣莫里茨散發(fā)著奢華而低調(diào)的魅力。城市雖不大,卻有著八家五星級酒店,是世界上豪華酒店密度最大的城市之一。市中心300米長的Via Serlas大街上有超過50種世界頂級奢侈品牌,新品更迭速度甚至快過巴黎一步。圣莫里茨的高端奢華公寓價格也躋身世界前十大最獨特、最昂貴的房產(chǎn)之列。許多富豪、政客、皇室成員每年都會固定來圣莫里茨度假。
由于獨特的山谷走向,圣莫里茨峽谷內(nèi)幾乎無風(fēng),這里不僅雪季長,雪質(zhì)也是無可挑剔的香檳粉雪。相隔不過幾個小時路程,這里的雪明顯要比采馬特輕、干,也更加厚、軟。一天的滑行還有一段小插曲,我被粉雪和大霧搞暈之后錯將別人的板拿回了山下,雪具店的老板說這不是他店里的板,我頓時慌了神,要知道此時已經(jīng)下午五點多,回山上的纜車全都停運了。試圖給早就收板的Casey打電話卻一直顯示無法接通,看我急得團(tuán)團(tuán)轉(zhuǎn),老板特別淡定地安慰道:“Don’t worry, it’s not Newyork”。果然,他只打了三個電話就順利找到了被我留在山上的雪板以及被我?guī)律降难┌宓闹魅?!這小而美的細(xì)節(jié)讓我真切感受了一把小城市溫暖可愛的人情。
離圣莫里茨不遠(yuǎn)的Zernez有著瑞士惟一的國家公園。公園約170平方公里,是阿爾卑斯最古老的自然景區(qū),公園只允許游客在專門修建的人行道上通行。2014年是公園100周年紀(jì)念,公園在百年間保持了自然最原始的形態(tài),為三十多種不同的哺乳動物和一百多種鳥類營造了一個雖小卻未受損害的世界。
圣莫里茨湖(St. Moritz Lake)也是最受游客歡迎的地點之一。每年2月左右,這里會舉行盛大的冰湖賽馬 (Whiteturf St. Moritz)和雪地馬球世界杯,這兩項源于1907年的頂級賽事如今已經(jīng)是瑞士舉國的節(jié)日。2月連續(xù)三個周日,全國人民都會坐著火車來到圣莫里茨,在令人驚嘆的冰湖上賽馬、品嘗美食、欣賞音樂、參與各類創(chuàng)意展覽,冰湖上寒冷的冬日熱鬧得如同天街上的市集。
瑞士可能是世界上滑雪運動普及率最高的國家,得天獨厚的氣候和地理條件讓滑雪變得如此平民和自然。含著奶嘴就開始滑雪的萌娃屢見不鮮,學(xué)校的體育課里滑雪也赫然在目。更沒有人性的是,瑞士政府規(guī)定,每年冬季特設(shè)兩次滑雪假期,全民放假去滑雪??!
滑雪文化已經(jīng)根植到了瑞士人的血液里,當(dāng)我在纜車上問一個十幾歲就已經(jīng)把小回轉(zhuǎn)滑得出神入化的姑娘雪齡有多長,她瞪著大眼睛茫然地看著我,她爸只能向我解釋,她開始滑雪比開始走路更早。達(dá)沃斯的滑雪場分為七個部分,其中帕森地區(qū)(Parsenn)是最大也是最受歡迎的滑雪場;毗鄰的克羅斯特滑雪場(Klosters)則是英國皇室的最愛。
達(dá)沃斯是世界上最早的幾個大型滑雪場之一,全世界第一條拖牽也誕生在這里。即便是今天,達(dá)沃斯的雪道規(guī)模也鮮有滑雪場能夠超越。五個山頭超過300公里的雪道變化豐富,雪道寬度幾乎無限,機壓雪道與松軟的自然野雪界定不是太明顯,在沒有向?qū)У那闆r下,也可以滑出道外體驗一下粉雪的蓬松再滑回來。
除了各種論壇和賽事,滑雪是達(dá)沃斯吸引游客的殺手锏之一,也因此你手里的那張雪票用途被無限放大。雪票在手,包括火車在內(nèi)周邊城市的所有公共交通都免費,拿著當(dāng)天的雪票去一些餐飲和商店也會有不等的折扣。大街上扛著滑雪板逛街的人更是隨處可見,要是不穿滑雪的行頭你自己都覺得有點不好意思。
在達(dá)沃斯,每家酒吧、店鋪、賓館、咖啡館門口以及公共汽車、火車上都有一個類似中國放自行車的支架,專門用來存放滑雪板。在這里,你可以把雪板隨意放在板子上然后去逛商店,丟滑雪板的情況幾乎不會發(fā)生。
達(dá)沃斯還擁有長度可觀的越野滑雪(cross country)線路,就和其他地方的人跑步鍛煉身體一樣,達(dá)沃斯的居民一般吃完飯就帶著狗去做cross country遛遛彎。在我們到達(dá)的幾天,整個城市也在籌備一個關(guān)于cross country的世界杯之類的活動,一切顯得繁忙而有活力。
雖然叫做express,這輛車的時速卻只有三十多公里每小時。全程300公里,需要約7.5小時。全線采用窄軌鐵道,并有部分路段利用齒軌,以利在陡峭的坡度上行進(jìn)。穿過瑞士格勞賓登明媚的陽光和典型的冰川風(fēng)貌隨后進(jìn)入瓦萊地區(qū)和美麗的南部地區(qū),沿途優(yōu)美風(fēng)景連綿不絕。在保護(hù)完好、古老的自然中遨游,飽覽廣袤的森林、寧靜的阿爾卑斯山草甸、山間淙淙的溪流、郁郁蔥蔥的峽谷,感受百年歷史和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
冰川快線采用瑞士國旗傳統(tǒng)的紅色,車身是紅色的,軟椅是紅色的,就連窗簾也是紅色的。兩側(cè)是通透明亮的大玻璃,全景觀車廂是瑞士火車的經(jīng)典之作,弧形大窗使得車廂像一個玻璃匣子。透過超大玻璃,藍(lán)天、白云、雪原、山峰真實地圍繞在身邊,你甚至好像可以感受到車外凜冽的空氣。
冰川快線中的阿爾布拉線在2008 年已經(jīng)被列入世界遺產(chǎn)。長130米、高65米的蘭德瓦薩高架橋是阿爾布拉線的標(biāo)志,列車從山腹隧道鉆出,跨過高架橋,一路順著山勢反復(fù)爬高再迂回下降,上下落差達(dá)416米,人稱“世界上最慢的云霄飛車”。
安德馬特到庫爾之間的一段,包括了上阿爾卑斯山口的部分。在不到三個小時的時間里盡享冰川快車的精華。郁郁蔥蔥的森林、青青的牧場、山澗的急流以及溪谷等,歷經(jīng)幾百年形成的大自然的藝術(shù)杰作,會更加激發(fā)旅游的熱情。壯麗、震撼人心、風(fēng)景如畫,這也正是攝影愛好者的至愛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