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惠琴
漯河市第三人民醫(yī)院圍???河南漯河 462000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早期保健對圍產結局的影響
郭惠琴
漯河市第三人民醫(yī)院圍保科,河南漯河 462000
目的研究分析妊娠期糖尿?。℅DM)患者早期保健對圍產結局的影響。方法將2013年8月—2014年9月期間所收治的60例妊娠期糖尿病病例納入本次研究,根據(jù)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其均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30例,對照組行常規(guī)一對一責任制分娩,并對其臨床癥狀采取對癥處理,觀察組則在對照組基礎上早期開展圍生期護理保健,主要內容包括飲食指導、心理保健、運動鍛煉和藥物治療,觀察兩組妊娠結局以及血糖控制情況,并對研究結果相關數(shù)據(jù)作統(tǒng)計學處理。結果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血糖指數(shù)改善更優(yōu),母嬰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更低,組間差異顯著而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妊娠期糖尿病往往對產婦妊娠結局帶來不良影響,針對本病開展圍生期保健有利于改善圍產結局,具有積極的臨床意義。
妊娠期糖尿?。粐a結局;早期保健;并發(fā)癥
在圍產期各類并發(fā)癥中,妊娠期糖尿病是較為常見的一種,多發(fā)于妊娠中后期,其發(fā)病率在近年來受人們生活方式以及飲食結構變化影響而趨于升高。本病并無特異性癥狀,但易造成妊高癥、胎兒宮內窘迫、死產、產后糖尿病以及巨大兒等不良妊娠結局[1]?;诖耍疚难芯糠治隽巳焉锲谔悄虿』颊咴缙诒=a結局的影響,旨在為臨床提供一定指導和幫助。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8月—2014年9月期間所收治的6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入組患者均經過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篩查確診,血糖指數(shù)均不低于7.2 mmol/L[2]。年齡23~33歲,平均年齡(26.4± 2.7)歲;孕周24~28周,平均孕周(25.1±0.5)周;其中42例為初產婦,18例為經產婦。根據(jù)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其均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30例,兩組年齡、孕周、產次等基線資料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行常規(guī)一對一責任制分娩,并對其臨床癥狀采取對癥處理,觀察組則在對照組基礎上早期開展圍生期護理保健,主要內容如下:①飲食指導:對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而言,給予科學的飲食指導,合理搭配膳食是極為必要的。應確保產婦攝入足量的營養(yǎng)城府與熱量,同時還應避免餐后高血糖現(xiàn)象。應結合患者血糖指數(shù)波動情況以及體重等因素合理控制食物熱量,每天應保持在7500~10000kg范圍內,其中碳水化合物所占比重應超過50%,脂肪以及蛋白質所占比重則分別在20%~30%范圍內。②心理干預。一旦病情確診,大部分GDM患者則會出現(xiàn)各類不良情緒,或擔心對胎兒安全造成影響,因此醫(yī)護人員應積極與患者交流,耐心聽取患者傾訴和意見,針對其心理障礙采取心理暗示以及正面解釋的方法來加以解決,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③運動鍛煉:指導患者在餐后1 h內進行餐后散步或者上肢輕中度活動等舒緩有氧運動,20~40min/次,2次/d,以控制餐后血糖指數(shù),加速新陳代謝,強化機體功能,但應注意遵循適度原則[3]。④藥物治療。對于上述血糖控制方案無效者采取注射胰島素治療,并對患者血糖指數(shù)展開動態(tài)性監(jiān)測,根據(jù)患者血糖波動對胰島素用量進行實時調整。
1.3 統(tǒng)計方法
本次數(shù)據(jù)采用SPSS 16.0軟件對本研究的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的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計量資料的對比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比表示并應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不同時期兩組患者血糖指數(shù)對比
見表1。
表1 不同時期兩組患者血糖指數(shù)[(±s),mmol/L]
注:與對照組相比,①P<0.05。
組別例數(shù)空腹餐后2h干預前干預后干預前干預后對照組305.86±0.665.31±0.699.33±1.218.69±1.35觀察組305.84±0.524.68±0.41①9.40±1.197.24±1.30①t 0.0244.6850.0314.726
2.2 兩組母嬰并發(fā)癥對比
見表2。
糖尿病病情嚴重程度和患者血糖控制情況直接決定了妊娠期糖尿病對于母嬰妊娠結局的危害程度。其中飲食控制是最為有效的一種方法,臨床多遵循既定治療原則,即確保母嬰生理需求得到滿足,并以此為前提按照患者妊娠時間、年齡以及體重等因素計算每餐攝取的碳水化合物以及熱量,避免發(fā)生饑餓性酮癥和餐后高血糖現(xiàn)象[4]。而心理干預和運動鍛煉則可增進機體代謝,緩解負性情緒以及心理壓力。從本次研究結果來看,干預后觀察組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 h血糖指數(shù)更低,與同期對照組相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早期開展圍生期保健有利于提高患者認知度與依從性,以有效控制GDM病情;且觀察組妊高癥、巨大兒、胎兒窘迫以及產后感染等母嬰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更低,由此可見孕婦一旦確診為GDM則應及時接受檢查和治療,并在妊娠早期開展飲食指導、運動與心理干預以及藥物治療等一系列保健指導措施。
綜上所述,妊娠期糖尿病往往對產婦妊娠結局帶來不良影響,針對本病開展圍生期保健有利于改善圍產結局,具有積極的臨床意義。
[1]林艷玲,楊文莉,李萍華,等.心理護理聯(lián)合運動療法在妊娠糖尿病護理中的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2014(3):272-273.
[2]張嬋,許冬煒,張華,等.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試驗用于運動療法對妊娠期糖尿病母嬰結局的觀察[J].護士進修雜志,2014(8):680-684.
[3]吳俐紅,徐麗琴.中西醫(yī)結合小群體健康教育在妊娠期糖尿病的應用[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3,29(z1):161.
[4]洪普,羅云玲,孫波,等.實施“三位一體”護理模式控制妊娠期糖尿病的效果分析[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急救雜志,2013(4):254-255.
R7
A
1672-4062(2015)03(a)-0121-01
2014-12-03)
郭惠琴(1972.8-),女,河南漯河人,本科,主治醫(yī)師,研究方向:婦女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