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秋玲
膽囊炎、膽石癥的中醫(yī)臨床辯證護理分析
張秋玲
【摘要】目的 探討膽囊炎、膽石癥的中醫(yī)臨床辯證護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選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膽囊炎、膽石癥患者122例,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給予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給予觀察組中醫(yī)辯證護理,觀察護理效果。結果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5.1%,護理滿意度為93.4%均高于對照組,組間比較,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 采用中醫(yī)辨證護理對膽囊炎、膽石癥患者進行護理,能夠提升護理滿意度。
【關鍵詞】膽囊炎;膽石癥;中醫(yī)辯證護理
作者單位: 450000河南省鄭州市中醫(yī)院
Analysis the Cholecystitis, Cholelith Diseas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ialectical Nursing
ZHANG Qiuling Zhengzhou Cit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in He’nan Province, Zhengzhou 450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effects of cholecystitis, cholelith disease clinical dialectical nursing metho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ethods Selected 122 patients with gallstone disease from June 2013 to June 2014 in our hospital, were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Given control group routine nursing care, give the doctor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ialectical nursing observation group.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nursing.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5.1%, nursing satisfaction, 95.1% were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had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Us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on patients with cholecystitis, cholelith disease nursing, can improve nursing satisfaction.
[Key words]Cholecystitis, Cholelith diseas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ialectical nursing
由于人們在飲食上的無所約束導致膽囊炎、膽石癥的發(fā)病率越來越高,如不及時治療會對患者的身體造成損害。有效的護理措施能夠緩解患者的痛苦,促進恢復。對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就診的122例膽囊炎、膽石癥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相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于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膽囊炎、膽石癥患者122例,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61例。觀察組男34例,女27例,年齡23~45歲,病程3個月~4年;對照組男32例,女29例,年齡21~43歲,病程4個月~5年。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以及病程等一般資料對比,P>0.05,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1.2 護理方法
1.2.1 對照組 給予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對患者進行日常用藥、健康宣教等方面的教育。
1.2.2 觀察組 給予觀察組中醫(yī)辯證護理。(1)肝膽毒熱型。注意飲食,同時保障充分的睡眠。如果出現(xiàn)膽囊壞死現(xiàn)象,應讓患者采取半臥位,如果出現(xiàn)譫語躁動現(xiàn)象,應該將床旁的保護支架支起,保障安全。(2)氣郁型??刹扇♂槾谭椒ǎ僮鲿r選取陽陵泉穴、合谷穴、膽俞以及中院穴進行針刺。此外,還應提醒患者食用清淡的食物。(3)濕熱型??刹捎?種方法,分別是將金銀草泡水進行飲用、多食用水果以及食用姜片。此外,患者應多飲水,切忌受涼,及時采取保暖措施。
1.3 評價指標
顯效:下膽道處于通暢狀態(tài),臨床癥狀得到改善。好轉:下膽道中存在較小體積的阻塞物,并存在輕度炎癥,臨床癥狀有所緩解。無效:膽囊炎與膽石癥的恢復并不顯著,臨床癥狀沒有任何改善。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取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9.0對上述匯總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和處理,計數(shù)資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護理效果對比分析
觀察組顯效人數(shù)43例,占70.5%,對照組顯效人數(shù)30例,占49.2%,對比兩組患者的顯效率,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觀察組好轉人數(shù)15例,占24.6%,對照組好轉人數(shù)14例,占23.0%,對比兩組患者的好轉率,P>0.05,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觀察組總有效人數(shù)58例,占95.1%,對照組總有效人數(shù)44例,占72.2%,對比兩組患者的總有效率,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分析
觀察組護理滿意的人數(shù)為57例,占93.4%,對照組護理滿意的人數(shù)45例,占73.7%,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膽囊炎是一種常見疾病,發(fā)病率較高。該疾病主要是由于結石嵌頓梗阻膽囊頸部而引發(fā)急性膽囊炎,臨床表現(xiàn)為右上腹劇痛,或呈現(xiàn)為絞痛狀[1]。膽囊炎可以分為2種類型,分別是急性膽囊炎與慢性膽囊炎,往往會與膽石癥并存。膽囊炎、膽石癥的治療主要有藥物治療與手術治療等方法。常規(guī)護理往往從飲食、用藥以及注意事項等方面進行護理,能夠滿足患者的一般需求,但是卻無法取得更好的護理效果,而中醫(yī)辨證護理具有更好的效果[2]。中醫(yī)辨證護理主要是以辨證性原理為指導思想,護理人員在進行護理的過程中,以患者的具體病癥為依據(jù),尋找病原,采取針對性的措施對具體病癥進行護理,緩解患者的不良反應。中醫(yī)辯證護理理論認為,對患者的護理重在調養(yǎng),護理人員在充分了解患者的心理以及具體病癥的基礎上,運用具體措施進行針對性干預。在護理膽囊炎、膽石癥患者的過程中,護理人員應該注意觀察患者的舌苔、測量患者的體溫以及不良反應等。在此基礎上,依據(jù)中醫(yī)辨證理論對膽囊炎、膽石癥患者進行分類,主要包括肝膽毒熱型、氣郁型以及濕熱型[3]。其中,肝膽毒熱患者臨床主要表現(xiàn)為四肢溫度下降,并伴有出汗癥狀;氣郁型臨床主要表現(xiàn)為舌質微紅、舌苔薄且白以及口苦咽干等;濕熱型主要表現(xiàn)為身目發(fā)黃、質紅苔黃膩以及惡心嘔吐等[4]。依據(jù)以上3種類型,護理人員對不同的患者采取不同的護理措施,提升了患者的治療效果以及護理滿意度。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5.1%,高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93.4%高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表明對于膽囊炎、膽石癥患者進行護理的時候,采用常規(guī)護理方法能夠滿足患者的一般需求,但是無法取得更佳的護理效果。而中醫(yī)辯證護理則針對患者的不同癥狀采用不同的護理措施,能夠滿足患者的具體要求,提升了護理效果,并得到了患者的認可,加快了患者恢復健康的進程,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對膽囊炎、膽石癥患者進行護理的時候,采用中醫(yī)辨證護理能夠提升護理滿意度。
參考文獻
[1] 薛紅麗,于義琴. 老年膽囊炎膽石癥采用手術治療整體護理干預探討[J]. 國際護理學雜志,2014(8):1991-1993.
[2] 張麗紅. 老年膽囊炎膽石癥患者臨床護理體會[J]. 中國保健營養(yǎng)(下旬刊),2014,24(3):1468-1469.
[3] 葉穎愛,宋星鳳. 膽囊炎、膽石癥的中醫(yī)臨床辯證護理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4,12(16):329-330.
[4] 孫建平. 老年膽囊炎膽石癥手術治療圍術期舒適護理體會[J]. 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4(6):94-95.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9.174
【文章編號】1674-9308(2015)19-0231-02
【文獻標識碼】B
【中圖分類號】R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