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鵬
(鐵嶺市中心醫(yī)院,遼寧 鐵嶺 112000)
埃索美拉唑?qū)Ψ戳餍允彻苎谆颊呤彻軇恿W(xué)指標(biāo)的影響研究
趙 鵬
(鐵嶺市中心醫(yī)院,遼寧 鐵嶺 112000)
目的研究及觀察埃索美拉唑?qū)Ψ戳餍允彻苎谆颊呤彻軇恿W(xué)指標(biāo)的影響程度。方法選取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于本院進行診治的6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奧美拉唑組)30例和觀察組(埃索美拉唑組)30例,然后將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食管動力學(xué)指標(biāo)進行分別檢測及比較。結(jié)果觀察組治療后2、4、8周的食管動力學(xué)指標(biāo)均顯著地好于對照組患者,并且好于本組治療前的檢測結(jié)果,P均<0.05,均有顯著性差異。結(jié)論埃索美拉唑?qū)Ψ戳餍允彻苎谆颊呤彻軇恿W(xué)指標(biāo)的影響程度明顯大于奧美拉唑,對于改善患者的食管動力異常狀態(tài)發(fā)揮著積極的臨床作用。
埃索美拉唑;反流性食管炎;食管動力學(xué)
反流性食管炎對患者生活、工作及其他方面生活造成的不良影響極為突出,患者不僅僅可出現(xiàn)燒心及其他消化道不適情況,且嚴重及長期疾病狀態(tài)者甚至可出現(xiàn)食管瘢痕及出血等情況,因此臨床對于本病治療的重視程度較高,而本病患者食管動力學(xué)異常是表現(xiàn)極為突出的一個方面[1]。因此本文中我們就埃索美拉唑?qū)Ψ戳餍允彻苎谆颊呤彻軇恿W(xué)指標(biāo)的影響程度進行觀察研究,現(xiàn)將研究結(jié)果分析如下。
1.1 臨床資料:選取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于本院進行診治的6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奧美拉唑組)30例和觀察組(埃索美拉唑組)30例。對照組的30例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齡22~70歲,平均年齡(45.9±7.9)歲;病程0.8~33.0個月,平均病程(11.0±1.8)個月;嚴重程度:輕度5例,中度12例,重度13例。觀察組的30例患者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齡22~71歲,平均年齡(46.0±7.7)歲;病程0.8~33.5個月,平均病程(11.1±1.6)個月;嚴重程度:輕度5例,中度12例,重度13例。兩組患者的男女比例、年齡、病程及輕中重度構(gòu)成數(shù)據(jù)之間均無顯著性差異,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對照組患者以奧美拉唑進行治療,每天口服40 mg,每天服用1次。觀察組患者則以埃索美拉唑進行治療,每天口服40 mg,每天服用1次。兩組患者的其他治療包括用藥種類及方式等均無顯著性差異。兩組患者均治療8周。然后將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食管動力學(xué)指標(biāo)進行分別檢測及比較,食管動力學(xué)指標(biāo)包括食管收縮壓、食管括約肌松弛率、臥位及立位反流時間比,其均采用消化道動力檢測儀進行檢測。
1.3 統(tǒng)計學(xué)處理:本研究中的數(shù)據(jù)處理軟件包為SPSS15.0,其中的計量資料為年齡、病程及食管動力學(xué)指標(biāo),計數(shù)資料為男女比例及輕中重度比例,其分別以選用的軟件包進行t檢驗及卡方檢驗處理,且P<0.05表示有顯著性差異。
治療前對照組的食管收縮壓、食管括約肌松弛率、臥位及立位反流時間比分別為(56.61±5.44)mm Hg、(76.84±6.10)%、(9.29 ±0.95)%及(6.45±0.78)%,觀察組的食管收縮壓、食管括約肌松弛率、臥位及立位反流時間比分別為(56.64±5.42)mm Hg、(76.88 ±6.05)%、(9.30±0.93)%及(6.50±0.77)%。兩組患者治療前的食管收縮壓、食管括約肌松弛率、臥位及立位反流時間比均無顯著性差異,P均>0.05。
治療后2周對照組的食管收縮壓、食管括約肌松弛率、臥位及立位反流時間比分別為(62.03±5.67)mm Hg、(80.25±6.37)%、(8.37±0.82)%及(5.94±0.68)%,觀察組的食管收縮壓、食管括約肌松弛率、臥位及立位反流時間比分別為(71.84±6.10)mm Hg、(86.76±6.64)%、(6.04±0.73)%及(3.70±0.52)%。
治療后4周對照組的食管收縮壓、食管括約肌松弛率、臥位及立位反流時間比分別為(67.67±5.94)mm Hg、(83.30±6.52)%、(7.11±0.78)%及(5.18±0.60)%,觀察組的食管收縮壓、食管括約肌松弛率、臥位及立位反流時間比分別為(77.80±6.27)mm Hg、(90.14±6.94)%、(5.26±0.54)%及(3.05±0.44)%。
治療后8周對照組的食管收縮壓、食管括約肌松弛率、臥位及立位反流時間比分別為(78.56±6.32)mm Hg、(85.74±6.81)%、(4.69±0.48)%及(4.57±0.49)%,觀察組的食管收縮壓、食管括約肌松弛率、臥位及立位反流時間比分別為(86.54±6.59)mm Hg、(93.93±7.04)%、(2.53±0.37)%及(2.21±0.34)%。
觀察組治療后2、4、8周的食管動力學(xué)指標(biāo)均顯著地好于對照組患者,并且好于本組治療前的檢測結(jié)果,P均<0.05,均有顯著性差異。
反流性食管炎對患者造成的不適感較為突出,食管動力學(xué)指標(biāo)呈現(xiàn)明顯的異常狀態(tài)[2-3]。臨床中對于本病治療的用藥中埃索美拉唑及奧美拉唑均較為常見,相關(guān)研究也并不少見,但對本類藥物對患者的食管動力學(xué)狀態(tài)的影響研究卻極為少見。本文中我們即就埃索美拉唑?qū)Ψ戳餍允彻苎谆颊呤彻軇恿W(xué)指標(biāo)的影響程度進行比較,結(jié)果顯示,埃索美拉唑在此方面的優(yōu)勢明顯大于奧美拉唑,主要表現(xiàn)為治療后患者的食管收縮壓、食管括約肌松弛率、臥位及立位反流時間比均改善更為突出,從而肯定了埃索美拉唑的臨床應(yīng)用優(yōu)勢。綜上所述,我們認為埃索美拉唑?qū)Ψ戳餍允彻苎谆颊呤彻軇恿W(xué)指標(biāo)的影響程度明顯大于奧美拉唑,對于改善患者的食管動力異常狀態(tài)發(fā)揮著積極的臨床作用。
[1]盧剛.埃索美拉唑治療反流性食管炎的臨床療效及優(yōu)越性研究[J].中國傷殘醫(yī)學(xué),2014,22(8):17-18.
[2]蔡雙燕,林珍娥.埃索美拉唑與奧美拉唑治療反流性食管炎4周和8周療效對比[J].藥物流行病學(xué)雜志,2014,23(6):342-344.
[3]李洪德,孫鶴,黃體政.埃索美拉唑與奧美拉唑治療反流性食管炎臨床對比[J].中國處方藥,2014,12(7):59.
R571
B
1671-8194(2015)01-017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