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小燕
福建省福清市人民檢察院,福建 福清 350300
檢察機關對逮捕的審批權建立在對偵查機關的法律監(jiān)督的基礎上,在實踐中由偵監(jiān)部門的承辦人員制作審查逮捕意見書,提出批準或者決定逮捕、不批準或者不予逮捕的意見,經部門負責人審核后,報請檢察長批準或者決定;重大案件經檢察委員會討論決定。顯然,這種辦案程序是一種內部行政式的審批程序,雖然效率較高,但其導致定審分離,審者不定,定者不審,沒有把檢察機關的法律監(jiān)督職能真正體現(xiàn)出來。
實踐中檢察機關提審犯罪嫌疑人,力求做到“每案必提”。然而,訊問犯罪嫌疑人卻流于形式。眾所周知,基層檢察機關案多人少的矛盾一直都很突出,加之審查逮捕的期限短(一般為7天),偵監(jiān)部門工作壓力巨大。有些檢察機關離看守所路途較遠,提訊室又非常少,偵監(jiān)部門辦案人員只好多起案件一起提審或指定專人負責提審,容易造成混合訊問、審查與訊問分離等問題,導致訊問質量不高;還有的辦案人員在訊問前已經詳細審閱了卷宗,對是否逮捕心中已有結論,并不會聽取犯罪嫌疑人的其他意見,因而訊問環(huán)節(jié)對審查逮捕決定的作出意義不大。
修改后刑訴法擴張了犯罪嫌疑人逮捕救濟的權利,但是救濟措施仍有待完善之處。如犯罪嫌疑人不能參與逮捕措施的啟動程序;沒有明確變更、解除逮捕的法定理由;在偵查階段,由于經濟條件所限、審查逮捕階段期限較短等原因,律師介入的比例非常低等。
犯罪嫌疑人屬于未決犯,并非一定是真正的犯罪人,一旦發(fā)生錯捕,對被錯捕的公民來說就是100%的錯捕。根據(jù)國際性文件的規(guī)定,均以保釋為原則、羈押為例外。這與我國檢察機關審慎批捕的原則是一脈相承的。而審查逮捕訴訟化促使檢察機關同時聽取偵查機關、犯罪嫌疑人及辯護律師雙方的意見,保障了犯罪嫌疑人的有效參與,有利于防范和糾正錯捕。
修改后刑訴法堅持懲罰犯罪與保障人權并重的原則,賦予了辯護律師在刑事偵查階段的辯護律師地位,這是審查逮捕訴訟化的應有之義。辯護律師通過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幫助、對偵查機關的偵查行為進行監(jiān)督制約等,能夠督促偵查行為的依法、及時進行,充分保障犯罪嫌疑人的權利。
把輕傷害、交通肇事等輕微刑事案件納入審查逮捕程序訴訟化,對是否構成犯罪或具有社會危險性大小等問題,與偵查人員進行溝通交流,通過聽取偵查人員、犯罪嫌疑人及其辯護律師、被害人及其訴訟代理人意見的方式來審查犯罪嫌疑人社會危險性的大小,并據(jù)此對犯罪嫌疑人作出是否批準逮捕的決定,可以提前化解各類社會矛盾,節(jié)約司法成本。
訴訟化首先要求檢察機關在具體的審查逮捕工作中轉變執(zhí)法理念,淡化追訴職能,增強中立性。審查逮捕程序訴訟化采取直接審查、對話審查的方式,這不僅可以增加逮捕的透明度,減少審查逮捕的行政化色彩;同時,各方主體的參與也為檢察機關廣泛聽取意見,恪守客觀義務,繼而做出審慎判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實際上也將有助于遏制追訴化勢頭。
首先,確保辯護律師的及時參與。辦案人員對案件進行初步審查時,如果發(fā)現(xiàn)犯罪嫌疑人聘請了律師的資料,應及時與律師聯(lián)系,告知案件已進入審查逮捕程序,律師有提出意見的權利。其次,試行多種聽取意見的方式,可以采取統(tǒng)一的聽證方式或者較為靈活的做法,如面談、視頻、提供書面意見等。再次,保障律師的辯護權利。一要盡量減少律師在偵查環(huán)節(jié)行使辯護權的審查審批;二要完善律師的審查機制和回復程序。最后,提高訊問犯罪嫌疑人的質量。一是通過與看守所等單位的溝通協(xié)調,增加訊問室的數(shù)量,加上合理調配訊問時間等,確保能夠滿足提審所需。二是明確主辦檢察官責任制,辦案人員需自行訊問所辦案件的犯罪嫌疑人,除了核查案件的事實與證據(jù)外,還要聽取犯罪嫌疑人對逮捕的意見。
首先,賦予犯罪嫌疑人逮捕程序啟動中的相應權利。在審查逮捕階段應給予犯罪嫌疑人充分的申辯機會。其次,完善羈押動態(tài)性審查機制。當逮捕決定作出后,如果逮捕的理由或逮捕的必要性消失,或者犯罪嫌疑人因為自身的情況,不宜繼續(xù)羈押的時候,應賦予犯罪嫌疑人及其辯護律師提出變更、解除逮捕措施的權利。再次,賦予犯罪嫌疑人申訴控告等權利。
[1]陳衛(wèi)東,陸而啟.羈押啟動權與決定權配置的比較分析[J].法學,2004(11).
[2]劉晴.逮捕羈押復查機制的程序設計[N].檢察日報,2012-6-15(3).
[3]楊立新,劉根菊.法治視野下的羈押制度[J].政法論壇,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