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
【關(guān)鍵詞】 語文教學;情感教育;教學過程
【中圖分類號】 G63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
02—0045—01
情感教育是一個多層次,由淺入深,由外到內(nèi),潛移默化,循序漸進的教育過程,是一個復雜艱巨,必須長期堅持,對學生的情感不斷施以影響才能有效的過程。這就要求語文教師要從教學儀態(tài)、教學設計、講授語言等多方面堅持情感教學。下面就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情感教育談談自己的一些認識和做法。
1.語文教師要善于表現(xiàn)自己的情感以感染學生。前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我堅信,常常以教育上的巨大不幸和失敗而告終的學校內(nèi)許許多多的沖突,其根源都在于教師不善于與學生交往?!苯處煹那楦袑W生有直接的感染作用。講課不能是一種簡單的灌輸,而應該建立在心理相容和情感共鳴的基礎(chǔ)上,真正做到理中蘊情,通情達理。在語文課教學中,教師要帶著飽滿的熱情講課,做到情動于衷,形諸于外。教師還要善于創(chuàng)設情境,以形象為手段,以美育為突破口,以情感為紐帶,激其情,啟其疑,引其思,使學生心理處在興奮狀態(tài),提高學習效率。教師在教學中,還應該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地控制教材中的情感教育素材,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審美創(chuàng)新教育,促使學生健康成長。
語文課堂上,教師的傾情投入表現(xiàn)在課堂教學的各個方面。我認為首先主要要做好兩個方面:一是教學引入的設計要新穎獨特,以情感為出發(fā)點,使學生“動情”進而使其因情而入。二是課堂小結(jié)要以情感人,使學生的感情得到升華?!短禊Z的故事》講了兩個關(guān)于天鵝的故事,在學習了第一個故事——愛情故事后我是這樣小結(jié)的:“這兩只天鵝生死不渝的愛情故事深深地感動了我們。有人說,夫妻本是同命鳥,大難臨頭各自飛。而這兩只天鵝在面對死亡的時候,雄天鵝一直守候在雌天鵝身旁,暴風雪襲來時,它張開翅膀為雌天鵝取暖,它們纏繞在一起,偎依在一起,它們愿意守候在一起,死在一起,死,也不能把它們分開。它們用生命譜寫了一首生死不渝的愛情之歌,怎能不使我們感動呢?寒冷奪取了它們的生命,它們是不幸的,但是它們又是幸福的,它們永遠可以幸福地相擁相依在一起。如果有另一個世界,讓我們祝愿這對天鵝在另一個世界永遠比翼雙飛。”學生看著兩只天鵝比翼雙飛的畫面,聽著教師的傾情小結(jié),完全沉浸在動人的故事中,被它們用生命譜寫的這一首生死不渝的愛情之歌深深感動。
另外,教師還要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靈活調(diào)控課堂情緒氛圍,這樣方有可能使學生隨課文的情境變化而或喜或怒,或哀或憤,從而達到課堂教學的最佳境界。語文教師的語言應當規(guī)范準確、形象生動、饒有情趣。能化抽象為具體,化深奧為淺顯,化枯燥為風趣。這就要求語文教師要有較好的語言基本功,相對廣博的知識和高雅的審美情趣,通過多種途徑影響和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引發(fā)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啟發(fā)學生的心智情感活動,使學生如臨其境,使學生的心靈和情感在課堂上受到熏陶和撞擊,感受人性美和人情美的感染和熏陶。
2.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情感”要“有的放矢”, 教學中注意渲染一種與教學相關(guān)的氣氛,引發(fā)學生的主觀體驗,產(chǎn)生情感。語文課堂教學中要做到情溢其外而理持其中,主要應根據(jù)作品本身的風格特征和教育教學規(guī)律這兩個方面的因素來掌握。無論是教學語言,還是教學手段;無論是朗讀,還是分析都應該一切以文本為中心。從文體特點而言:詩歌、散文、小說、戲曲都各自具有本身的文體特征。因而教學中教師必須根據(jù)其文體特征來組織課堂教學。詩歌教學適當引導學生體會分析其意境與韻味,主要是多讀,而且放聲朗讀,通過朗讀感受領(lǐng)悟其意境和韻味;散文教學主要是注重品味其“形散神聚”的特點,也要強調(diào)多讀;小說教學主要是立足于情節(jié)、人物、環(huán)境的分析與鑒賞。它們從課堂教學方式上講,教師不能采用一個模式、運用同一種手段。 同一種文體的文學作品,表達的情感不同,風格不同,也要區(qū)別對待,如,同樣是詩歌,光未然的《黃河頌》和余光中的《鄉(xiāng)愁》感情色彩不同,《黃河頌》的朗誦要有飽滿的愛國激情,激昂慷慨,《鄉(xiāng)愁》的朗誦則要滿含思鄉(xiāng)深情,委婉中帶著淡淡的愁思……用這樣的方式來調(diào)動學生學習語文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學生不僅在輕松愉悅的環(huán)境中掌握了語文知識,而且無形之中還培養(yǎng)了他們朗誦、語言表達、表演等各方面的能力,這樣豈不是一舉數(shù)得!
編輯:劉於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