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
倫敦動物園
悠悠
在倫敦的時候,有一天,與倫敦動物園(London Zoo)擦身而過,從園外拍攝了園內(nèi)2只長頸鹿的鏡頭。它們一只看天,一只望地,眼溜秋波,良久仍慣于這般姿態(tài),沒多少改變。即便動作不多,也并未有顯出不自由之勢。
香港的動物園,即使位處鬧市,內(nèi)里的動物,卻被藏起來,躲在動物園的角落。參觀者到來,大有“探監(jiān)”之感。基于安全理由,人與動物不能太接近。在倫敦動物園外圍,卻不難看到園內(nèi)動物。就在大馬路車來車往的邊緣,園內(nèi)滿是動物,園內(nèi)園外,人與動物不至太疏離。動物慣于與汽車打交道,煞是有趣。
倫敦動物園占地145656平方米,有700多種動物,收藏量是全英之冠。這個被攝政運河(Regent's Canal)穿越的大型動物園,為世上最古老的動物園,始建于公元1828年4月。附近旅游景點中,攝政公園(Regent Park)最為接近,只有630米之遙。其他如福爾摩斯博物館(Sherlock Holmes Museum)、杜莎夫人蠟像館(Madame Tussauds),距離動物園也位于1千米開外。攝政公園內(nèi),一望無際的錦簇的繁花,細(xì)致地分門別類,與倫敦動物園互相輝映。
倫敦動物園與攝政公園之間,在攝政運河上,停泊了一艘古色古香、輕妝軟扮的中國畫舫,那是一間中國餐館。
古詩詞中不乏“畫舫”句:宋辛棄疾的《滿江紅·建康史帥致道席上賦》詞就有“料想寶香黃閣夢,依然畫舫清溪笛?!碑嬼常@詞兒很雅。香港于20世紀(jì)60年代,“畫舫”名鵲起,與美味海鮮相關(guān)。
那天在天橋上眺望,倫敦動物園、攝政花園之間就有此畫舫。這邊鬧市車水馬龍,那邊則是平靜景致,蘊含于其中的一種寓意,似乎是:要獲取靜逸,全在于心境。自尋煩惱者,心中老是憂煎,就算人在深山,四下渺無人煙,內(nèi)心也會忐忑不安。相反,人心先安靜,即使在鬧市,喧囂在側(cè),也聽而不聞。
也是在20世紀(jì)80年代,倫敦動物園也曾一度面臨困境。動物園由于收藏了甚多動物物種,財政是一個大問題,在1980年代曾一度因收支不平衡而面臨關(guān)閉。但當(dāng)動物園宣布將在1991年關(guān)閉時,訪客和捐贈驟增,動物園又轉(zhuǎn)虧為盈,得以繼續(xù)經(jīng)營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