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宇艦 (首都師范大學 100048)
構筑中老年舞蹈表現的大舞臺
——談群文舞蹈與舞臺藝術實踐的有效結合
張宇艦 (首都師范大學 100048)
本文以中老年人參與群文活動為切入點,從中老年人實際生活情況出發(fā),通過群文舞蹈與舞臺藝術實踐的有效結合,提高中老年人群文舞蹈的創(chuàng)新性和表現力,著力打造中老年人群文舞蹈活動品牌,以保持中老人在社會互動中的互惠性、活動性和獨立性。
群文舞蹈;舞臺藝術實踐;有效結合
精神文化是我們生存的樣式和自我完善的方式在意識形態(tài)上的反映,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開始將注意力轉移到對精神文化的追求。群文舞蹈藝術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現象,是社會文化和基層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越來越多優(yōu)秀的群文舞蹈通過舞臺藝術的表現與實踐,向觀眾展現著社會生活所賦予時代的一種精神面貌,同時也是舞臺藝術參與者展示自我、表達自我、實現自己人生價值的一種體驗方式。
在社會結構影響下和國家對退休年齡新政策的頒布都推進了人口老齡化和老年人數的增加,無論從增長速度和比重都超過了世界老齡化的速度和比重,到2020年我國65歲以上老齡人口將達1.67億人,約占全世界老齡人口6.98億人的24%,全世界四個老年人中就有一個是中國老年人。那么老年人個體應如何適應社會、抗擊衰老、尋求健康的生活方式呢?角色理論者認為:“每一個人在一生中都要扮演多種角色,角色是個人與社會相互接納的新形式?!崩夏耆穗S著社會角色的變化,即角色中斷和次一級角色的變換,大部分會從勞動、決策、父母角色轉換為供養(yǎng)、平民、祖父母角色。在社會地位發(fā)生轉變后,為與社會相互接納適應社會發(fā)展應積極的參與到社會性活動中去,以行為心理學和功利主義心理學為基礎,社會活動是一種雙方互相交換的行為,在交換過程中雙方都考慮到各自的利益,人們通過掌握物質財富、能力、成就健康、美麗等社會權利資源來確認自己的社會地位。
隨著廣場舞蹈帶來的群眾文化熱潮,越來越多的中老年人開始加入到群文舞蹈活動中,他們幾乎是剛剛離開自己的工作崗位,普遍擁有一定的經濟基礎和文化修養(yǎng),為豐富退休生活,尋找生命寄托,實現個人追求,通過定期專業(yè)舞蹈老師指導和排練,達到可以進行舞蹈舞臺藝術表演的能力和水平。如今,老年大學、老年文化活動中心、文化館等一系列有組織的老年活動場所都會為老年人提供可交換資源的價值空間。
縱觀近幾年CCTV電視舞蹈比賽作品,中老年人群已成為群文舞蹈舞臺藝術表演的新起之秀。在排練中,他們不僅對一些優(yōu)秀的經典劇目進行學習,并且在舞蹈感悟力日趨增強舞蹈技術愈加嫻熟的同時開始嘗試原創(chuàng)劇目,簡單到從一個動機開始到發(fā)展成一個動作、一個短句,復雜到從考慮舞蹈的整體結構內涵再到局部調度構圖的處理和調整,包括相關的前期音樂制作剪輯、畫外音錄制與后期舞美燈光、服裝道具的全面協(xié)調等,這樣的編創(chuàng)過程和團隊管理模式已趨近于職業(yè)化的舞蹈專業(yè)藝術團體。例如,在第七屆全國舞蹈電視大賽中,作為北京市唯一一支入圍決賽的非職業(yè)性舞蹈團——安貞男子舞蹈團。由他們帶來的舞蹈《放飛夢想》將放風箏這一生活細節(jié)為切入點,融合了拉、拽、抻、扯、收線等模擬放風箏的生活常態(tài)動作,放眼望向遠處的風箏,仿佛看到了未來美好生活的新希望。這部充滿正能量的舞蹈作品均是由安貞舞蹈隊的中老年人獨立編創(chuàng),并采用了流行的音樂元素和西方古典音樂中具有代表性的旋律相結合,從創(chuàng)作角度到表演水平皆趨近于職業(yè)化舞蹈團體。
中老年廣泛參與群文舞蹈活動既是社會的一種普遍現象,也是他們參與社會活動的一種生活方式同時也是實現自己人生價值和追求健康的一種娛樂方式。在晚年生活中,通過參與群文舞蹈活動進行舞臺藝術實踐,使他們和同齡人相比有著更豐富的生活體驗與經歷,不僅是鍛煉身體活躍身心,更重要的是在舞蹈舞臺藝術實踐的同時,可以使他們能夠獨立完整地完成一個舞蹈作品,從舞蹈構思的萌發(fā)到成熟,從舞蹈結構的剪裁到布局,從舞蹈形象的捕捉到塑造表演過程中隊員之間的默契配合,都體現著他們對自己所創(chuàng)作的舞蹈作品更深層次的理解和詮釋,使他們達到生理上的快慰,精神上的愉悅和心靈上的滿足。從她們的舞蹈中,你會強烈感受到她們對舞蹈的那份熱情與執(zhí)著,眼神中流露著的是他們對舞蹈那份源自內心的喜歡與熱愛。因此,相關活動組織單位應多提供中老年人舞臺舞蹈藝術實踐機會,為他們創(chuàng)造專屬中老年人群文舞蹈的平臺,打造中老年人群文舞蹈活動品牌,并進行大力宣傳與推廣;政府和相關機構部門應發(fā)展與中老年人有關的社會政策和社會服務,最大限度地增強中老人的權利資源,以保持中老人在社會互動中的互惠性、活動性、獨立性。
“新月已生飛鳥外,落霞更在夕陽西?!毕﹃枱o限好,最美不過夕陽紅,在人生已接近夕陽之時,他們依然精神矍鑠、鶴發(fā)童顏,依然對生活充滿熱情,對生命充滿希望。“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不要說歲數已大,將落的太陽還能放出滿天霞光,他們老當益壯,老有所為,他們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在經濟全球化,科技高速發(fā)展,老齡化嚴重的年代,我們更應多關愛中老年人,盡可能地為他們創(chuàng)造豐富的物質資源和精神寄托,譜寫出屬于他們的夕陽人生。
[1]秦啟文.周永康.角色學導論[M].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
[2]魏廣龍.跨界與創(chuàng)新[M].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4.
張宇艦,女,1992年1月2日;籍貫:河北;學歷:研究生;民族:漢;職務:首都師范大學;職稱:學生;研究方向:舞蹈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