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鳳
左氧氟沙星與抗結核化療方案對復治涂陽肺結核的治療效果觀察
王丹鳳
目的 觀察左氧氟沙星與抗結核化療方案對復治涂陽肺結核的治療效果。方法 78例復治涂陽肺結核患者, 依據(jù)治療方法不同分為對照組(42例)和觀察組(36例)。對照組實施強化期(3HRZE/6HRE)化療, 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結合左氧氟沙星治療, 分析不同方法療效。結果 兩組患者治療2、3、5個月末痰菌轉陰率以及不良反應情況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治療8個月末兩組痰菌轉陰率、病灶吸收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左氧氟沙星聯(lián)合抗結核化療方案治療復治涂陽肺結核疾病, 療效顯著, 且安全可靠, 值得應用推廣。
左氧氟沙星;抗結核化療方案;復治涂陽肺結核
作為一個影響世界衛(wèi)生安全的疾病, 肺結核引起了廣泛關注, 隨著治療水平的提高, 全球肺結核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但統(tǒng)計結果表明耐藥肺結核、復治肺結核發(fā)生率明顯上升,治療難度增加[1]。有研究人員提出采用左氧氟沙星與抗結核化療方案治療復治涂陽肺結核, 效果顯著?,F(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對象為本院2013年1月~2014年4月78例復治涂陽肺結核患者, 根據(jù)治療方法不同劃為對照組(42例)和觀察組(36例)。對照組中男26例, 女16例,年齡30~68歲, 平均年齡(42.0±8.5)歲, 病程1~3年, 平均病程(2.0±0.3)年, 觀察組中男24例, 女12例, 年齡32~70歲,平均年齡(45.0±8.4)歲, 病程1~3.5年, 平均病程(2.2±0.4)年, 排除合并嚴重心肝腎疾病、糖尿病史、氟喹諾酮類藥物過敏史、精神病史患者。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行強化期(3HRZE/6HRE)化療, 異煙肼(H)0.3 g, 1次/d, 利福平(R)0.45 g, 1次/d, 吡嗪酰胺(Z)0.5 g, 3次/d, 乙胺丁醇(E)0.75 g, 1次/d, 治療3個月后停用Z, 其余3種繼續(xù)使用, 治療9個月。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先給予HRZE治療, 住院患者增加靜脈滴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V)0.2 g, 2次/d, 治療15 d后改服左氧氟沙星片0.25 g, 2次/d, 非住院患者靜脈滴注V 0.2 g, 2次/d, 治療3個月后停止使用Z, 其余H、R、E、V繼續(xù)用藥治療, 共治療9個月。兩組患者治療方案在全程監(jiān)督下完成。
1.3 觀察指標 ①細菌學檢查。檢查痰結核分枝桿菌的方法按照《結核病診斷細菌學檢驗規(guī)程》[2]操作, 在治療前用先用痰集菌法涂片檢測3次, 治療中每月檢測1次痰涂片,并統(tǒng)計資料后2、3、5、8個月末痰涂片檢查結果, 直至治療結束。②X線檢查。治療期間每2個月需要復查1次X線胸片, 肺空洞者實施胸部CT檢查。每個月復查肝腎功能,并統(tǒng)計藥后不良反應。
1.4 療效判定標準 ①細菌學, 取痰液, 用痰涂片法檢查,連續(xù)檢查3個月痰菌顯示為陰性, 且不再復陽, 為陰轉(治愈)。②療效標準:經(jīng)X線檢查胸片評價療效分為:明顯吸收:病灶X線相較于治療前吸收>50%;無變化:病灶吸收與治療前相比<50%;惡化:病灶增加或有新病灶。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對研究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痰菌轉陰率 對照組患者治療2、3、5、8個月末的痰菌轉陰率分別為54.8%(23/42)、59.5%(25/42)、64.3%(27/42)、64.3%(27/42), 觀察組分別為69.4%(25/36)、77.8%(28/36)、86.1%(31/36)、94.4%(34/36), 兩組患者治療2、3、5個月末的痰菌轉陰率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但觀察組8個月膜的痰菌轉陰率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病灶吸收情況 治療1個療程后, 對照組患者明顯吸收25例(59.5%), 無變化11例(26.2%), 惡化6例(14.3%);觀察組患者明顯吸收31例(86.1%), 無變化5例(13.9%)。觀察組患者的病灶吸收率優(yōu)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3 不良反應 兩組治療期間, 均無肝腎功能異常。對照組不良反應6例(14.3%), 皮膚瘙癢4例, 頭暈頭痛2例;觀察組不良反應6例(16.7%), 失眠3例, 惡心嘔吐3例, 兩組不良反應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肺結核為一種嚴重影響人們生命健康的呼吸道傳染疾病, 已經(jīng)成為一個全球性的衛(wèi)生問題, 隨著全面實施結核疾病的控制策略, 肺結核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但復治涂陽肺結核發(fā)病率不斷增加, 而且該疾病具有耐藥率高、治愈率低以及死亡率高的特點, 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命健康。研究分析認為, 多數(shù)復治涂陽肺結核為耐多藥結核病, 主要與患者依從性差、不規(guī)范治療相關, 其中一些患者因對結核疾病的防治知識缺乏了解, 故用藥依從性差。復治涂陽肺結核患者發(fā)病期間持續(xù)排菌, 會對周圍健康人群造成較大的影響。因此,加強健康宣教, 宣傳結核疾病防治相關知識, 提高人們對結核病相關防治知識的了解, 可提高防治效果。
左氧氟沙星作為第三代氟喹諾酮類藥物, 其作用靶點為細菌 DNA 旋轉酶, 可通過抑制細菌DNA合成, 抑制DNA復制, 從而起到快速殺滅細菌作用。而且左氧氟沙星具有一定殺滅結核分枝桿菌作用, 口服后與血漿蛋白結合率低, 吸收效果良好, 可滲入到細胞, 有效抑制結核分枝桿菌DNA轉錄與復制, 實現(xiàn)殺菌目的[3]。而且研究表明, 左氧氟沙星與其他抗結核藥物不會產生交叉耐藥性, 可在短期內有效殺滅結核分枝桿菌。
本次研究中, 觀察組治療8個月末的痰菌轉陰率優(yōu)于對照組, 且病灶吸收率優(yōu)于對照組, 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統(tǒng)計用藥后兩組患者均無嚴重不良反應, 表明左氧氟沙星用藥毒副作用小。
綜上所述, 復治涂陽肺結核采用左氧氟沙星聯(lián)合抗結核化療方案治療, 病灶吸收率顯著, 可顯著提高臨床療效, 應用安全可靠,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孫燕, 左根銅.胸腺肽聯(lián)合抗結核藥治療復治涂陽肺結核患者的臨床觀察.中國民康醫(yī)學, 2015, 27(6):72-74.
[2] 覃浩.復治涂陽肺結核采用左氧氟沙星聯(lián)合抗結核化療方案治療的臨床效果觀察.家庭心理醫(yī)生, 2015, 11(2):265.
[3] 李孝東, 李寶忠, 張俊賓, 等.不同化療方案對復治涂陽肺結核的療效觀察.河北醫(yī)藥, 2014, 36(12):1800-1802.
10.14163/j.cnki.11-5547/r.2015.30.144
2015-06-23]
110044 沈陽市胸科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