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君仁 孫前進 鄒坤慶 劉凱 李芳 陳永利
PCI術前后觀察低水平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在對比劑所致急性腎損傷中的影響
臧君仁 孫前進 鄒坤慶 劉凱 李芳 陳永利
目的探討低水平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與冠心病患者經(jīng)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后對比劑誘導的急性腎損傷(CI-AKI)的關系。方法500例行PCI術的冠心病患者, 依據(jù)HDL-C水平將其分為低水平HDL-C組(190例)和正常HDL-C組(310例), 于術前及術后72 h內(nèi)測定其血肌酐水平。應用多元Logistic回歸分析確定CI-AKI及低水平HDL-C的危險因素。結果在500例行PCI術的冠心病患者中, 共有79例(15.8%)發(fā)生了CI-AKI, 低水平HDL-C組與正常HDL-C組的CI-AKI發(fā)病率分別為21.6%和12.3%(P<0.05)。進一步分析發(fā)現(xiàn), 伴有慢性腎臟疾病(CKD)者, CI-AKI發(fā)病率在低水平HDL-C組與正常HDL-C組分別為39.3% 和27.3%(P<0.05), 而在不伴有CKD者分別為17.8%和9.7%(P<0.05)。多元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 低水平HDL-C是冠心病患者PCI術后CI-AKI發(fā)生的高危因素,超重、吸煙及貧血是該類患者低水平HDL-C的預測因子。結論無論是否伴有慢性腎臟疾病, 低水平HDL-C均是冠心病患者PCI術后發(fā)生CI-AKI的高危因素, 超重、吸煙及貧血是低水平HDL-C的預測因子。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經(jīng)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對比劑;急性腎損傷
1.1 一般資料 500例行PCI術的冠心病患者, 男310例,女190例, 平均年齡(63.5±10.1)歲。依據(jù)患者HDL-C水平將其分為低水平HDL-C組(190例)和正常HDL-C組(310例),回顧性分析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
1.2 生化指標測定 術前及術后24~72 h測定血肌酐(Scr)、術前腎小球濾過率(eGFR)、血常規(guī)、血糖、纖維蛋白原、血尿酸及血脂等水平。
1.3 診斷標準 CI-AKI:使用對比劑后24~72 h內(nèi), Scr水平較原有基礎升高25%或者絕對值升高44.2 μmol/L以上, 并排除其他影響腎功能原因;低水平HDL-C:HDL-C<1.04 mmol/L;eGFR[ml/(min·1.73 m2)]:186.3×Scr(mg/ dl)-1.154×年齡(歲)-0.203×(1 男性;0.742 女性);CKD:eGFR<60 ml/(min·1.73 m2);糖尿病:具有典型癥狀, 空腹血糖>7.0 mmol/L或餐后血糖>11.1 mmol/L;超重:BMI>25 kg/m2;高尿酸血癥:入院時血尿酸含量測定在男性或絕經(jīng)后女性>420 μmol/L或在未絕經(jīng)女性>350 μmol/L。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應用多元Logistic回歸分析確定CI-AKI及貧血的危險因素。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低水平HDL-C組與正常HDL-C組基本資料比較與正常HDL-C組[超重(31.0%)、吸煙史(28.7%)、心肌梗死病史(34.5%)、左室射血分數(shù)(LVEF)< 50%(19.4%)、貧血(15.5%)]相比, 低水平HDL-C組在相同方面具有較高比例(分別為39.5%、41.6%、46.3%、24.7%、26.8%),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在年齡、性別、糖尿病史、CKD、急診PCI、鈣離子拮抗劑、β受體阻滯劑、血管緊張素受體阻滯劑(ARB)或血管緊張素轉(zhuǎn)換酶抑制劑(ACEI)、對比劑應用劑量、高尿酸血癥、術前血肌酐、血糖、纖維蛋白原、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以及總膽固醇等方面兩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低水平HDL-C與CI-AKI發(fā)病率的關系 在500例行PCI術的冠心病患者中, 共有79例(15.8%)發(fā)生了CI-AKI,低水平HDL-C組與正常HDL-C組的CI-AKI發(fā)病率分別為21.6%和12.3%(P<0.05)。進一步分析發(fā)現(xiàn), 伴有CKD者CI-AKI發(fā)病率在低水平HDL-C組與正常HDL-C組分別為39.3% 和27.3%(P<0.05), 而在不伴有CKD者分別為17.8%和9.7%(P<0.05)。
2.3 多元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 年齡>75歲、心肌梗死病史、糖尿病、貧血、心功能不全、CKD、低水平HDL-C及對比劑劑量 >200 ml是冠心病患者PCI術后發(fā)生CI-AKI的危險因素, 超重、吸煙史、貧血是冠心病患者具有低水平HDL-C的獨立預測因子。
冠心病患者PCI術后CI-AKI的發(fā)生并不少見, Gao等對4522例冠心病患者進行研究后發(fā)現(xiàn), PCI術后CI-AKI的發(fā)病率約為16.1%, McCullough[1]包括1800例PCI術的研究則為14.5%。本研究入選了500例行PCI術的冠心病患者,其發(fā)病率為15.8%, 提示CI-AKI在該類患者中普遍存在, 須引起臨床醫(yī)生高度重視。目前, 對于PCI術后發(fā)生的CI-AKI尚無特殊有效的治療方法。因此, 探明其危險因素、篩選高危人群并進行積極預防以降低發(fā)病率則顯得至關重要。
HDL-C是一類由多種載脂蛋白、脂質(zhì)成分、相關酶類等組成的異質(zhì)性脂蛋白顆粒, 主要介導細胞膽固醇逆向轉(zhuǎn)運, 可直接抑制動脈粥樣硬化形成。近期研究表明[2,3],HDL-C還具有抗炎、抗氧化作用, 在缺血/再灌注引起的急性腎損傷中也具有腎保護作用。本研究發(fā)現(xiàn), 在行PCI術的冠心病患者中, 低水平HDL-C組與正常HDL-C組相比其CI-AKI發(fā)病率顯著增高。進一步分析發(fā)現(xiàn), 伴有CKD者, CI-AKI發(fā)病率在低水平HDL-C組與正常HDL-C組分別為39.3% 和27.3%(P<0.05), 而在不伴有CKD者分別為17.8% 和9.7%(P<0.05)??梢?, 無論是否伴有CKD, 低水平HDL-C組PCI術后CI-AKI發(fā)生率均較高。經(jīng)多元回歸分析證實, 同年齡>75歲、心肌梗死病史、糖尿病、貧血、心功能不全、CKD及對比劑劑量 >200 ml等致病因素一樣, 低水平HDL-C也是PCI術后CI-AKI發(fā)生的高危因素。另外,低水平HDL-C組與正常HDL-C組相比, 有心肌梗死病史、LVEF<50%及貧血者比例較高, 而這些因素經(jīng)多元回歸分析或文獻報道證實均為CI-AKI的高危因素。由此可見, 致病因素的增多也是低水平HDL-C組CI-AKI發(fā)病率增高的重要原因。
據(jù)報道, 吸煙可顯著降低血漿HDL-C水平, 是低水平HDL-C的獨立預測因子[4]。本研究顯示, 吸煙也是冠心病患者低水平HDL-C的獨立預測因子。除了吸煙以外, 超重及貧血也是低水平HDL-C的高危因素。Lo等也發(fā)現(xiàn), 無論是否伴有腎功能不全, 血漿HDL-C水平均與BMI呈負相關,BMI值越高者發(fā)生低水平HDL-C的可能性越大。至于貧血與低水平HDL-C的關系, 尚需進一步深入研究。
本研究發(fā)現(xiàn), 與HDL-C正常者相比, 低水平HDL-C的冠心病患者PCI術后CI-AKI的發(fā)病率顯著升高, 該影響在CKD患者中尤為突出。回歸分析表明, 無論是否伴有CKD,低水平HDL-C均是冠心病患者PCI術后CI-AKI發(fā)生的高危因素。超重、吸煙及貧血是該類患者低水平HDL-C的預測因子。
[1] McCullough PA.Contrast induced-acute kidney injury.J Am Coll Cardiol, 2008.51(15):1419-1428.
[2] 李慧凜, 張金元.腎損傷分子-1與腎臟疾病.中國中西醫(yī)結合腎病雜志, 2008, 9(2):25.
[3] 俸家富, 陳婷梅, 涂植光.感染HBV或HCV的肝病患者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劑C的改變.中華檢驗醫(yī)學雜志, 2006,29(11):62.
[4] Abrass CK.Cellular lipid metabolism and the role of lipids in progressive renal disease.Am J Nephrol, 2004, 24(1):46-53.
10.14163/j.cnki.11-5547/r.2015.00.000
2014-11-17]
459000 河南省濟源市第二人民醫(yī)院心內(nèi)科(臧君仁孫前進 鄒坤慶 劉凱 李芳);天津市胸科醫(yī)院心內(nèi)科(陳永利)
陳永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