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雪梅
人類是大自然懷抱中的孩子。盡管大多數(shù)人對自然只是想求得一點精神的撫慰,一點藝術的享受,但卻也注定了人類是大自然永遠無法斷乳的孩子。“江上之清風,山間之明月,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是造物者無盡藏也?!焙迷诖笞匀粚τ谌祟?,就像母親對待孩子,永遠是慷慨的。紅梅公園1992年建成的“月到風來亭”便是這樣一處盛滿了風、月的好去處。
亭子是很講究自己所處的位置的,最空靈的亭子當處于山間抑或水上。月到風來亭坐落在映梅湖中,三亭相聯(lián),漢白玉欄桿裝飾的平橋一波三折,將亭子引渡到了離岸不遠的映梅湖上。相聯(lián)的三亭就像是攜手的三個倜儻少年,佇立水畔指點江山,激揚文字。清風拂來,湖波蕩漾,月到風來亭便又如畫舫緩行湖中。每當皓月當空,亭廊、臺榭倒影水中,詩情畫意更不待說,置身亭間,斜倚美人靠,或憑欄遠眺,誰人能不浮想聯(lián)翩,默默欲仙呢?“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其實,感受生命之短暫又何須直面滾滾長江,一潭人工挖掘的靜水已是永恒。
一只亭子不能沒有一副好的對聯(lián)?!扒屣L明月本無價,近水遠山皆有情。”是常州的文人雅士為月到風來亭選配的。上聯(lián)出自歐陽修《滄浪亭》詩句:“清風明月本無價,可惜只賣四萬錢?!毕侣?lián)出自蘇舜欽《過蘇州》詩:“綠楊白鷺俱自得,近水遠山皆有情。”清風明月,再加上如此寧靜淡泊的詩句,該將人提升到如何的清逸境界中去?這種境界曾經(jīng)一代代照耀著摩挲著文人墨客胸中的塊壘,虛不受補,真不知燈紅酒綠中熱鬧慣了的現(xiàn)代人是否還經(jīng)得起這份空靈?
亭間不適合熱鬧,卻也不能空無一人??沼型ぃ⒉荒艹蔀轱L景。就像李澤厚強調的,一幅古代山水畫不能讓人類缺席,哪怕渺小如螻蟻。否則,沒有了人類的氣息和身影,再雄奇的山水又有什么意味?其實,亭也一樣,不能讓人類缺席。
月到風來亭秉承著江南園林那種秀麗典雅。然而,因為環(huán)境的空闊,它本身的那份精致不易感受得到,如果處在蘇州那種小巧緊湊的園林中,它會更值得端詳。當然,它淡化了自身的觀賞之美,卻集納了天地靈氣。
承載著清風明月,默默地交由人類受用。
月到了,風來了,但是,要知這亭的美妙,一定還得有你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