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樹華
凡寓言作品,皆有寓意。教師在教學寓言時,也大多是通過啟發(fā)式提問來達到讓學生概括出其間所蘊含寓意的目標,而一心只奔著“寓意”這個結果,卻忽視了一路走來的過程中的風景,這不能不說是個遺憾。俄國寓言作家陀羅雪維支稱寓言是“穿著外衣的真理?!崩獾t說得更明白:“一個寓言可以分為身體和靈魂兩部分:所述的故事好比是身體,所給予人們的教訓好比是靈魂?!边@就告訴我們:寓言有真理也有外衣,外衣是殼,真理是核;寓言有故事也有教訓,教訓統(tǒng)帥故事,故事揭示教訓。所以,我們在教學寓言時,要得到寓言的“核”,必先剝掉寓言的“殼”;既要重哲理教訓的感悟,也要重故事情節(jié)的品析,這樣才能讓學生感受到寓言有“理”也有“味”。
寓言作為一種文學體裁,在文學史上有著自己的地位。創(chuàng)作者在對它的故事情節(jié)進行編寫的過程中自然要遣詞造句,并發(fā)揮想象力,運用比喻、夸張、象征等手法,以達到形象提示寓意的目的。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若能在寓言中的語言運用上花一點功夫,作一番咀嚼,定會破哲“理”而入文“味”。
《赫爾墨斯與雕像者》一文主要是諷刺了像赫爾墨斯這樣愛慕虛榮、盲目自大的人,為了突出這一點,文章開頭就通過一些語句極盡鋪墊,對赫爾墨斯的自大做足了文章。
赫爾墨斯來到人間的目的是“想知道他在人間受到多大的尊重”,這里要注意的是“受到多大的尊重”,語句中赫爾墨斯考慮的并不是自己“會不會”受到尊重,而是先肯定了自己一定會受到凡人的尊重,只是尊重的大小程度不太清楚罷了。“多大”一詞便是他很自信的體現(xiàn)。他想通過比較來看出他在人間的受尊重的程度,但他沒問其他雕像,而是首先問古希臘神話里諸神的首領宙斯,那可是最高的神,可見他認為自己和宙斯還是有一比的,當聽說是“一銀圓”時,他又笑著問宙斯的妻子赫拉的價錢。在這里,教師要注意這個“笑”字,赫爾墨斯為什么笑?仔細揣摩,有兩層意思:一是鄙視之笑。笑宙斯怎么這么便宜,估計其妻子赫拉也好不了多少;二是得意之笑。對自己充滿信心,認為自己的價錢應該會高于他們倆,所以笑了。因此,透過這個“笑”字也能看出赫爾墨斯的信心十足。
再來看看他問自己價錢的心理:心想他身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護神,人們對他會更尊重些。我們便明白赫爾墨斯為什么會那么自信了。這樣反復突出赫爾墨斯的自信,就是要把他推到風口浪尖,為結尾的出人意料做準備,在當?shù)裣裾哒f出赫爾墨斯的雕像只是個“饒頭”“白送”的時候,故事的寓意也便在這種前后反差中得以凸顯。讓讀者在啞然失笑的同時也發(fā)現(xiàn),赫爾墨斯的自信只是一種盲目自大而已,赫爾墨斯三次問價錢也是耐人尋味的,第一次是一般性的試探,沒帶什么感情色彩。第二次問便帶有一點嘲笑的味道。第三次是信心十足。因此,教師在教學這些內容的時候,可以指導學生朗讀,并提醒學生要注意赫爾墨斯這三次探問時的心態(tài)與語氣變化,讓學生在朗讀中感受到濃濃的語文味,并在快樂中懂得某個道理。
(作者單位:吉林伊通縣馬鞍鎮(zhèn)幸福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