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偉曹 磊李 鋅謝彥濤
1.西峽縣重陽鎮(zhèn)農業(yè)服務中心;2.西峽縣林業(yè)局
豫西南板栗主要病蟲害防治技術
黃 偉1曹 磊2李 鋅2謝彥濤2
1.西峽縣重陽鎮(zhèn)農業(yè)服務中心;2.西峽縣林業(yè)局
介紹了豫西南板栗病蟲害栗實象甲、剪枝象甲、云斑天牛及各類天牛,板栗癭蜂、板栗大蚜、板栗紅蜘蛛、板栗炭疽病、板栗白粉病、栗立枯病的危害特點和防治技術。
豫西南 板栗 蟲害 防治
豫西南是全國板栗適生區(qū),至2014年春板栗栽培面積超過1000公頃,推廣新品種4個,年產量2.5 萬t以上,居河南省前列。近年來,主產區(qū)西峽隨著栽培面積的擴大,板栗病蟲害的發(fā)生和危害有上升趨勢,為此我們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進行防治,取得了良好了效果。
1.危害特點
幼蟲危害板栗子葉,在栗實內形成坑道,充滿蟲糞。嚴重受害區(qū)種子常在短期內被蛀食一空,并誘致菌類寄生,以至采收后難以貯存和運銷。老熟幼蟲脫果后在果皮上留下圓形脫果孔(蟲眼)。
2.防治技術
(1)加強森林植被檢疫,嚴禁帶蟲種子外調。必須外調時可用磷化鋁熏蒸,每噸種子用藥9~30克,熏蒸3天。也可用二硫化碳30~40毫升/立方米熏蒸種子,熏蒸24~48小時,還可用60~65℃溫水浸種15分鐘進行處理。脫粒前栗苞堆漚時,1立方米空間用磷化鋁13.2克,用0.18毫米厚的塑料膜覆蓋72小時。種子經過以上措施處理后方可調出。
(2)根據(jù)成蟲發(fā)生期、產卵期及栗苞特性,選育豐產、質佳的抗蟲品種,如在8月末9月初成熟的處暑紅等優(yōu)良品種。
(3)加強撫育管理。及時清除栗園內枯死木、蟲源木和采收前進行割蔓去雜工作。對栗園內生長的茅栗要進行嫁接改良或消除。還要及時消除被害落果、栗苞、枯葉集中燒毀減少蟲源。
(4)適時采收栗實,不使種子散落林地。對堆放栗苞的曬場,于6月上中旬深翻15厘米,以破壞地下土室,消滅于化蛹前。
(5)藥劑防治。成蟲發(fā)生期可選噴2.5%溴氰菊酯2000倍液,20%殺滅菊脂2000倍液,40%久效磷乳油1500倍液,50%敵敵畏乳油800倍液,90%敵百蟲晶體1000倍液,75%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視蟲情樹冠淋洗式噴霧防治2~3次,每次間隔7~10天。這些藥劑的安全間隔期為20天。
1.危害特點
該成蟲咬斷板栗果枝,造成大量栗苞脫落;幼蟲在堅果內取食。
2.防治技術
(1)在成蟲產卵前施放煙劑,在成蟲發(fā)生期,利用假死性,震落消滅。
(2)6~7月間集中撿毀落果。
(3)冬季深翻20~25厘米。殺死越冬幼蟲。
1.危害特點
幼蟲在樹干內做縱橫道為害,致使樹勢衰弱或死亡。成蟲啃食嫩枝。
2.防治技術
在幼蟲為害期,從蟲道內注入80%敵敵畏100倍液,而后用泥堵住蟲孔,利用藥劑熏蒸殺死幼蟲。這種方法也可防治其它天牛,如桑天牛,栗山天牛,四星天牛等。
1.危害特點
此害蟲先為害栗芽,同時能分泌刺激性物質,在抽生枝條時,使蟲體周圍的組織細胞加速分裂,形成小棗大小的瘤子,蟲子躲在瘤子內。瘤子的部位一般在弱枝、葉柄、葉脈上。引起枝條枯死。
2.防治技術
(1)保護和利用寄生蜂。栗癭蜂的天敵有十幾種,主要是長尾小蜂。它能寄生在栗癭蜂的幼蟲中,在瘤子內越冬,冬季修剪后,保存栗癭蜂被害的干枯瘤4-5月份再放到栗園中去,使寄生蜂羽化后,飛出去再產卵寄生。
(2)疏除細弱枝,消滅芽內幼蟲。栗癭蜂主要在樹冠內膛郁閉的細弱枝的芽上產卵為害,因此在修剪時,進行清膛修剪,將細弱枝消除。由于結果部位都在強枝上,剪除弱枝對產量影響不大,卻能消滅大部分越冬幼蟲。
(3)藥劑防治。在成蟲出瘤期,噴90%敵百蟲1000倍液;50%殺螟松1000~2000倍液;其他水胺硫磷、甲胺硫磷等有機磷殺蟲劑都有防治效果,但必須觀察成蟲出瘤期,掌握噴藥時期。
1.危害特點
成蟲及若蟲聚集新梢、栗苞、果梗吸食汁液,使枝梢枯萎,果實不能成熟。
2.防治技術
(1)冬季在卵群集處,結合刮樹皮,用石硫合劑進行涂白。
(2)春季若蚜孵化時及5月有翅胎生雌蚜出現(xiàn)時,噴灑80%敵敵畏乳油800~1000倍液藥殺。
1.危害特點
5~7月份為發(fā)生盛期,為害葉片正面。開始在葉脈之間為害,使葉片脫綠轉黃,進一步發(fā)展到全葉和全樹,葉片枯黃似火燒狀。
2.防治技術
(1)藥劑涂干。涂藥時間5~6月。最好在5月上旬。使有的藥劑有40%樂果5~10倍液,敵敵畏50倍液除干都有效,可以試用。涂藥的方法:在樹干離地30厘米處,刮去粗皮約20厘米的環(huán)帶(幼樹可以不刮皮),然后用板刷將藥液沿環(huán)涂上,再用塑料布包扎,以防藥液損失和人畜中毒,10多天后再涂1次,殺蟲效果可維持30多天。
(2)樹上噴藥。5月上旬開始噴2次40%樂果乳油1000-1500倍液,50%敵敵畏乳劑1500倍液,或者0.2波美度石硫合劑與三氯殺螨砜800倍液合液。此外,克死螨1000倍液,三氯殺螨醇1000倍液,氯氰菊脂1000倍液,氯菊酯2000倍液,保棉磷3000倍液,對此蟲殺蟲效果都在100%。這些化學藥劑的安全間隔期為20天。
1.危害癥狀
受害栗苞在7月下旬至8月上中旬,苞刺和基部的苞殼開始變成黑褐色,并逐漸擴大,至9月上中旬全部栗苞變成黑褐色,病苞表面密生黑色顆粒點。果實感病多從頂端開始,也有的從側面或底部開始發(fā)病。感病部位的果皮發(fā)黑,附著灰白色霉層(粉狀物)。種仁漸變灰褐色或暗褐色,干枯、萎縮,有的種仁則呈軟腐狀,表面密生灰褐色或赤褐色霉層。
2.防治技術
(1)落葉后及時做好清園工作。消除枯枝落葉和落果落苞,運出林地(園地)深埋或燒掉,減少病菌的侵染源。
(2)及時做好整枝修剪工作。剪除過密枝和干枯枝、纖弱枝、病蟲枝,保持栗樹的通風透光。杜絕病菌的傳播。
(3)加強栗園土壤管理,及時排除積水和整修梯垱,適當施肥,提高樹體自身的抗病能力。
(4)選擇適宜本地栽培的抗病優(yōu)良品種。
(5)發(fā)病初期,在樹冠上噴灑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700~800倍液或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常用量每畝100~130克)防治3次,間隔10天。
1.危害癥狀
為害葉片及新梢,也能為害栗棚。染病葉初期出現(xiàn)近圓形或不規(guī)則形塊狀退綠病斑,隨著病斑逐漸擴大,在病斑背面產生灰白色粉狀霉層,即病原菌的菌絲體和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秋季病斑顏色轉淡,并在其上產生初為黃白色,后變?yōu)辄S褐色,最后變?yōu)楹诤稚男☆w粒狀物,即病原菌的子囊殼。嫩枝、嫩葉被害表面布滿灰白色粉狀霉層,發(fā)生嚴重時,幼芽和嫩葉不能伸長,縐縮卷曲,凹凸不平,葉色缺綠,影響生長發(fā)育,甚至引起早期落葉。
2.防治技術
(1)消除有病的枝梢,并及時燒毀,以消滅或減少越冬病源。
(2)4~6月份發(fā)病期,噴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50%多菌靈800~1000倍液;波美0.2~0.3度石硫合劑或波爾多液均可抑制發(fā)展。對嚴重病區(qū)可在栗樹萌芽前噴波美5度的石硫合劑。
(3)選用抗病品種。
1.危害癥狀
該病分急性和慢性2種。急性發(fā)病樹,栗葉急速萎蔫、卷曲、干枯;慢性發(fā)病樹,生育期葉片緩慢黃化、干枯、落葉,病樹根變黑腐爛,細根皮層易剝離,后期在病皮表面形成黑色小粒點,為病菌的分生孢子器。急性發(fā)病早期不易發(fā)現(xiàn),慢性發(fā)病樹落葉早,春天發(fā)芽遲,長勢弱。
2.防治技術
(1)改良土壤,增加土壤通透性,及時排出栗園積水,山區(qū)栗園要做好整修梯垱水土保持工作。
(2)發(fā)現(xiàn)樹葉黃時,扒開根土剪除病根,切斷侵染源。
(3)合理增施肥料,以農家有機肥料為好,促進根系健康生長,提高根系抗病能力。
參考之獻:
[1]封光偉主編.果樹病蟲防治.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
[2]高新一主編.板栗栽培技術. 北京:金盾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