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豐漢
(中共高郵市委黨校,江蘇高郵225600)
黨校要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中發(fā)揮重要作用
曹豐漢
(中共高郵市委黨校,江蘇高郵225600)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戰(zhàn)略部署,賦予了各級黨校加強法治宣傳、法治研究等新使命。面對新形勢新任務,黨校一是要提高對法治教育重要性的認識,建立健全法治教育制度,科學安排法治教育內容,不斷創(chuàng)新法治教學方式;二是要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注重調查研究,增強法治宣傳的保障力、針對性和實效性;三是要加強法治理論、實踐調查和法治教育規(guī)律研究。
黨校;依法治國;領導干部;教育培訓;法治教育;法治宣傳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指出:“堅持把領導干部帶頭學法、模范守法作為樹立法治意識的關鍵,完善國家工作人員學法用法制度,把憲法法律列入黨委(黨組)中心組學習內容,列為黨校、行政學院、干部學院、社會主義學院必修課?!薄?〕這一論述賦予了各類干部教育培訓機構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進程中的新使命。黨校是培訓輪訓黨員領導干部和黨的理論隊伍的主渠道、主陣地,應當充分利用自身資源和優(yōu)勢,深化改革、順勢而為,通過以下三個方面發(fā)揮其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進程中的重要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指出,各級領導干部在推進依法治國方面肩負著重要責任,必須抓住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2〕??梢姡骷夘I導干部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要組織者、推動者和實踐者,他們的法治意識、依法辦事能力和自覺守法行為不僅會對全社會產生極其重要的示范和引領作用,而且會對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起到關鍵的推動作用。實踐中,各級黨校要以法治教育為切入點,充分整合內外資源,建立健全法治教育制度,科學安排法治教育內容,創(chuàng)新法治教育方式,對各級領導干部進行大規(guī)模、長期性、系統(tǒng)性的法治教育,以期全面提高他們的法治思維和依法辦事能力。
(一)提高對法治教育重要性的認識
長期以來,黨校在設置干部教育培訓課程時,一般都是根據各地各單位實際需要來設置課程,往往對法治教育的重要性認識不深、重視不夠,導致法治教育課程內容無法滿足提升領導干部法治素養(yǎng)和法治能力的需要。因此,各級黨校要提高對法治教育重要性的認識,不僅要清醒地認識到法治教育事關我們黨執(zhí)政興國、人民幸福安康、黨和國家長治久安,而且要盡快轉變觀念,將法治教育提高到與黨性教育同等重要的位置,牢固樹立法治教育新理念,充分認識到對領導干部進行法治教育對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引領帶動作用,始終將法治教育擺在干部教育培訓的突出位置。
(二)建立健全法治教育制度
為了適應我們國家法治教育新常態(tài),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各級黨校必須建立健全一整套科學有效的領導干部法治教育制度,將法治教育課程作為必修課納入領導干部教育培訓課程中,并長期貫徹執(zhí)行下去。
首先,黨校要組織力量進行研究論證,盡快向領導干部教育管理部門提出科學、合理的建議,并會同黨政干部管理部門建立以黨性教育和法治教育為兩大支撐的課程體系,嚴格規(guī)定領導干部每一年度接受法治教育的課時數,并將學習成績和學習時間作為他們年終考核的重要依據。其次,黨校要從“嚴”字著手,建立嚴格的領導干部法治教育考核制度,如將強化組織紀律觀念,遵守考勤紀律、課堂紀律和其他各項紀律作為考核的重要內容,并將考核結果記入領導干部個人檔案,作為其提拔使用、評先評優(yōu)的重要參考。實踐中,嚴格的法治教育考核制度,不僅可以培養(yǎng)領導干部紀律觀念、制度意識和法治意識,而且可以促進其深入學習和思考,進而切實提高教育培訓的效果。
(三)科學安排法治教育內容
長期以來,各級黨校在培訓領導干部時,往往會根據受訓方要求安排一些法治教育課程,但是我們也應注意到,一些黨校法治教育課程內容往往不符合受訓學員的需求,特別是一些基層黨校教師只負責完成授課任務,不太注重學員的接受程度和教育培訓效果。筆者認為,黨校要增強法治教育的實效性,就必須有針對性地、科學合理地安排法治教育內容,建立科學的法治教育課程體系??傊?,黨校要改變以往單一的常識性、普及性的法治教育內容,全面開展法治理論、法治情感、法治信仰、法治實踐教育。
黨校在設置法治教育課程時,可以先將課程內容劃分為三大模塊:憲法模塊、部門法模塊和法治素養(yǎng)模塊,然后再安排專業(yè)教師將每一個模塊內容進一步分解、細化,撰寫講稿、制作課件,進而形成法治教育課程庫。黨校教師在授課時,可以根據學員層次和崗位的不同,從法治教育課程庫中有針對性地選擇模塊,如憲法模塊和法治素養(yǎng)模塊課程可以作為所有學員的必修內容,旨在提高他們的法治素養(yǎng),部門法模塊課程可以作為學員的選修內容,旨在提高其法治能力。
(四)不斷創(chuàng)新法治教學方式
各級黨校要在法治教學實踐中大膽探索,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以提高法治教育的效果。首先,黨校教師在教學實踐中,除了運用課堂講授法外,還要廣泛采用案例教學法。通過典型案例分析,不僅能夠使師生在討論中拓展解決問題的思路,在辯論中深化對法律原理的理解,而且能夠為領導干部養(yǎng)成法治思維提供有效的訓練途徑。其次,黨校在開展法治教育時,可以設置模擬法庭,其是提高各級領導干部法律意識、依法行政和依法辦事能力的好模式。黨校還可以組織領導干部旁聽法庭公審、深入監(jiān)獄調研訪談,讓他們近距離接觸司法實踐,在體驗中培養(yǎng)領導干部的法治信仰、法治宗旨、法治人格、法治情懷和法治擔當。再次,黨校教師要充分利用教學實訓室等多媒體設施,廣泛采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將一些典型司法事件進行場景再現,以提升領導干部運用法治思維的能力,進而幫助他們牢固樹立依法治國理念。
法治宣傳是黨校的重要職能之一。黨校要主動承擔起法治宣傳職責,整合資源、挖掘潛力,將法治宣傳教育由校內推向校外,并不斷擴大其社會輻射面,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發(fā)揮積極的推動作用。
(一)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增強法治宣傳教育的保障力
黨校教師是黨校教育的主體,在教學、宣傳工作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黨校要想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進程中發(fā)揮好法治宣傳教育作用,就必須加強師資隊伍建設,以增強法治宣傳教育的保障力。首先要增強黨校教師法治宣傳教育的使命感和責任感。黨校要不斷提高教師隊伍的法律素質和依法從教的意識,使他們正確領悟依法治國的重大意義,進而增強自己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自覺地為推進依法治國盡職盡責、盡心盡力。其次要建立健全黨校教師法治宣傳教育制度。各級黨校既要根據本校的具體情況,規(guī)定法學教師校內基本授課課時數和校外宣傳場次數,并將其作為年終考核的重要指標,又要激勵各專業(yè)教師學習法律、宣傳法律,在校內形成學習法律、研究法律、宣傳法律的濃厚氛圍。再次要鼓勵和選派教師到高校、科研機構、上級黨校學習深造。另外,黨校要將校外一些樂于從事法治宣傳教育的法官、律師和其他法律工作者吸收到兼職教師隊伍中來,以充實黨校師資隊伍。
(二)注重調查研究工作,增強法治宣傳教育的針對性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點在于能夠使廣大人民群眾尤其是基層群眾懂法、守法、用法、護法,使他們具有較高的法治意識和法治修養(yǎng),這就需要各級黨校要對人民群眾進行廣泛持久的法治宣傳教育。但是我們也要認識到,不同階層、不同領域內的群眾由于文化程度和利益訴求不同,對法治的關注點和認知度就會不同,接受法治宣傳教育的方式也就不同。因此,黨校教師要做好法治宣傳工作,就必須走進社會、深入基層、貼近群眾,扎實開展調查研究工作,熟悉和掌握不同階層、不同領域群眾的政治文化背景和利益訴求,對不同的教育對象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以增強法治宣傳教育的針對性。
(三)密切聯系群眾,增強法治宣傳教育的實效性
黨校教師在進行法治宣傳教育時,要根據不同的對象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決不能將領導干部培訓課堂上的法治宣傳教育方法照搬過來,否則,群眾不僅不買賬,還會產生抵觸情緒,收不到好的教育效果??梢姡h校教師在對基層群眾進行法治宣傳教育時,只有貼近群眾,才能夠增強其實效性。首先,語言要貼近群眾,黨校教師要將深奧精煉的法律專業(yè)用語轉化成通俗易懂的大眾語言;其次,感情要貼近群眾,黨校教師要放下知識分子的架子,不僅要說群眾話,還要拉近同他們之間的距離,從群眾的關切點出發(fā)去分析問題;再次,形式要貼近群眾,黨校教師要采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法治宣傳教育形式,寓教于樂,并在實踐過程中不斷總結經驗,以增強法治宣傳教育的實效性。
理論源自于實踐,并引導新的實踐活動。黨校具有理論研究和調查研究的職能及優(yōu)勢。因此,黨校要整合研究資源,不僅要建立健全激勵機制,而且要強化法治理論研究、法治實踐調查研究和法治教育規(guī)律研究,多出成果,使理論研究與理論教學互促共進,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進程中發(fā)揮重要作用。
(一)加強法治理論研究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黨的執(zhí)政方式和國家治理方式的重大變革,必將出現諸多新情況新問題,而圍繞國際國內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開展科學研究則是黨校的一項基本任務。各級黨校尤其是中央黨校和省級黨校,要充分利用師資力量比較雄厚、理論研究資源比較豐富的優(yōu)勢,成立專門的法治理論教學研究機構,建立健全理論研究激勵機制,加強法治理論研究,探尋新常態(tài)下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客觀規(guī)律,解答法治實踐中遇到的各種理論和現實問題,豐富法治理論成果,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偉大實踐提供理論引導和支撐。
理論研究與理論教學是相互促進的,研究式教學是黨校教師提高教學質量的根本途徑。黨校教師只有對自己所教授的法治理論知識有深入細致的研究,有自己獨立的思考,才能夠提出獨到的見解和觀點,也才能夠避免照本宣科、人云亦云,使學員愿意聽講、樂于思考。因此,黨校要建立健全教學專題和科研課題相互轉化機制,使教師不僅能夠及時把法治教學內容轉化為科研課題,也能夠及時把科研成果及時轉化為教學資源,以達到教學和科研互促共進的目的。實踐中,黨校教師要緊緊圍繞教學需要開展科研工作,選擇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進程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干部群眾關注的法治熱點問題和領導干部急需解決的理論認識問題作為研究課題,做到教學出題目、科研出文章、成果進課堂,進而實現教學科研一體化。
(二)加強法治實踐調查研究
“黨校教育最大的特點和最本質的要求是理論聯系實際。‘實際’來自何處?從根本上說,來自于調查研究”〔3〕。實踐中,黨校法治教育同樣離不開調查研究,它不僅是法治教學和研究的基礎性工作,而且是提高教學效果的根本途徑和發(fā)揮黨委政府“智庫”作用的必要前提。因此,各級黨校要高度重視對法治實踐的調查研究,組織教師和理論骨干廣泛開展調查研究,不僅要為提升法治教育效果服務,而且要為黨委政府科學決策服務。
黨校教師在法治教育過程中,要想取得好的教學效果,就必須通過調查研究,及時了解和把握各地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實際情況,如熟悉、了解廣大領導干部的法治素養(yǎng)和法治能力狀況、推進法治建設的工作環(huán)境以及人民群眾對依法治國的認知度,以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學活動。同時,調查研究也是黨校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提升自身素質的重要途徑,其在調查研究過程中,可以掌握大量的信息和材料,積累豐富的感性認識,并逐步上升到理性認識,進而全面把握依法治國的本質和規(guī)律。
黨校要組織教師和理論骨干深入開展法治實踐活動,走進基層一線進行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掌握當地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進程中的各種信息,并進行科學分析、歸納和判斷,總結成功經驗,找出存在的問題,提出合理化的對策建議,在黨委政府推進依法治國進程中發(fā)揮好參謀助手的作用。
(三)加強法治教育規(guī)律研究
任何事物都有其自身客觀規(guī)律,任何人都要按客觀規(guī)律辦事?!叭藗冊趯嵺`活動中要達到預想的目的,就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符合客觀事物的發(fā)展規(guī)律,如果不符合,就會在實踐中失敗”〔4〕。黨校法治教育活動也必然有其內在的客觀規(guī)律,只有探尋其中規(guī)律、按規(guī)律辦事,才能達到法治教育的既定目標。黨校法治教育工作沒有現成的經驗可供借鑒,需要在教育培訓實踐過程中不斷總結經驗,認真研究其固有特點和客觀規(guī)律。筆者認為,黨校要從教育主體、教育客體和教育方式三個方面研究黨校法治教育規(guī)律:
首先,研究教育主體,即研究黨校教師。承擔黨校法治教學任務的教師不同于一般高校和中學的法學教師,經常面對的是在職的具有豐富實踐經驗和理論素養(yǎng)的黨政領導干部,而不是思想單純的青年學生。黨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有針對性地開展研討式的專題教學,而不是完全遵循教材的灌輸式的教學。因此,各級黨校要緊密結合教育客體、教育方式、文化環(huán)境、硬件設施等多方面因素,深入研究黨校教師應具備怎樣的專業(yè)素養(yǎng)、職業(yè)道德等,為選擇和培養(yǎng)合格的黨校教師提供科學依據。
其次,研究教育客體,即研究教育培訓對象,也就是研究廣大黨員和各級黨政領導干部。黨校教育對象完全不同于在校學生,他們來自于不同地域、不同崗位,服務于不同領域,具有不同的知識結構、文化素養(yǎng)、社會背景、人生閱歷、認知態(tài)度和認知能力等,給法治教育帶來了極大的挑戰(zhàn)。為了確保法治教育的效果,黨校教師必須進行深入細致的研究,在教育對象諸多“不同點”中尋找“共同點”,并能夠針對“共同點”設計教學專題。
再次,研究法治教育方式,即探尋同教育內容和教育對象相適應的教育方式。在法治教學內容和教育對象一定的情況下,不同的教育方式決定著不同的教育效果。因此,對法治教育方式進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黨校法治教育方式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同教育對象和教育內容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即研究教育方式必須結合教育對象和教育內容,根據教育對象和教育內容的不同,探尋同其相適應的教育方式。
總之,黨校有關部門要充分利用資源和優(yōu)勢,把研究視角投入自身法治教育實踐上來,不斷探索領導干部法治教育規(guī)律,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進程發(fā)揮重要的作用。
〔1〕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N〕.人民日報,2014-10-29.
〔2〕習近平.領導干部要做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模范帶動全黨全國共同全面推進依法治國〔N〕.人民日報,2015-02-02.
〔3〕朱成榮.黨校教育規(guī)律思考〔M〕.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13:83.
〔4〕本書編寫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42.
Party School Should Play Important Role in PropellingGoverning Country by Law
CAO Feng-han
(The CPC Gaoyou City Committee Party School,Gaoyou 225600,China)
The strategic development of propelling governing country by law was put forward in the fourth plenary ses sion of the 18th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PC,giving party schools newmissions to enhance legal propaganda and le gal research.Facing with new situation and new mission,party school should,firstly,promote cognition of importance of legal education,establishing and perfecting system of legal education,arranging contents of legal education and in novating teaching methods;secondly,strengthen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staff,emphasizing survey and research,and enhancing guarantee,pertinence and effectiveness of legal propaganda;and last,reinforce legal theory,practical sur vey and research of regularity of legal education.
partyschool;govern countryby law;leadingcadres;educationand training;legaleducation;legalpropaganda
D261.41
A
1009-1203(2015)04-0114-04
責任編輯 芳曄
2015-06-09
曹豐漢(1968-),男,安徽繁昌人,中共高郵市委黨校講師,法學碩士,主要研究方向為黨史黨建理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黨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