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蕓
摘 要:拼音是學習漢字的基礎,也是學生語文學習、日常生活中必須掌握的一項基本學習內(nèi)容,對于學生的當前階段學習以及未來發(fā)展都有重要的促進意義。一年級正處于各項知識的積累、鞏固時期,然而由于學生不同的知識基礎、不同的生活環(huán)境,對于拼音的掌握、理解程度參差不齊,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能夠不斷拓展拼音教學的渠道,運用生活經(jīng)驗、實物圖片、閱讀兒歌等形式來豐富學生的學習途徑,不斷的提升學生的拼音綜合能力,為他們的學習發(fā)展打好基礎。
關鍵詞:小學語文;拼音;教學;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24-129-01
一、拼讀教學與學生生活實踐相結合
生活是學生學習的重要素材庫,同時也是學生進行拼音學習的重要方式。小學生有了一定的語言會話能力積累,有了一定的實踐技能,但是理論知識的學習還不夠,特別是字音(音節(jié))的拼讀是學生拼音入門學習的難點。人教版新教材采用了許多與學生生活緊密聯(lián)系的音節(jié)的編排,教師可以調(diào)動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直接切入音節(jié),拼讀難點。如教學漢語拼音三拼音節(jié)gua、guo、hua、huo、kuo時,教師可以事先準備一個西瓜、一口鍋、一朵花、一堆火和由小擴大的圓等圖片。上課時,先請孩子們認一認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事物,說一說它們的名稱(實際上是正在調(diào)用他們原有的“語言儲備”),然后引導學生:想一想,它們(指這些事物)是怎么拼出來的?當學生理解有困難時,教師可用課件分別展示出聲母和相拼的韻母以及聲調(diào),并對應擺放在圖片下面。最后啟發(fā)學生:這些聲、韻母合在一起加上別的聲調(diào)就成了別的字音了,你們想認識它們嗎?再以此分別推出以上五個音節(jié)的四聲,讓學生讀一讀,結合生活實際說一說(說出雙音節(jié)詞或一句話即可)。這種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的擴展活動無一不是根據(jù)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進行的。
學生初步學習了拼音方法后,還須經(jīng)過大量的“耳聽口練”才能把知識轉(zhuǎn)化為綜合認知能力,以達到看到音節(jié)便能準確、熟練地讀出來的教學目標。教師要充分利用新教材拼音部分出現(xiàn)的209個音節(jié)。為了增強學生的拼讀興趣和效果,我從學生最熟悉的口語入手,從學生日常生活用品入手,從學生使用的學習文具入手。從學生最樂于做的事情入手。每日一句,出示在黑板上方,為學生營造喜聞樂見的拼音音節(jié)氛圍,使他們愛學樂學,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拼音能力了,又發(fā)展了他們的口語交際能力。
二、拼音學習與觀察情景圖片的整合
低年級學生認識世界還處于形象思維階段,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就要認識到學生的理解能力與認知能力,在教學中善于將情境圖片與拼音學習相結合,讓學生能夠借助一定的情境進行拼音知識的學習。人教版新教材拼音部分在聲母、韻母、音節(jié)、識字、兒歌、看圖口語交際等方面進行了巧妙的組合。特別是與學習內(nèi)容緊密聯(lián)系的情景圖,給師生帶來了更大的創(chuàng)造性的學習空間。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認知水平,認真研讀每一幅情景圖,想辦法激活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借助情景,利用漢語拼音讀準字音,從記漢字。
1、看懂留意,練習拼讀。有的情景圖內(nèi)容簡單,物體的名稱和音節(jié)對應出現(xiàn)。如第7課,媽媽擦玻璃、爸爸拖地、我做賀卡??梢宰寣W生自己看圖、練讀音節(jié)、認記漢字。
2、抓住畫面特征,記住字形。有的情景圖中的事物具有體現(xiàn)字形的特點,但圖上的物體真正體現(xiàn)字形的往往只在畫面的某一處。教學時應讓學生先整體后部分觀察畫面,突出最形象的體現(xiàn)字形的部位,啟發(fā)學生想像。
3、充分利用插圖加深記憶。剛學會拼音字母的學生,拼讀音節(jié)是有一定難度的,在教學生看圖讀音節(jié)識字時,首先引導學生看圖,看懂圖意就很容易拼出音節(jié)了。學生在認讀時,遇到認不出、說不上的漢字,教師可以描述圖意,幫助學生復現(xiàn)畫面內(nèi)容,使學生回憶起字的讀音和字形,
三、做好拼音識字與閱讀兒歌的有效整合
在低年級階段,如果教師只是單純的引導學生進行拼音理論知識的學習,時間一久就會導致學生的審美疲勞,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就需要教師能做好拼音識字與閱讀活動、兒歌教學的有效整合,通過朗朗上口的兒歌或者趣味化的閱讀活動來豐富學生的拼音學習范圍,不斷的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因為兒歌或口訣是小學生最喜歡的學習材料,識字卻是他們由拼音的學習轉(zhuǎn)入高一層次的學習活動。人教版新教材在編排上抓住了小學生的這一特點,在拼音教學內(nèi)容中編排了大量的兒歌,把拼音與識字有機地結合起來,我認為這樣的安排不僅鞏固了漢語拼音的運用,而且便于運用漢語拼音學習一部分構字率較高的獨體字,為學習合體字準備了條件。每一課中都有圖畫表示獨體字的意義,字的上面都配有漢語拼音音節(jié),圖下又有漢語拼音短文和詞組。句子來概括圖意。學生通過讀兒歌、既學會了一些漢字又沒有增加單純識字的心理負擔。
我感到從一年級開始,學生每認記一個字時都應讀準字音、認清字形、大致了解字義。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要充分利用漢語拼音這個工具引導學生讀準字音;二要運用造句的方法使學生大致了解字義;三要運用漢字構字的規(guī)律讓學生了解字形。教師還要注意強化聽、說、讀、寫的互相滲透。聽,聽字的讀音,聽老師范讀或同學朗讀;說,讓學生說出自己識字的方法,說一句完整的話;讀,拼讀音節(jié),認讀生字,按詞的組合朗讀句子,讀懂句意;寫,按照漢字的構字規(guī)律指導學生練習書寫。通過充分調(diào)動眼、口、耳、手的功能,使學生對于所學的知識有一個整體的把握。
綜上所述,在拼音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教師能夠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認識到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難點、重點,通過豐富多彩的教學方法巧妙的進行引導教育,以便能夠更好的提升學生的學習感知,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提升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 高 力.淺談漢語拼音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課程教育研究》2013:21
[2] 吳綺媚.關于小學語文拼音教學的幾點思考《課外語文(教師適用)》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