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蓓蓓 (河池學院 547000)
高校師范類入學新生“三筆字”書寫現(xiàn)狀分析及對策
張蓓蓓 (河池學院 547000)
“三筆字”是師范生必備的教師職業(yè)基本技能,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重在結合“三筆字”教學的課堂實踐情況,對高校師范類入學新生“三筆字”書寫現(xiàn)狀進行具體分析,歸納總結,針對學生的書寫現(xiàn)狀提出意見,把握學生書寫狀態(tài),更好地提升書寫水平。
“三筆字”;高校師范生;書寫現(xiàn)狀;對策
“三筆字”即毛筆字、鋼筆字、粉筆字,“三筆字”課程是高等師范院校學生必須選修的一門教師職業(yè)技能訓練課程,也是大學書法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叭P字”教學重在培養(yǎng)學生對毛筆、鋼筆和粉筆楷、行二體書寫技巧的熟練掌握與運用,在此基礎上簡要了解楷、行書基礎知識及書法欣賞等內(nèi)容?!叭P字”教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小可怡情養(yǎng)性,提升個人修養(yǎng),大可弘揚國粹,發(fā)揚傳統(tǒng)文化,更是師范生必備的教師職業(yè)基本技能,為將來從事教育教學工作和指導學生練字做好準備。
目前,已有不少論文對高等院校師范生“三筆字”教學作了分析,主要是從理論上闡述“三筆字”教學存在的問題,大致歸納為課程意義認識不清楚、重視程度不夠,課程建設不完善,師資力量薄弱,教學教材不合適,考核標準不明確幾個方面,由此提出改進意見,諸如提出增加課時、投入師資力量、建立健全考核機制及管理模式等等。對“三筆字”的研究者普遍認為當今由于書寫環(huán)境的改變,學生整體書寫水平明顯下降?!叭P字”教學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是練習,歸結到底還是學生的書寫水平,學生存在怎樣的書寫習慣,普遍存在什么的問題?因此本文重在結合“三筆字”教學的課堂實踐情況,對高校師范類入學新生“三筆字”書寫現(xiàn)狀進行具體分析,歸納總結,針對學生的書寫現(xiàn)狀提出意見,對癥下藥,把握學生書寫狀態(tài),更好地提升書寫水平。
以14級師范類入學新生為例,涉及漢語言文學、化學、美術學、音樂學、思想政治教育、體育、外語7個師范類專業(yè)的學生,且在不寫錯字與別字的情況下,書寫現(xiàn)狀歸納如下:
1.任筆為體,信手涂抹
此類書寫者占大多數(shù),首先表現(xiàn)為字體不端正,東倒西歪,字跡潦草,龍飛鳳舞。其次字形結構隨意,字形結構大多不美觀,將漢字方塊字特征喪失殆盡,字形扭曲變形,有的過于粗獷夸張,以至于出格出行,有的又過于細小,難以分辨字跡,如螞蟻出洞,密密麻麻。
2.取法乎下,先入為主
此類書寫者書寫完全以自我為中心,以自己的喜好書寫。有直接照抄同學間書寫較“漂亮”者,有模仿明星的“簽名”體。此外,不少新生上“三筆字”課時練習所謂的實用書法字帖,此類書法練習教材,形形色色,參差不齊,大多數(shù)編者缺乏專業(yè)知識,書寫水平普遍不高,書寫內(nèi)容簡單,視為范本更是造成學生書寫水平的低劣化發(fā)展。
3.以寫字規(guī)范代替書法審美
此類書寫者把字寫得大小一致,整齊劃一,相較于前兩類的書寫現(xiàn)狀,此類書寫字跡較清晰。但是簡單的整齊僅僅只是小學生初學漢字的規(guī)范,對于承載著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漢字,在書寫規(guī)范的同時更需要傳承漢字的書寫文化,說明高校入學新生書寫的規(guī)范性和審美性還存在較大差距。
“三筆字”課程的教學目的是為師范生將來從事教育工作做準備,而從高校師范入學新生書寫現(xiàn)狀上看,書寫水平并未與學歷相一致,書寫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如不及時糾正,改變觀念及方法,不僅影響學生找工作,從長遠看,更影響下一代的中小學生。
1.立足經(jīng)典,取法乎上
高?!叭P字”課程必須立足經(jīng)典,以經(jīng)典的書法審美理論、技法理論為依托,以傳統(tǒng)毛筆經(jīng)典筑基,“取法乎上”,鋼筆、粉筆皆以毛筆為基礎。
2.“三筆”一體,共通提高
根據(jù)以傳統(tǒng)毛筆經(jīng)典筑基的原則,確立符合零基礎學生學習的“三筆字”典范字帖標準,鋼筆和粉筆由于工具的限制,筆畫的粗細變化不易表現(xiàn),故“三筆字”典范字帖標準即線條細挺瘦硬、粗細對比不大的字帖為宜。
3.先楷后行,循序漸進
書寫的順序應遵循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的原則,初學者應先從楷書學起,打好基礎,再進入行書的學習。如褚遂良楷書《雁塔圣教序》,既嚴謹有法,又暗含行書筆意,靈動多姿?!堆闼ソ绦颉放c行王羲之《蘭亭序》二帖在風格上有傳承關系,繼承《蘭亭序》的用筆與結體特征,故由《雁塔圣教序》過渡到《蘭亭序》,可到達事半功倍的效果,保證訓練的起點。且《雁塔圣教序》與《蘭亭序》線條細挺瘦硬、粗細對比不大,同時適用于鋼筆字與粉筆字的練習,符合“三筆一體”,共同提高這一原則。
4.結構訓練,重中之重
筆畫、結構、章法為書法的三大要素,這三點中,結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結構即是筆畫的組成的結果又是章法的基礎,而漢字獨特的象形、指事、會意等造字方法,造就了漢字結構本身的趣味性。尤其對鋼筆與粉筆的書寫,結構占了審美的一大半。一個美觀的漢字遵循、包含的基本規(guī)律,如重心平穩(wěn),不至于把字寫得東倒西歪,重心不穩(wěn);主次分明,講究錯落等等。鋼筆與粉筆對毛筆中的提按要求并不高,更無筆鋒可言,故得結構者得天下。
5.活動激勵,榜樣作用
學校多組織書法活動,營造濃厚的書寫氛圍。如邀請專業(yè)教師舉辦講座,并對學生的書寫進行指導,開展針對師范生的“三筆字”現(xiàn)場書寫比賽,書藝大賽,對獲獎者給予一定的鼓勵,并將獲獎作品在學生活動較多之處展出,起榜樣作用,激勵學生共同進步。
以上是筆者對“三筆字”教學實踐問題的探究,三筆字技能的培養(yǎng)并不是一蹴而就,需要長時間的訓練,才能提高書寫技能。且書法(三筆字)與音樂、美術等學科一樣,均為精英教育,書法教學需要教師技法示范與講解,人數(shù)多,無法針對學生的書寫問題對癥下藥,更無法兼顧紀律更需要老師的引導。因此,三筆字的教學人數(shù)不宜過多,才有針對性的指導,利于學生進步,提高教學質(zhì)量。
[1]吳懷民,嚴寒,楊帆,陸有珠. 三筆字教程[M].南寧:廣西美術出版社,2014.
[2]許征.“三筆字”教學研究 [J]新疆教育學院學報,2013(9).
[3]胡昌華.教師書寫技能 [M]長沙: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6.
[4]熊澤文,武誼嘉.三筆字教程[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張蓓蓓(1989—),女,江西贛州人,工作單位:廣西河池學院,職務:教師,研究方向:書法理論與創(chuàng)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