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如何看待臺灣外省二代對祖國大陸的疏離

      2015-02-12 08:05:11吳強
      統(tǒng)一論壇 2015年4期
      關鍵詞:外省祖國大陸臺獨

      ■ 吳強

      如何看待臺灣外省二代對祖國大陸的疏離

      ■ 吳強

      問題的提出

      對一般祖國大陸民眾來說,臺灣內(nèi)部藍綠之間的分野還是較為清晰的。國民黨及其支持者是為藍營,主要聚集于中北部地區(qū),反對“臺獨”,愿意與祖國大陸在承認“九二共識”前提下發(fā)展兩岸關系。其政治人物中有相當一部分是1949年跟著父輩隨“國民政府”遷臺的外省人,祖籍遍布祖國大陸各省份,也不乏滿、回、藏、蒙古等少數(shù)民族。相比之下,濁水溪以南地區(qū)則是綠營的基本盤和鐵票倉,高雄、臺南等縣市長期為民進黨所把持,其政治人物大多為本省人,他們不僅在“九二共識”議題上采取模糊、曖昧甚至是否認的態(tài)度,而且動輒挑起“臺獨建國”、“入聯(lián)公投”和“正名制憲”,破壞兩岸關系和諧穩(wěn)定??梢赃@樣認為,臺灣的外省人對祖國大陸友好,傾向“九二共識”,而臺灣的本省人則對祖國大陸欠缺友善,支持“臺獨”者甚眾。

      總體來看,上述闡釋有其一定合理性,但也未盡全部。自蔣經(jīng)國主政后所推行的“催臺青”政策以來和近三十年來諸多“黨國大佬”的謝世凋零,以李登輝為代表的本省籍精英作為技術官僚紛紛加入臺灣當局,襄贊機要,國民黨頭上的外來政權色彩已大為淡化。與此相應,越來越多的外省人早在黨外運動時期就已積極投身于反抗國民黨威權統(tǒng)治的社會運動中,費希平和傅正還成為民進黨創(chuàng)黨成員,而那些外省二代的接棒參與則更使民進黨成為囊括本省人和外省人在內(nèi)的所謂“全民政黨”,其內(nèi)部族群來源也已實現(xiàn)多元化。

      在民進黨中,有一群人顯得很特別,他們皆為外省二代,卻也是綠營中的鐵桿“臺獨”分子,曾在民進黨執(zhí)政時期擔任“總統(tǒng)府秘書長”的陳師孟就是其中最為突出的一位。之所以將他樹為典型,主要還是緣自其乃是蔣介石著名文膽陳布雷長孫這一顯赫身份,陳師孟屬于較之一般投機性“臺獨”更為堅決的理念性“臺獨”。除陳師孟外,段宜康、林向愷、王定宇等皆屬此列,都有對于“臺獨”建國的強烈堅持,這些外省二代子弟不僅中華意識已極為淡漠,而且還戴著冷戰(zhàn)有色鏡片看待祖國大陸發(fā)展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兩岸之間的密切交流,猜忌心甚重,唯恐雙方走得太近。對此,有心者不禁要問的是,他們?yōu)楹螘c其父輩有如此之大的反差,而背后所反映的實質(zhì)問題不正是臺灣民眾國家認同的根本性扭轉(zhuǎn)?那么,應如何看待這一現(xiàn)象?

      長期反共親美教育和宣傳的惡果

      兩岸分離不僅是國共內(nèi)戰(zhàn)的延續(xù),而且也是國際冷戰(zhàn)背景下美蘇兩大陣營在東亞地區(qū)全面對峙的結(jié)果。

      囿于地緣政治和戰(zhàn)略地位,在美國的全球冷戰(zhàn)布局中,臺灣這艘“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成為美國構(gòu)筑圍堵新生人民共和國第一島鏈的重要一環(huán),防止在亞洲產(chǎn)生“多米諾骨牌效應”的絕佳“橋頭堡”,而這一時期的中國大陸也已成為國際共運不可或缺的要角和整個亞洲社會主義運動的“領頭羊”,兩邊不僅意識形態(tài)尖銳對立,而且還有價值觀層面的本質(zhì)性沖突。這也就不難理解“反共抗俄”與“親美崇美”成為國民政府遷臺后的教育主軸,風靡臺大的那句“來來來,來臺大;去去去,去美國”一定程度上便能說明當時大學生對于未來志向的憧憬與擘劃。事事以美國為楷模,奉其為“老大哥”,對于施行社會主義制度的祖國大陸存有先天不信任,乃至敵意直至今日也仍然是不少臺灣精英思維深處的保留“領地”。對于那些來臺時尚屬沖幼或干脆就是在臺灣出生的外省二代來說,其日后成年期的生活經(jīng)驗全部來自臺灣,祖國大陸已是外在對象,而且還處于敵對狀態(tài),想必生活在其中的任何一個個體時間一久自然會漸漸生發(fā)出對祖國大陸的敵視,這是身處時代大環(huán)境下所形成的必然結(jié)果,與族群屬性之間并無直接關聯(lián)。

      此外,兩蔣統(tǒng)治時期在宣傳上一方面對祖國大陸極盡丑化之能事,透過中小學教育從小便向年輕一代灌輸祖國大陸遭“共匪”侵占“淪陷”,臺灣恰是全世界中國人的“燈塔”,而美國則是鐵桿“盟邦”。將祖國大陸百姓的生活描繪為處于水深火熱之中,“如沸如焚”,急需反攻拯救;而自己則被樹為中華文化之正朔,青年一代則被要求“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加之兩岸在20世紀50年代至80年代經(jīng)濟發(fā)展和社會穩(wěn)定方面的巨大差距,臺灣民眾之于祖國大陸在經(jīng)濟優(yōu)越之外更有心理、文化和制度上的傲視感,看不起祖國大陸、不屑于與祖國大陸來往或不愿意承認祖國便隨之傳播擴散開來。但另一方面,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中華民國”成為中國在聯(lián)合國的唯一合法代表,以及隨后尼克松、田中角榮訪華,中美關系漸趨緩和,中日實現(xiàn)邦交正?;瑖H形勢也跟著大變,臺灣頓有被美、日拋棄之感,而國際社會對“一個中國”原則的堅守使臺灣陷入空前孤立境地,原本作為“自由中國”國民時的自豪感也如“游魂”一般,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深感上當受騙,世界局勢的變化反向加速了“反共反中”雙重傾向的發(fā)展,這或許也是兩蔣生前所未能預料到的。前民進黨主席施明德近日在接受政論節(jié)目專訪時表示,“正是蔣介石的到來使臺灣成為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也似乎印證了這一點。

      島內(nèi)政治光譜兩級化的產(chǎn)物

      1986年,積蓄多年黨外運動的最終成果——民主進步黨宣告成立,意味著在臺灣近40年的國民黨一黨獨裁局面走入歷史,臺灣步入一個急速轉(zhuǎn)型的民主化時代,國民黨對陣民進黨的兩黨政治格局漸趨成型。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蔣經(jīng)國去世之后接班的李登輝和2000年歷經(jīng)首次政黨輪替上臺的陳水扁,在他們兩人任職的總共二十多年時間內(nèi),并未將主要心思放在如何改善民生,提升人民生活福祉,促進臺灣產(chǎn)業(yè)結(jié)構(gòu)優(yōu)化等亟需解決的“內(nèi)政”問題上,而是劍走偏鋒、不斷通過各種方式操弄本已脆弱不堪的省籍情結(jié)和族群矛盾,加劇民眾對立與內(nèi)耗,以拉攏本省人來捍衛(wèi)臺灣本土政權。為達此目的,李登輝和陳水扁先后拋出“兩國論”和“臺灣中國、一邊一國”,挑戰(zhàn)兩岸關系底線,而祖國大陸的反制措施也恰恰被無恥政客扭曲為是對臺灣生存環(huán)境和國際空間的打壓。在此背景下,臺灣的“票選民主”雖然在華人社會中走在前列,其品質(zhì)卻不敢讓人恭維,藍綠兩道政治光譜已經(jīng)固定成型,難有中道可言。對于一個渴望從政的青年來說,非藍即綠,沒有其他選擇。

      為了勝選和獲得權力,不論哪一黨,其在選舉過程中的無所不用其極都有了正當性與合法性,政策先放一邊,往往都是“先贏了再說”,而能夠喚起選民熱情最好的辦法就是鼓噪“民粹”——宣稱選舉是為臺灣人“出頭”和抵抗祖國大陸“強權”。這一類似于一戰(zhàn)爆發(fā)前德國國內(nèi)的“堡壘和平”式氛圍也造就了猶如今日臺大政治學系教授張亞中先生撰文所說的“納粹化”——由自信轉(zhuǎn)為夜郎自大,看不到國際形勢的變化,自滿于“小確幸”,甚至愿做“井底之蛙”。在看祖國大陸時,普遍享有民主優(yōu)越感,以放大鏡來檢視祖國大陸的一切,動輒肆意辱罵祖國大陸“不民主”、“集權”、“專制”,對于祖國大陸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的巨變卻不聞不問、了解甚少。無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已經(jīng)成為一種習慣性居高臨下的姿態(tài)。

      國民黨和民進黨截然不同的政治文化也為思考提供了借鏡。前者歷史悠久,已歷兩個甲子,資源豐富,但也強調(diào)黨內(nèi)輩分和倫理,幫會色彩較為濃厚,思維陳舊、體制僵化,年輕人要想在其中獲得晉升并不容易;而民進黨則起家于街頭運動,具有很強的草根性、抗爭性和戰(zhàn)斗性,符合年輕人成長期的叛逆性格,內(nèi)部實行派系共治,不存在絕對意義上的強人威權式領導,而是以選舉時的“戰(zhàn)功”為主要衡量標準,這對于充滿社會理想的年輕人來說有著很強的吸引力。

      家庭內(nèi)部結(jié)構(gòu)失衡的結(jié)果

      家庭乃是人生成長歷程中的第一學校,父母則是子女教育的首位老師,其言傳身教對孩子為人處世所產(chǎn)生的潛移默化影響較之正規(guī)學校老師的說教往往更具穿透力,而且會是終身銘記,印象更是隨著年紀的增大而愈加深刻。

      對于子女來說,雙親中任何一方的教育都不可或缺,而且需有一定平衡性,否則會導致畸輕畸重,對其中一方很親切,而對另一方則會陌生、畏懼,甚至將其作為長大后立志要反叛的對象。類似陳師孟這樣外省二代的家庭教育其實都在不同程度上有其失衡之處,這類家庭的普遍結(jié)構(gòu)一般都是外省爸爸和本省媽媽的結(jié)合。在當時臺灣的整個大環(huán)境下,本省人并不愿意將女兒嫁給這些隨國民黨來臺的軍公教人員,尤其是其中的“阿兵哥”,更被視為又老又窮。由于這些人來臺時基本都是一個人,在臺灣無依無靠、舉目無親,言語又不通,所從事的也都是中下層工作,收入微薄,不僅飽受思鄉(xiāng)之苦,而且每日都要為柴米油鹽醬醋茶疲于奔命,生活辛苦、精神上也很壓抑,一旦境遇不順,全家都有可能遭殃。當他們在教育子女時,常常十分嚴厲,容不得有不同意見,望子成龍心切,而母親這一方因為是本省人之故,熟悉環(huán)境,有母家勢力關照,對于父親一方那遙遠的祖國大陸老家,子女自然更為親近寒暑假可就近探望的“阿公、阿嬤”,對于臺灣在地文化的熟識度遠勝過祖國大陸。簡言之,對于這些外省二代來說,父親形象所代表的已非單純血緣關系,一定程度上已經(jīng)成為國民黨威權統(tǒng)治在家中的投影,反抗父親也就是反抗國民黨一黨專制,爭取家中民主和更大范圍的社會民主。

      雖然作為外省二代,但他們生于斯、長于斯,已經(jīng)與臺灣這塊土地血溶于水,形成緊密“嵌套”關系,也會受到來自閩南族群某些性格特質(zhì)的影響,如好勝爭強、彼此猜忌防范,有時會出現(xiàn)對社會壓力的過度反應,抱怨易怒,而抱怨多了就會產(chǎn)生疏離感,疏離感如再膨脹起來就會滑向背祖。即便他們隨老父于1980年代末開放探親后前來祖國大陸,但彼時祖國大陸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仍然處于剛起步階段,各項基礎建設、公共服務和生活品質(zhì)較之臺灣確實差距明顯,“富表弟”心中難免產(chǎn)生實在不愿意與“窮親戚”為伍之感。20多年后,當祖國大陸的綜合實力穩(wěn)步上升,臺灣經(jīng)濟越來越依靠祖國大陸時,所謂“攻守之勢異也”,剩下的也就只有躺在自由民主這兩塊神主牌上嘲笑祖國大陸了,這一偏見不僅是外省二代而且也是臺灣社會的整體認知,只有少數(shù)如“中研院”院士朱云漢先生能夠有所跳脫,對于兩岸形勢發(fā)展看得比較清楚。

      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zhì),筆者認為祖國大陸對臺工作除了以往常規(guī)的繼續(xù)強調(diào)在“九二共識”基礎上深化雙方互利合作,實現(xiàn)共贏等經(jīng)濟交流外,更需在歷史和語言基礎上強化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一中價值觀”和“兩岸一家親”的血脈淵源,無需刻意回避某些內(nèi)容,于異中求同,點滴積累,增進新一代臺灣人對祖國大陸60多年來現(xiàn)代化建設艱難途程的了解和認識,以更為包容的姿態(tài)開放臺灣年輕人參與祖國大陸事務的機會,使其能夠切實感受到作為中國人的主體地位和共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自豪感,而祖國大陸事實上也已經(jīng)具備足夠能力做到這一點。

      猜你喜歡
      外省祖國大陸臺獨
      斥“臺獨”狂人
      大江南北(2022年1期)2022-10-20 23:24:35
      到外省去
      遼河(2022年1期)2022-02-14 21:16:19
      到外省去
      遼河(2022年1期)2022-02-14 05:15:04
      淺析“臺灣網(wǎng)紅”的網(wǎng)絡傳播現(xiàn)象
      大型公共工程建設移民的社會融合問題研究——以J省X縣外省遷入水庫移民為例
      法大研究生(2019年2期)2019-11-16 00:41:08
      對臺灣青年在陸交流與融入的新觀察與新思考
      認清五大類“臺獨”真面目
      “臺獨”分為五大類
      臺南孫中山銅像被拉倒 國臺辦:“臺獨”不得人心等6則
      海峽姐妹(2014年2期)2014-02-27 15:08:51
      “外省”的詩學:論森子的地域性寫作
      揚子江評論(2011年5期)2011-11-19 21:04:55
      保靖县| 淄博市| 洛扎县| 芮城县| 浮山县| 南召县| 革吉县| 金山区| 蒙自县| 岢岚县| 滕州市| 平塘县| 满城县| 凤阳县| 田阳县| 温泉县| 金乡县| 清新县| 丘北县| 横峰县| 鹤山市| 双牌县| 昌宁县| 红河县| 墨竹工卡县| 综艺| 吴堡县| 青川县| 凌云县| 南阳市| 亳州市| 攀枝花市| 广昌县| 丰台区| 陆丰市| 本溪市| 扶沟县| 喜德县| 微博| 东源县| 汕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