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麗美,黃熙理,沈燕慧
(福建中醫(yī)藥大學附屬漳州市中醫(yī)院,福建 漳州 363000)
?
中西醫(yī)治療盆腔炎臨床研究進展
洪麗美,黃熙理,沈燕慧
(福建中醫(yī)藥大學附屬漳州市中醫(yī)院,福建 漳州 363000)
盆腔炎是婦科常見疾病,病情易反復發(fā)作,影響患者正常生活和工作。因此,臨床上研究積極有效的方法治療慢性盆腔炎,提高患者生活質量顯得意義重大。對近年來該病的中醫(yī)治療、西醫(yī)治療及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的研究進展進行綜述。
盆腔炎;內治法;外治法;中西醫(yī)結合;綜述
盆腔炎(pelvic inflammation disease,PID)是臨床常見疾病,發(fā)病率較高,主要指女性內生殖器如子宮、卵巢等組織出現炎癥性病變。急性盆腔炎多發(fā)于正常產后、流產后、剖宮產后,患者發(fā)病后病灶部位可局限于某一個部位或累及多個部位,嚴重者甚至侵襲整個盆腔。發(fā)病后如不采取積極有效的方法治療,病變發(fā)展可誘發(fā)盆腔粘連、輸卵管阻塞[1],導致一系列遺留病變等,引起不孕、疼痛等。慢性盆腔炎屬中醫(yī)“婦人腹痛”“帶下病”“月經不調”等范疇?!稖夭l辨》:“熱人血室,……為熱邪陷入,搏結而不行。胸腹少腹,必有牽引作痛拒按者。”本文對慢性盆腔炎的臨床治療研究進展綜述如下。
近年來,中醫(yī)在慢性盆腔炎患者治療中廣為應用,且效果理想。我國首次在中醫(yī)婦科學分冊將盆腔炎列為中西醫(yī)通用治療疾病。此后,《中醫(yī)婦科學》[2](馬寶璋主編)中對慢性盆腔炎進行了詳細論述,書中還引入了“婦人腹痛”相關內容,指出:慢性盆腔炎患者發(fā)病后月經發(fā)生異常,如妊娠分娩后將會出現小腹疼痛等,認為患者沖任虛弱,細胞失去養(yǎng)分,從而造成靜脈不通而出現疼痛。
1.1 內治法
1.1.1 辨證論治 中醫(yī)在治療慢性盆腔炎時遵循辨證論治原則[3]:對腎陽虛衰型患者,治療時以溫胞飲為主;對于血虛失榮型患者,治療時以當歸建中湯為主;對氣滯血瘀型患者,治療時以牡丹散為主;濕熱瘀結型患者,治療時可以清熱調血湯治療為主,根據患者恢復情況聯合敗醬草、薏苡仁等藥物;寒濕凝滯型患者,治療時以少腹逐瘀湯治療為主,可以聯合蒼術、茯苓進行辨證施治。
《中醫(yī)婦科學》(張玉珍主編)中記載:慢性盆腔炎是“七情內傷,引起臟氣不暢,導致肝氣郁結,引起氣血不暢,導致患者脈絡不通;部分患者由于體陽虛弱,下降溫煦,或正氣耗傷,從而使得外邪乘虛而入;或蟲毒乘虛內侵,和人體沖任氣血等斗爭,虛實錯雜,纏綿難愈”。魏子剛等[4]辨證分型治療慢性盆腔炎126例,濕熱瘀結型方選清熱調血湯,氣滯血瘀型方選行氣化瘀湯,寒濕凝滯型方選桂枝茯苓丸,痰瘀互結型方選琥珀散,氣虛血瘀型方選益氣通絡湯,治療總有效率為92.9%。
1.1.2 單方驗方 司秋榮等[5]用四逆散加味(柴胡、赤芍、白芍、枳殼、香附、當歸、桃仁、莪術、川芎、紅藤、敗醬)治療慢性盆腔炎患者86例,血熱盛者加蒲公英、連翹;寒凝者加肉桂、艾葉;肝腎虛者加川斷、桑寄生,治療總有效率為87.2%。馬曉梅等[6]運用當歸芍藥散加味治療慢性盆腔炎30例,基本方:當歸、白芍、茯苓、白術、澤瀉、川芎,濕熱者加龍膽草、敗醬草、柴胡、炒山梔;寒濕者加干姜、肉桂、小茴香、延胡索;腎虛者加菟絲子、枸杞子。每日1劑,4周為1個療程,治療總有效率為93.3%。
1.2 外治法
近年來,內病外治在慢性盆腔炎中得到廣泛應用,且效果理想。外治法通過其表,重在其氣,通過經絡進行傳導,最終到達臟腑,能夠有效改善癥狀,緩解病情。目前臨床上慢性盆腔炎常用的外治法為中藥保留灌腸,用藥后藥物能夠直接經過機體直腸黏膜吸收并滲透到患者盆腔,發(fā)揮藥物療效,改善盆腔內血液循環(huán),有利于改善患者癥狀,促進炎癥消退。丁樹習[7]用中藥(紅藤20g、敗醬草20g、黃柏20g、蒲公英20g、香附15g、乳香6g、沒藥6g、三棱6g、莪術6g、丹參15g)水煎濃縮至100mL,保留灌腸治療慢性盆腔炎90例,患者每天1劑,分早晚2次服用,連續(xù)服用10天(1個療程),對照組根據患者臨床癥狀、病史等靜滴0.5g甲硝唑和800萬U青霉素,每天1次,連續(xù)使用7天,結果顯示:治療組治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于桂云等[8]對3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根據不同治療方案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結果顯示治療組總有效率為86.7%,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1.3%。
臨床上常用的盆腔炎西醫(yī)治療藥物主要以抗生素為主,美國相關研究機構將抗生素作為慢性盆腔炎的首選治療方法[9],急性期患者則可以靜脈聯合使用抗生素治療[10]。目前臨床上慢性盆腔炎患者常用的抗生素主要有:頭孢類、喹諾酮類以及抗衣原體藥物等。黃華民等[10]對15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根據不同治療方案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和治療組,治療組采用左氧氟沙星治療,觀察組采用氧氟沙星治療,均給予14天治療,結果顯示鹽酸左氧氟沙星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氧氟沙星。郝玉鳳等[11]將9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分為左奧硝唑組、奧硝唑組以及替硝唑組,入選患者均靜脈滴注頭孢,左奧硝唑組靜脈滴注0.5g氯化鈉注射液(優(yōu)諾安),左奧硝唑初始劑量使用1.0g左奧硝唑,奧硝唑組靜脈滴注0.5g奧硝唑,替硝唑組靜脈滴注0.8g替硝唑,結果顯示左奧硝唑、奧硝唑治療效果顯著高于替硝唑,但左奧硝唑藥物不良反應顯著高于奧硝唑及替硝唑。
趙瑋等[12]將16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隨機分為魚腥草治療組、康婦消炎栓組、多功能盆腔炎組以及藥物綜合治療組,分別給予不同藥物及方法治療,結果顯示:四組治療總有效率分別為75.0%、80.0%、57.5%和97.5%。楊秀麗等[13]將患者分為兩組,對照組給予頭孢曲松鈉、甲硝唑注射液治療,觀察組聯合自擬中藥方劑治療,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80.77%,顯著高于對照組的67.30%。由此可看出:西醫(yī)著重于辨病,中醫(yī)著重于辨證,臨床上將不同治療方案聯合起來效果更理想,能夠發(fā)揮中西醫(yī)不同治療方案的優(yōu)勢,提高臨床療效,促進盆腔慢性炎癥的吸收,提高治愈率。
大量臨床研究表明,中醫(yī)藥治療慢性盆腔炎具有獨特的優(yōu)勢和潛力,為非創(chuàng)傷性療法,療效確切可靠,且經濟方便,易被廣大患者接受。但是慢性盆腔炎病情變化較快,復發(fā)率較高,單一給藥途徑治療效果有限,如長期服用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等攻伐之品,患者常有脾胃受損之慮,對機體正氣損傷大。因此臨床上對慢性盆腔炎應研究更加積極有效的治療方法,提高慢性盆腔炎的臨床療效。
[1] 樂杰.婦產科學[M].第6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5.
[2] 馬寶璋.中醫(yī)婦科學[M].第1版.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1997.
[3] 歐陽惠卿. 中醫(yī)婦科學[M].第l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2.
[4] 魏子剛,羅秀莉,付梅.中醫(yī)辯證分型治療慢性盆腔炎126例[J].長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8(4):150-151.
[5] 司秋榮,岳偉真.四逆敖加味治療慢性盆腔炎86例[J].實用中西醫(yī)結合臨床,2005,5(3):24-25.
[6] 馬曉梅,穆齊金.當歸芍藥散加味治療慢性盆腔炎30例[J].中國實用醫(yī)藥,2008,18(3):134-135.
[7] 丁樹習.中藥灌腸治療慢性盆腔炎90例[J].現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8.17(32):5012.
[8] 于桂云.中藥保留灌腸治療慢性盆腔炎150例[J].現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1,20(9):1101-1105.
[9] 狄文,吳霞.美國疾病及預防控制中心2006版盆腔炎性疾病診治指南解讀[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8,24(4):421-423.
[10] 黃華民.鹽酸左氧氟沙星在盆腔炎治療中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評估[J].中國婦幼保健,2012(12):989-990.
[11] 郝玉鳳,王茜,袁曉潔,等.左奧硝唑、奧硝唑、替硝唑治療盆腔炎臨床對比研究[J].中國性科學,2012(8):38-39.
[12] 趙瑋,邵茸.序貫三聯綜合療法治療慢性盆腔炎的臨床療效[J].實用中西醫(yī)結合臨床,2005,5(2):22-23.
[13] 楊秀麗,趙衛(wèi)清.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婦科慢性盆腔炎104例效果分析[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3,8(3):153-154.
(責任編輯:宋勇剛)
2015-04-25
洪麗美(1969-),女,福建中醫(yī)藥大學附屬漳州市中醫(yī)院副主任醫(yī)師,研究方向為婦產科臨床。
R271.13
A
1673-2197(2015)17-0065-02
10.11954/ytctyy.201517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