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丹 (朝陽師范高等專科學(xué)校 音樂系 122000)
元劇之結(jié)構(gòu)研究
張曉丹 (朝陽師范高等??茖W(xué)校 音樂系 122000)
元雜劇之為一代之絕作,元人未知也。元劇分為幾個折子、角色分工之明確,為現(xiàn)在的劇本提供了范本。元劇以一宮之曲一套為一折。普通雜居,大抵四折,或加楔子。雜劇之為物,合動作、語言、歌唱三者而成。元劇每折唱者,止限一人,若末,若旦;他色則有白無唱,若唱,則限于楔子中;至四折中之唱者,則非末若旦不可。
元??;結(jié)構(gòu);研究
元雜劇之為一代之絕作,元人未知也。元劇分為幾個折子、角色分工之明確,為現(xiàn)在的劇目提供了范本。
一
元劇以一宮之曲一套為一折。普通雜居,大抵四折,或加楔子。案《說文》(六):“楔,櫼也?!苯衲竟び趦赡鹃g有不固處,則斫木軋入之,謂之楔子,亦謂之櫼。雜劇之楔子亦然。四折之外,意猶未盡,則以楔子足之。昔人謂北曲之楔子,即南曲之引子,其實(shí)不然。元劇楔子,或在前,或在各折之間,大抵用《仙侶.賞花時》或《端正好》二曲。唯《西廂記》第二劇中之楔子·則用《正宮·端正好》全套與一折等,其實(shí)亦楔子也。除楔子計之,仍為四折。唯紀(jì)君祥之《趙氏孤兒》,則有五折,又有楔子,此為元劇變例。又張時起之《賽花月秋千記》,今雖不存,然據(jù)《錄鬼簿》所記,則有六折。此外無聞焉。若《西廂記》之二十折,則自五劇構(gòu)成,合之為一,分之則仍為五。此在元劇中亦非僅見之作。如吳昌齡之《西游記》,其書至國初尚存,其著錄于《也是園書目》者云四卷,見于曹寅《楝亭書目》者云六卷。明凌濛初《西廂序》云,“吳昌齡《西游記》有六本”,則每本為一卷矣。凌氏又云:“王實(shí)甫《破窯記》《麗春園》《販茶船》《進(jìn)梅諫》《于公高門》,各有兩本。關(guān)漢卿《破窯記》《澆花旦》,亦有二本?!贝吮嘏c《西廂記》同一體例。此外,《錄鬼簿》所載,如李文蔚有《謝安東山高臥》下注云,“趙公輔次本”,而趙公輔之《晉謝安東山高臥》下則注云,“次本”;武漢臣有《虎牢關(guān)三戰(zhàn)呂布》,下注云,“鄭德輝次本”,而于鄭德輝此劇下,則注云,“次本”。蓋李武二人作前本,而趙鄭續(xù)之,以成一全體者也。余如武漢臣之《曹伯明錯勘臟》,尚仲賢之《崔護(hù)謁漿》,趙文殷之《宦門子弟錯立身》,金仁杰之《蔡琰還朝》,皆注“次本”。雖不言續(xù)何人,當(dāng)亦續(xù)《西廂記》之類。然此不過增多劇目,而每劇之以四折為率,則固無甚出入也。
二
雜劇之為物,合動作、語言、歌唱三者而成。故元劇對此三者,各有其相當(dāng)之物。其記動作者,曰科;記言語者,曰賓、曰白;記所歌唱者,曰曲。元劇中所紀(jì)動作,皆以科學(xué)終。后人與白并舉,謂之科白,其實(shí)自為二事?!遁z耕錄》記金人院本,謂教坊“魏、武、劉三人,鼎新編輯,魏長于念誦,武長于金斗,劉長于科泛”。科泛或即指動作而言也。賓白,則余所見周憲王自刊雜劇,每劇題目下,即有全賓字樣。明姜南《抱璞簡記》(《敘說郛》卷十九)曰:“北曲中有全賓全白。兩人想說曰賓,一人自說曰白?!眲t賓白又有別矣。臧氏《元曲選序》云“或謂元取士有填詞科,(中略)主詞所定題目外,止曲名及韻耳。其賓白,則演劇時伶人自為之,故多鄙俚蹈襲之語?!碧钤~取士說之妄,今不必辨。至謂賓白自為伶人自為,其說亦頗難通。元劇之詞,大抵曲白相生;茍不兼作白,則曲亦無從作,此最易明之理也。
三
元劇每折唱者,止限一人,若末,若旦;他色則有白無唱,若唱,則限于楔子中;至四折中之唱者,則非末若旦不可。而末若旦所扮者,不必皆為劇中主要之人物;茍劇中主要人物,與此折不唱,則亦退居他色,而以末若旦伴唱者,此無一例外也。然亦有出于例外者,如關(guān)漢卿之《蝴蝶夢》第三折,則旦之外,徠兒亦唱;尚仲賢之《氣英布》第四折,則正末扮探子唱,又扮英布唱;張國賓之《薛仁貴》則丑扮禾旦上唱,正末復(fù)扮哥唱;范子安之《竹葉舟》第三折,則首列御寇唱,次正末唱。然《氣英布》劇探子所唱,已至尾聲,故元刊本及《雍熙樂府》所選,皆至尾聲而止,后三曲或后人所加?!逗麎簟贰堆θ寿F》中,徠及丑所唱者,既非本宮之曲,且刊本中皆低一格,明非曲?!吨袢~舟》中,列御寇所唱,明曰道情,至下曲,乃入正劇。蓋但以供點(diǎn)綴之用,不足破元劇之例也。唯《西廂記》第一、第四、第五之第四折,皆以二人唱。今《西廂記》只有明人所刊,其為原本如此,抑由后人竄入,則不可考矣。元劇腳色中,除末、旦主唱,為當(dāng)場正色外,則有凈有丑。而末、旦二色,支源彌繁,今舉其見于元劇者,則末有外末、沖末、二末,旦有老旦、大旦、小旦、且徠、色旦、搽旦、外旦、貼旦等。
元劇者中歌者與演者之為一人,固不待言。毛西河《詞語》,獨(dú)創(chuàng)異說,以為唱者不演。然《元曲選》各劇,明云末唱、旦唱,《元刊雜劇》亦云“正未開”或“正未放”,則為旦、末自唱可知。且毛氏“連廂”之說,元明人著述中從未見之,疑其言猶蹈明人杜撰之習(xí)。即有此事,亦不過演劇中之一派,而不足以概元劇也。
元劇被明、清所欣賞,其見元劇者,無不加以傾倒。
張曉丹(1979-),女,漢族,朝陽師范高等??茖W(xué)校音樂系講師,主要研究方向:樂理和戲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