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適護理在AECOPD患者整體護理中的應用及療效觀察
崔靜天津市濱海新區(qū)塘沽中醫(yī)醫(yī)院300451
關鍵詞舒適護理AECOPD療效觀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種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常見病、多發(fā)病。COPD患者每年約發(fā)生0.5~3.5次的急性加重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AECOPD是COPD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也是患者醫(yī)療費用的主要支出部分。AECOPD對患者的生活質量、疾病進程和社會經(jīng)濟負擔產(chǎn)生嚴重的負面影響。因此預防、早期發(fā)現(xiàn)和科學治療AECOPD是臨床上的一項重大和艱巨的醫(yī)療任務[1]。因此,筆者將舒適護理應用于AECOPD患者,以觀察其對AECOPD患者的療效,現(xiàn)總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120例AECOPD患者,均排除伴有其他系統(tǒng)嚴重疾病。將其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60 例。其中治療組男28例,女32例,年齡56~81歲,平均年齡( 67.5±11.6)歲,平均病程( 12.4±5.1)年;對照組男31例,女29例,年齡57~78歲,平均年齡( 68.2±12.2)歲,平均病程(11.2±5.4)年。兩組患者均給予抗感染、止咳化痰、抗炎、改善通氣功能和吸氧等綜合治療。兩組患者在一般資料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對照組。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如保持病房環(huán)境的清潔、安靜,空氣良好流通,溫濕度適宜,為患者提供舒適、安靜的住院環(huán)境,減輕患者的心理負擔。
1.2.2治療組。治療組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實施舒適護理。方法如下:(1)心理舒適護理:AECOPD患者病程長、變化大,病情發(fā)作頻繁,大多有心煩氣躁、抑郁/焦慮等不良情緒。在臨床護理方面,護理人員應加強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及時了解其心理狀況,根據(jù)患者不同的心理反應給予心理支持,進行心理疏導,指導患者調控心態(tài),幫助患者樹立治療疾病的信心,正確面對疾病,積極配合治療。掌握必要的心理調節(jié)方法,消除恐懼心理。(2)生理舒適護理:①環(huán)境舒適。創(chuàng)造舒適的環(huán)境,保持病室安靜、整潔、通風、向陽,保持適宜的溫濕度,幫助患者制定作息計劃,保證患者充足的睡眠。②調整舒適體位。根據(jù)患者的病情嚴重程度及自覺舒適度,適當調節(jié)患者的體位,在其背后墊軟墊,在坐位時兩腿可以進行自由地伸展,每隔2h進行翻身、拍背,動作要輕柔。③保持呼吸道通暢。指導患者正確咳嗽排痰,定時翻身、叩背,鼓勵進行腹式呼吸鍛煉。對于痰液較多的患者,護理人員應及時為其進行吸痰處理。④氧療護理。要在第一時間為患者進行吸氧治療??筛鶕?jù)患者的習慣選擇單頭或雙頭吸氧管,在使用前可先將吸氧管用熱水燙一下以減輕塑料味??捎妹藓炚荷睇}水濕潤鼻腔黏膜以減輕鼻黏膜干燥不適。⑤飲食護理。護理人員應指導患者正確地補充營養(yǎng),多進食優(yōu)質高蛋白食物,改善患者的營養(yǎng)狀況。實行粗細搭配,少量多餐,低鹽低糖,并注意增加能量儲備。(3)社會舒適護理。AECOPD患者的康復離不開社會和家庭的關懷與支持,護理中要堅持以人為本,要大力加強有關呼吸道疾病預防和保健相關知識的宣教。鼓勵家庭成員多陪伴患者,減少患者的孤獨和寂寞,讓家庭成員給予患者支持,做情感和精神上的交流,以達到減輕患者痛苦的目的。
1.3觀察指標觀察兩組患者平均住院時間及癥狀好轉率、患者滿意程度、治療依從性所占比例。
2結果
治療組癥狀好轉率、患者滿意程度、治療依從性所占比例均高于對照組,平均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結果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舒適護理后觀察指標比較
3討論
AECOPD是呼吸系統(tǒng)常見病及多發(fā)病,具有慢性反復發(fā)作的特點,其臨床癥狀及并發(fā)癥嚴重影響患者的勞動能力和生活質量。AECOPD多見于老年人,因反復住院,不但經(jīng)濟負擔重,且病情多進行性加重,因此患者易出現(xiàn)焦慮、悲觀等負面情緒,影響身心健康。舒適護理模式是臺灣蕭豐富先生提出的一種整體的、個體化的、創(chuàng)造性的、有效的護理模式,其目的是使人體在生理、心理、社會、靈魂達到最愉快的狀態(tài),或縮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促進康復[2]。隨著護理模式的轉變,護理模式已由原來的基礎護理,責任制護理,邁向今天提出的舒適護理[3]。筆者選擇了60例AECOPD患者進行舒適護理,同時與采用常規(guī)護理的AECOPD患者進行比較分析,結果表明,治療組患者癥狀好轉率、患者滿意度、治療依從性所占比例均高于對照組,且治療組經(jīng)過舒適護理后,平均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張琴林研究亦表明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進行科學、有效地護理,有利于提高其對治療的依從性,改善其病情[4]。因此,肺氣腫患者的康復除正規(guī)治療外,更需要在生理、心理、社會等多方面得到優(yōu)質護理[5]。
綜上所述,舒適護理可以提高護理服務質量,改善AECOPD患者的心理狀況,縮短患者住院時間。因此在臨床工作中,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應根據(jù)AECOPD患者的疾病嚴重程度、心理狀況,做好舒適護理,以達到增強自身抵抗力,減少反復發(fā)作,改善呼吸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診治專家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診治中國專家共識(2014年修訂版)〔J〕.國際呼吸雜志,2014,34(1):1-11.
[2]蕭豐富.蕭氏舒適護理模式〔M〕.第6 版.香港:華杏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8:5.
[3]王桂珍,李紅. 舒適護理在脊椎外科的應用〔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4,29:33.
[4]張琴林.舒適護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氣腫護理中的應用〔J〕.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2011,27(5):676-677.
[5]邵鳳娣,羅偉芳,賴錦禮.慢性阻塞性肺氣腫的舒適護理〔J〕.當代醫(yī)學,2012,19(14):120-121.
(編輯落落)
收稿日期2014-07-21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1-7585(2015)05-069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