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媛
【摘要】二語習得屬于語言學中的重點內容,現(xiàn)階段,很多研究者都對二語習得做好相關探討,它的內容非常復雜,會涉及到較多因素,其中包括學習的態(tài)度、動機、自身因素等。對于高職院校而言,必須采取措施提高英語教育質量,將二語習得理論應用于其中,可達到這一目的。
【關鍵詞】二語習得 學習動機 高職院校 英語教學
高職英語教學的主要目的就是對學生實際英語應用能力進行培養(yǎng),在教育過程中,非常注重其實用性。不過從現(xiàn)階段高職英語教學的實際情況上看,其中仍然存在很多問題,例如部分學生認為英語與所選擇的專業(yè)關聯(lián)不大,不夠重視該課程的學習,還有部分學生英語基礎較差,對英語學習毫無興趣,這就要求老師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條件,使他們的學習興趣得以提升,提高英語教學質量。在20世紀80年代,Krashen提出了二語習得理論,這一理論的應用為高職英語教學提供了可靠依據(jù)。
一、二語習得理論及其學習動機概述
1.二語習得理論。所謂二語習得理論,就是指在外人指導或者自然情況下,無意或有意學習到一門外語的過程。在這一理論中,包括自然順序假設、學習區(qū)分假設、情感過濾假設、輸入假設、監(jiān)控假設、習得與學習區(qū)分假設幾點內容。
(1)習得與學習區(qū)分假設是基本的出發(fā)點,學生需通過學習、習得等方式,獲取語言能力,學習就是指學生有意識獲取,習得就是指潛意識情況下獲取。
(2)監(jiān)控假設。該理論認為,大腦內包含兩個獨立語言系統(tǒng),分別為潛意識系統(tǒng)、有意識系統(tǒng)。
(3)情感過濾假設。該理論認為,若希望學生能夠提高學習效率,必須讓他們保持愉悅的心情,提高學生的自信,過濾掉不好的情緒。
(4)自然順序假設。它指的就是外語的學習規(guī)律基本相同,學習順序差異不大,部分語法結構學習相對較早。
(5)輸入假設。它是指學生可以通過能夠理解的信息進行學習,是二語習得理論的核心內容。
2.二語習得理論學習動機。人們在學習第二語言過程中,很多相關因素都會影響到學習,其中包括天賦、學習態(tài)度、年齡、社會環(huán)境等因素,很多因素具備能動性,對人們的學習有非常深刻的影響。所謂學習動機,就是指在學習中的一種心理狀態(tài)與自覺性,培養(yǎng)與激發(fā)學習動機,對人們第二語言的學習有著很大促進作用。有專家把動機分為兩種類型,分別為工具性動機與融入性動機,人們學習第二語言的同時,必須要融入該社團中,并且接受相關語言人民的生活方式與文化。
對于學習有明確目標,學習動機較強的人而言,他們能夠用心學習,且堅持學習,對學習富有熱情,可以采用合理的學習方式。不過針對無明顯學習目標的人來說,他們的學習具有盲目性,沒有應用科學的學習方法,學習比較被動,無法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在高職學生活動動力機制中,學習動機是學生必須具備的基本學習條件,它會對他們的學習效果產(chǎn)生很大影響。
正因不同的學習在學習上有著不同特征,這就要求老師可以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了解學生日常的學習情況,積極給予指導。老師不能單純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需實現(xiàn)教育創(chuàng)新,刺激學生求學。從目前高職學校的教育情況上看,其中仍然存在很多問題,學生的英語學習基礎較差,在學習上也并未擁有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除此之外,學生的自信心也不夠強,這均給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學造成巨大壓力。英語教學屬于互動性學生,需要老師與學生增強互動,不過在平常的教學中,通常以老師講解為主,教學手段落后,學生的學習的空間、時間均受到很大限制,交際能力無法得到鍛煉,這使他們的英語學習中無法獲得成就感,難以促進其學習的進步。
二、二語習得理論的學習動機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作用
二語習得理論要求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根據(jù)不同的人,其動機分類標準也不同,動機主要分為外部動機與內部動機,外部動機是受到外部因素影響的結果,內部動機是指自身主動參與到學習中。據(jù)研究表明,英語學習動機主要在環(huán)境、主體兩者相互產(chǎn)生作用后,才會產(chǎn)生。二語習得理論中的學習動機對高職英語教學產(chǎn)生了較大影響,若學生擁有較強的學習動機,則其在學習過程中必然會表現(xiàn)得更為熱情,且學習效率高,能夠合理應用學習方法,擁有明確的學習目標,認為學習是件輕松快樂的事情。不過對于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而言,他們學習動機弱,難以做到自主學習,導致惡性循環(huán)的形成。為此,老師在教育過程中,必須采取措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1.讓學生意識到英語學習的重要性。在高職院校中,大部分學生都有著明確的學習目標,大家學習的目的就是為以后的畢業(yè)找工作做準備,這就導致很多學生單純注重專業(yè)課程的學習,將英語學習忽略,認為英語學習與所學專業(yè)關聯(lián)不大。盡管部分同學努力學習英語,背英語單詞,不過他們學習的目的是考得證書、獲取文憑等。老師必須讓學生意識到英語學習的重要性,告訴他們在英語學習中,口語學習更為重要,而并非紙上談兵,學好英語有利于幫助他們獲取更多工作機會,對日后就業(yè)非常有利,同時可以體現(xiàn)他們的綜合能力,英語是國際語言,伴隨社會的不斷進步與發(fā)展,以后的生活、工作均與英語有著較大關聯(lián),通過這種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與興趣。
2.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在英語課堂中,老師要堅持用英語和學生對話。在單詞講解過程中,可選取趣味性強、生動、實用的例子,讓學生可以學習到更多實用性的英語,便于和他們進行交流。除此之外,老師還可創(chuàng)造相應情境,讓學生參與情境會話活動,利用英語進行交流,可以將學生的創(chuàng)作欲與表現(xiàn)欲充分展現(xiàn),使他們融入英語對話情境中,確保學習熱情。
3.組織小組活動。老師可將學生分為多個小組,讓每個小組成員自由發(fā)揮,增強交流,便于互相學習。完成分組后,老師可設置相應情境,讓每組成員根據(jù)情境進行演繹,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大增,讓學生擁有成就感。在成就動機的驅使過程中,學生會盡自己的努力吸引別人眼球,獲取優(yōu)異成績,贏得他人贊賞。在高職英語教育中,老師鼓勵學生充分展現(xiàn)自己的個性,參與到英語教學活動中,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實現(xiàn)對學生英語表達能力的鍛煉。
4.給予學生參與討論的機會。在二語習得理論動機中,要求老師能夠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動機,老師可以采取討論的方式,獲取機體智慧,解決學生所遇到的難題。以課本內容為依據(jù),讓學生對所學內容進行總結,在總結過程中,學生可以意識到自己在英語學習上存在的不足,為自己制定符合自身的學習計劃,提高英語學習能力。針對學習情況較差的學生,老師可以找他們談話,了解他們學習中包含的困難,更加深入了解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看法,給予他們鼓勵。
三、結束語
學習動機是讓學生參與英語學習的內在動力,若學生長期擁有學習動機,可確保他們維持學習,擁有明確的學習目標。老師要在學生英語學習過程中,給予更多鼓勵,使他們能夠克服英語學習中的難點。本文主要分析了二語習得理論所包含的基本內容,然后探討了二語習得理論的學習動機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作用,有利于為日后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學提供依據(jù)。
參考文獻:
[1]蘇碧英.克拉申的二語習得理論對高職英語教學的啟示[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3(28):78-79.
[2]李俊翰.二語習得理論視角下高職英語個性化教學[J].重慶教育學院學報,2012(02):168-170+173.
[3]吳旻澤.高職英語口語教學中二語習得理論的應用分析[J].淮海工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07):39-41.
[4]胡媛.克拉申二語習得理論對高職英語專業(yè)聽力教學的啟示[J].太原城市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1(10):56-57.
[5]朱紅.基于數(shù)據(jù)庫的中國英語教學領域二語習得理論應用狀況考察[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4,31(3):67-71.
[6]王琳.高校英語教學二語習得理論應用探微[J].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14(1):152-154.
[7]肖燕潔.基于二語習得理論的高級英語教學及其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J].青年與社會:中外教育研究,2011,(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