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淑賢,夏金明,楊田園,陳 穎,高忠?guī)r,郭會星
(1.薊縣漁陽鎮(zhèn)農科站,天津 301900;2.薊縣農業(yè)蔬菜技術服務站,天津 301900)
韭菜營養(yǎng)豐富且風味獨特,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韭菜適應性很強,栽培方式多樣,露地、大中小棚、溫室均有種植,京津地區(qū)因小拱棚韭菜投入少、收益高而被廣大種植戶采用。薊縣出頭嶺鎮(zhèn)小稻地村目前為拱棚韭菜種植專業(yè)村,韭菜生產有多年的種植歷史,對薊縣拱棚韭菜生產提供了很好的示范和帶動作用,并完善和配套了拱棚韭菜高產栽培技術?,F將相關技術總結如下。
選用抗病性強、耐低溫弱光、商品性好、高產、休眠期短的品種,如:平韭4號、平韭6號 、791雪韭、賽松等。
小拱棚韭菜大多采用直播法,應選擇雜草少、土壤肥沃、澆灌方便、避風向陽的地塊。
每667 m2東西向做5畦,畦面寬2 m,埂寬0.8 m,埂高0.2~0.3 m,畦長45 m,做好畦后,先將畦內15 cm左右表土取出放在一邊,再取畦內10 cm深底土支到田外,后回填表土整平。
每667 m2施優(yōu)質腐熟農家肥6 000 kg、硫酸鉀20 kg、磷酸二銨30 kg、過磷酸鈣50 kg、硫酸鋅1 kg,均勻撒入畦內,深翻25 cm以上,細致整地,備播。
從4月上旬到5月上旬為宜,播種宜早不宜遲。播種過早,地溫低,種子發(fā)芽慢,出苗不齊;播種過晚,雖然出苗快,但發(fā)芽率低,出苗不全。
先在畦內澆透水,然后按行距30 cm南北向開溝,溝深1 cm,每667 m2播種子3~4 kg,播種后覆土1.5 cm。覆土應分兩次進行,第一次覆土0.5 cm,待土壤充分吸濕后進行第二次覆土,形成上干下濕表土,利于出苗。然后噴施除草劑,最后蓋地膜保墑增溫。
播后芽前每667 m2使用33%除草通乳油100~150 g兌水50 kg以上均勻噴霧,或48%地樂胺150~200 g兌水噴霧,韭菜出苗后再噴一遍;苗后莖葉除草:對單子葉雜草每667 m2用20%拿捕凈乳油100 g,在雜草3~5葉期進行兌水噴霧,對于雙子葉雜草每667 m2用25%農思它乳油200 g于雜草真葉展開時兌水噴霧;老根韭菜可于收割后清除雜草,待韭菜傷口愈合后先澆水,然后噴藥,一般一年噴兩次即可。
待60%以上種子出苗后,立即撤去地膜。3葉期以后,韭菜進入快速生長期,結合澆水,每667 m2施尿素10 kg。5~6片葉植株20 cm左右開始補苗,補苗宜早不宜遲,結合澆水追肥1~2次,每667 m2追施尿素6~8 kg,促進分株、生長。夏季多雨,注意及時排水,以防爛根。夏季至立秋前一般不澆水、追肥、收割。立秋后是韭菜生長最適宜季節(jié),冬春茬韭菜長的好壞,產量高低均取決于韭根強弱,此期間應加強施肥養(yǎng)根、壯秧,結合澆水,每667 m2施優(yōu)質復合肥20~25 kg,半月一次。10月上旬停止施肥澆水,防貪青徒長,影響?zhàn)B分積累和回根。
立冬前后割去韭菜地上部的枯葉并清除干凈,用50%多菌靈500倍液噴霧,并用樂斯本順壟噴灌根部,防治韭蛆和灰霉病。于壟間開溝追肥,667 m2施腐熟干雞糞500 kg,尿素15~20 kg,施肥后澆一次透水。
11月上中旬扣拱,拱棚寬2 m,高0.8 m,用長3 m 寬5 cm的竹片,每隔80 cm插一根,拱棚上覆蓋寬3 m,厚0.1 mm的紫光膜,保溫材料用寬1~1.2 m,長3 m的草簾。
扣棚初期一般不揭膜放風,白天28~30℃,夜間10~12 ℃。韭菜萌發(fā)后,棚溫白天控制在15~24 ℃,當室溫超過24 ℃時要放風排濕,相對濕度保持在60%~70%。夜間掌握在10~12 ℃,最低不低于5 ℃,若氣溫低,蓋草簾保溫(一般上午10點揭草簾,下午4點蓋草簾)。韭菜收割前一周降低棚溫,使葉片增厚增綠。收割后棚溫適當提高2~3 ℃,促進發(fā)芽。
對一年生的植株可收2~3茬,兩年生的植株可收3~4茬。收割標準7葉1心,最好晴天清晨收割,使用刀具要鋒利,避免傷根,割到鱗莖上2~4 cm為宜。
一般頭刀韭菜生長期間不需要追肥,頭刀韭菜收割后5~6 d可噴藥防治灰霉病,7~10 d澆水,韭菜長至10~15 cm時再澆一次。每次澆水量要小,忌大水漫灌。結合澆水,每667 m2追施5~10 kg尿素,5 kg復合肥。三刀后韭菜長到10 cm時,逐漸加大放風,撤掉棚膜。每667 m2施腐熟農家肥6 000 kg,并順韭菜根培土2~3 cm,轉入下一年循環(huán)管理。
主要病害有灰霉病、疫病、銹病。
3.1.1 灰霉病癥狀
主要危害葉片,分為白點型、干尖型和濕腐型。白點型和干尖型葉片生白色或淺灰色小斑點;濕腐型葉面有灰霉層。
防治方法:每667 m2用15%速克靈煙劑200~250 g,或45%百菌清煙劑 250 g,分散點燃,關閉拱棚,熏蒸一夜?;蛴?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1 500倍液,或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1 000~1 500倍液,或50%農利靈1 000倍液,噴霧防治,7 d一次,連噴兩次。也可每667 m2用6.5%乙霉威粉塵1 kg。
3.1.2 疫病癥狀
根、莖、葉等均可被害,受害部位呈水浸狀,后產生白色霉層或變褐腐爛。
防治方法:可用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72%霜霉威水劑800倍液,或72%杜邦克露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噴霧防治,10 d一次,交替用2~3次。冬季染病可每667 m2用45%百菌清煙霧劑200~250 g熏蒸。
3.1.3 銹病癥狀
主要侵害葉片。初在表皮起黃色小皰斑,后期現黑色小皰斑。
防治方法:發(fā)病初期可用1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1 000~1 500倍液,或25%敵力脫乳油3 000倍液防治,10 d左右一次,連噴兩次。也可用烯唑醇、三唑醇等。
主要蟲害有韭蛆、斑潛蠅、薊馬。
3.2.1 韭蛆
幼蟲蛀入韭菜鱗莖成空洞引起腐爛,葉尖變黃變軟,并逐漸向地面倒伏,常造成缺苗斷壟。
防治方法:(1)地面施藥:播種前用5%辛硫磷顆粒劑2~3 kg,隨施底肥撒在田地。
(2)藥劑誘殺:在成蟲羽化期(4月中下旬、6月中旬、7月中下旬、10月中旬)利用糖醋酒液誘殺成蟲,方法是將糖、醋、酒、水、敵百蟲按3∶3∶1∶10∶0.6的比例制成溶液,放入盆中,每667 m2放2~3盆。有條件的還可以用頻振式殺蟲燈誘殺。
(3)藥劑噴施:在成蟲羽化期上午9-10點噴灑20%氰戊菊酯3 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1 500倍液,10%吡蟲啉1 500~2 000倍液。
(4)灌根:早春4月上中旬和晚秋10月上中旬,在幼蟲危害始盛期,或冬灌前進行藥劑灌根防治,選用48%毒死蜱乳油600 mL,或1.1%苦參堿粉劑2~4 kg,或40%辛硫磷乳油1 000 mL,兌水1 000~2 000 kg,撥開韭根附近表土,灌根,隨后覆土。
3.2.2 斑潛蠅
幼蟲在葉組織內蛀食成隧道,呈曲線狀或亂麻狀。
防治方法:在產卵盛期至幼蟲孵化期,噴75%滅蠅胺5 000~6 000倍液,或2%阿維菌素乳油3 000~4 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1 500~2 000倍液防治。
3.2.3 薊馬
以吸食葉片汁液為主,被害葉形成許多細小灰白色長形斑點,嚴重時葉尖枯黃,葉片扭曲。
防治方法:一般5-6月份為幼蟲盛發(fā)期,可噴灑10%吡蟲啉2 000倍液,或3%啶蟲脒乳油3 000倍液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