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林源
(河南武警總隊醫(yī)院普內(nèi)科,河南 鄭州 450000)
急性腦梗死屬于中老年群體的多發(fā)病,如果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會嚴重影響患者的預后,有著很高的致殘率。對于急性腦梗死的治療,通常以改善患者的腦部缺血、缺氧狀態(tài),盡可能地減少對神經(jīng)系統(tǒng)功能的損傷為原則[1]。相關研究表明,C反應蛋白屬于急性腦梗死的獨立危險因素,并且能夠敏感地反映出臨床治療的效果[2]。本院自2012年9月至2013年8月期間,對于收治的急性腦梗死患者,通過依拉達奉與奧扎格雷鈉聯(lián)合使用進行治療,取得了非常滿意的治療效果,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選擇自2012年9月至2013年8月期間收治的急性腦梗死患者共122例為研究對象?;颊叩娜脒x標準為符合第4屆腦血管病會議所制定的診斷標準,經(jīng)過CT檢查明確診斷且排除了腦出血,屬于首次發(fā)病,發(fā)病的時間在1 d以內(nèi),沒有接受過溶栓和抗凝治療。經(jīng)過征求患者或其家屬的書面同意,并經(jīng)醫(yī)院的倫理委員會批準,按照隨機原則,將患者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61例。對照組患者中,男性共37例,女性共24例,患者年齡在43~70歲,平均年齡為(56.8±9.6)歲,C反應蛋白水平平均為(10.2±11.3)mg/L;觀察組患者中,男性共38例,女性共23例,患者年齡在41~69歲,平均年齡為(55.9±12.4)歲,患者的C反應蛋白水平為(9.7±12.2)mg/L。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C反應蛋白等一般臨床資料等進行對比,沒有明顯的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特征。
1.2 治療方法:對照組患者給予奧扎格雷鈉注射液(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83517,由玉皇藥業(yè)有限公司生產(chǎn))80 mg加0.9%的氯化鈉注射液(100 mL)靜脈滴注,每天2次;共治療14 d;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的治療基礎上,另外聯(lián)合給予依拉達奉注射液(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80056,由國藥集團國瑞藥業(yè)有限公司生產(chǎn)),劑量為30 mg,加入至0.9%的氯化鈉注射液(250 mL)靜脈滴注,每天2次,14 d為一療程。
1.3 觀察指標:治療周期結束,觀察兩組患者的治愈率和C反應蛋白水平的變化狀況,并進行對比。
1.4 療效判定標準:對于患者進行NDS(臨床神經(jīng)功能缺損程度)綜合評分,以NDS評分改善在90%以上,沒有病殘為痊愈;以患者經(jīng)NDS評分改善在46%~90%,病殘等級為1~3級為顯著進步;以患者的NDS評分改善在18%~45%為進步;以患者的NDS評分在18%左右為無效;以患者的NDS評分改善在18%以下,或者升高18%為惡化。總有效率為治愈率、顯著進步率和進步率之和。
1.5 統(tǒng)計學方法:對全部所得數(shù)據(jù)運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包進行分析與處理,全部計量資料運用均數(shù)加減標準差的形式,比較用t檢驗,全部計數(shù)資料用率表示,對比運用卡方進行檢驗,若P<0.05,表明組間存在著明顯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經(jīng)過14 d的治療,對照組患者中治愈的共11例,顯著進步的共17例,進步的共18例,總有效率為76.6%。觀察組患者中,治愈的共23例,顯著進步的共13例,進步的共22例,總有效率為96.7%,該兩組患者的總有效率對比,具有明顯的差異(χ2=4.983,P<0.05)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在治療后,對照組與觀察組患者的C反應蛋白指標分別是(7.0±11.1)mg/L和(4.4±11.2)mg/L,均比治療前有顯著的改善,且觀察組患者C反應蛋白指標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兩組患者的C反應蛋白水平對比,亦存在顯著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t=9.747,P<0.01)。
奧扎格雷鈉屬于TXA2合成酶的抑制劑,通常具有高效性和特異性,可以通過抑制前列環(huán)素H2而生成TXA2,造成前列環(huán)素I2合成增加[3]。前列環(huán)素I2具有擴張血管、改善腦循環(huán)并抑制血小板聚集的功能,更能夠促進已經(jīng)聚集的血栓快速分解。袁俊興等研究[4]認為,自由基屬于急性腦梗死重要的損傷因子。藥物依達拉奉具有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的雙重功效,可以讓缺血-再灌注過程中所生成的自由基得到快速清除,從而使脂質(zhì)的過氧化影響受到明顯的抑制,最終有利于神經(jīng)細胞與血管內(nèi)皮細胞破壞的減少,從而減輕腦組織受損及腦水腫的程度[5],還能夠使生成更多的前列環(huán)素,起到抑制炎性介質(zhì)產(chǎn)生的作用,明顯的改善并修復腦缺血帶的神經(jīng)細胞。
本研究結果中,通過上述兩種藥物的聯(lián)合使用,經(jīng)過14 d的治療,對照組患者中的總有效率為96.7%,明顯高于對照組(76.6%),這和有關醫(yī)學報道比較相符,說明臨床治療的總有效率有顯著的提高,兩藥聯(lián)合使用可以明顯提高治療的效果。C反應蛋白屬于一種急性期相炎性反應蛋白,其表達水平升高是患者自身調(diào)節(jié)的反應,可以間接地反應出機體的高凝狀態(tài)以及組織細胞受損程度[6],相關研究表明,C反應蛋白屬于急性腦梗死的獨立危險因素,在組織細胞受損功能得到恢復以后,C反應蛋白還能迅速恢復至正常的水平,所以能夠敏感地反映出臨床治療的效果[7]。本研究中,對于腦梗死患者,運用兩種藥物聯(lián)合使用進行治療后,對照組與觀察組患者的C反應蛋白指標分別是(7.0±11.1)mg/L和(4.4±11.2)mg/L,均比治療前有顯著的改善,且觀察組患者C反應蛋白指標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說明已經(jīng)升高的C反應蛋白水平有明顯的降低,這和麻冬梅等[8]相關報道一致,也直接說明,聯(lián)合用藥能夠快速地改變機體的炎性反應機制,有利于恢復并改善受損的腦神經(jīng)系統(tǒng)功能,并有利于預后。
總之,對于急性腦梗死患者,給予依拉達奉與奧扎格雷鈉聯(lián)合治療,能夠明顯地改善患者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功能,使C反應蛋白水平明顯下降,從而有效地保護腦組織細胞,臨床治療效果確切,并且安全可靠,值得臨床推廣。
[1]杜笑,張秋娟,張紅智,等.中西醫(yī)結合綜合方案治療急性腦梗死的預后評價[J].江蘇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2,10(6):78.
[2]孫穎,劉持善.急性腦梗死患者血清高敏C反應蛋自水平的變化及其臨床意義[J].中國醫(yī)藥,2010,5(11):991-992.
[3]周業(yè)旺.依達拉奉聯(lián)合奧扎格雷鈉治療急性腦梗死120例臨床觀察[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1,15(3):68-70.
[4]袁俊興,王浩,張子銘,等.依達拉奉治療急性腦梗死的臨床分析[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1,12(7):215-216.
[5]劉輝,工迪芬,付江泉.依達拉奉預處理離體乳鼠腦皮質(zhì)細胞對腦缺血再灌注損傷的保護作用[J].貴陽醫(yī)學院學報,2011,33(6):657.
[6]葉仕能,阮靖,張小智.依達拉奉聯(lián)合奧扎格雷鈉對急性腦梗死患者C反應蛋白的影響及療效[J].中國醫(yī)藥,2012,7(3):291-293.
[7]汪效松,張旭,雷惠新,等.急性腦穿支動脈梗死患者血脂及血漿高敏C反應蛋白濃度測定的研究[J].中華腦血管病雜志(電子版),2012,17(4):351.
[8]麻冬梅.2種不同方案治療急性腦梗死成本效果分析[J].中國醫(yī)學工程,2011,14(5):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