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益多
摘 要:作文教學一直是語文教學中的難點,再加上農(nóng)村教學的局限性,使得農(nóng)村初中作文教學更是難上加難。本校處于城市近郊,生源比較小,形成小班教育,鑒于小班教育的優(yōu)勢,使得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的開展有了新的突破?,F(xiàn)本文結合本校的實際情況,談一談筆者對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的實踐與思考,以期為實踐提供參考依據(jù)。
關鍵詞:初中;語文;作文;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24-241-01
我校地處城市近郊,在最近的幾年里,由于受到各種因素的干擾,學校生源銳減。初中部由原來的大班,變成了現(xiàn)在的小班。我們抓住這個契機,因勢利導,利用學生少這一特點,進行小班情境下的教學,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當前我們的教育走進了一個誤區(qū):哪個學校高分學生多,哪所學校就辦得好,學生就往哪所學校涌。這和當前我們的教育評價體系有關。但是我們的社會需要各種各樣的人才,小班里的這十幾個學生就是未來祖國建設的人才。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讓學生快樂幸福是我們的愿望。
小班化教育為落實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的素質(zhì)教育創(chuàng)造了更為有利的條件,與大班相比,具有明顯的優(yōu)勢。
一、學生的學習環(huán)境和心理環(huán)境發(fā)生了明顯變化
學生少有利于班級管理,可以營造一個更好的學習環(huán)境,濃厚和諧的學習氛圍,老師會有更多的時間,針對每個人的問題,進行教育指正,使學生更健康的成長。小班化教育注意使每一個學生擁有更好的心理環(huán)境。在課堂上,教師通過語言、手勢以及眼神等爭取和每個學生都有交流,使學生真切地感受到教師的關愛,使師生關系能夠更加融洽。
二、教學組織形式發(fā)生了變化
小班化教育有很多好處,我們可以別開生面地采用活動教學、分層教學、情境教學等教學方法,使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機會大大增強。給學生更多的新鮮感,有利于更好地組織教學以及師生之間、同學之間的互動。學生學得輕松、快樂、積極主動,課堂教學充滿活力。學生少老師可以更好地輔導,抓好每一個學生的學習,面面俱到,可以提高每一位同學的學習成績。班級中的每一個學生都有機會當課代表,實行輪流制,這樣就有一個很好的鍛煉機會,鍛煉了他們的管理能力、組織能力,表現(xiàn)機會等,這對于他們步入社會很有幫助,以及提高學生今后在不同的職業(yè)中的工作能力。
三、教學管理發(fā)生了變化
弱化了教師的管理,強化了學生的自我管理。教師能充分了解每一個學生,基本上是一對一地面批作文,作文有了問題及時訂正,作文做到了及時表揚、鼓勵。教師和學生時時在一起,師生關系非常融洽。
小班化教育有了這些優(yōu)勢,我們的作文教學也就水到渠成了。農(nóng)村的自然風光和淳樸的鄉(xiāng)情鄉(xiāng)音,是學生作文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但是這需要老師的正確指導。小班學生少,便于管理,我們可以把學生帶到大自然中,去感受家鄉(xiāng)的景色。鄉(xiāng)村,雖然比不上城市的繁華,但它帶給人清新、恬靜的感覺。鄉(xiāng)村的春、夏、秋、冬,別有一番迷人的風景。
柳枝吐綠生機勃勃的春天;草長鶯飛瓜果遍地的夏天;五谷飄香一片金黃的秋天;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冬天。無不在學生的心里留下過美麗的童話。和學生一對一的探究式的談話,學生就會把心里的話說出來。教師稍加指導《看瓜記》《秋收見聞》《滑冰車》等生動樸實的作文寫出來了。除了自然景物外,老師還要培養(yǎng)學生從農(nóng)村點滴生活中積累素材。小班學生少,極大地減輕了教師的工作負擔,教師能抽出更多的時間指導學生作文。在農(nóng)村我們經(jīng)常會看到這樣的場景,炎炎烈日中汗流浹背的農(nóng)民勞動的場面、孩子們野地放牧、田間收菜,這些無不顯現(xiàn)出勞動的快樂和生活的情趣。春種時節(jié),學生都有機會跟隨父母到田間地頭,幫助父母下種施肥。金秋時節(jié),學生幫助父母收割莊稼,星期天學生在家里除了做作業(yè)外,還做飯、挑水、飼養(yǎng)家畜。這一切,在孩子們的心靈里,蕩漾起漣漪,教師根據(jù)農(nóng)村學生的特點,指導學生寫簡短的敘事作文,這樣他們就會一下打開了話匣子,說不盡,道不完。春華秋實、百鳥嚶嚶、泥土氣息、迎面春風這些真切感受就會自然而然地躍然紙上。農(nóng)村孩子沒有城市的喧囂,沒有城市的繁華,有的只是淳樸的自然,他們的心里裝著大自然!魯迅先生《故鄉(xiāng)》中的“月夜看戲”中的水鄉(xiāng)美景,只有農(nóng)家孩子能體驗到?!陡哙]的鴨蛋》只有鄉(xiāng)村的學生才知道家鄉(xiāng)豐富的特產(chǎn)。
教師除了正確的指導學生寫作外,還要重視作文講評這一重要環(huán)節(jié),小班學生少,學生人人參與,在講評課上朗讀自己的作文,讓每一個學生都有成就感?!芭d趣是最好的老師”,只要我們采用靈活多樣的方法進行指導,盡可能多地給學生作文以“人文關懷”,才可能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如果學生經(jīng)常生活在鼓勵之中,他就學會了自信,進步會越來越大,最終形成寫作能力。因此,對學生的作文要多肯定,多鼓勵,多關懷,少批評,老師在批改學生的作文時要抱一顆滾燙的心去尋找學生作文中的閃光點,學生對作文就會越來越有興趣,變被動為主動,渴望下一次作文課的到來。
小班化作文教學對于農(nóng)村的語文教師來說,既是一種挑戰(zhàn),也是一種機遇。只要教師能夠正確認識,積極主動地轉(zhuǎn)變觀念,改變教學方法,就會走出作文教學的新天地。為了優(yōu)化小班化作文教學,筆者也將上下而求索,找到更好的教學方法,提高作文教學的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 孟昭青.在講讀課中進行作文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作文教學研究,2013:5.
[2] 明學圣.談中學作文教學有效性的特征[J].上海教育科研,2009:12.
[3] 陳洪月.語文教學應回歸生活——開展語文實踐活動初探[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6:S1.
[4] 陳宗麒.試論新課程背景下寫作教學理念的創(chuàng)新[J].青海師專學報,2007:6.
[5] 黃水珍.尊重學生個體,激活語文興趣[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