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思,王佩娟
(江蘇省中醫(yī)藥研究院,南京 210028)
王佩娟治療卵巢早衰經驗總結*
陳 思,王佩娟△
(江蘇省中醫(yī)藥研究院,南京 210028)
王佩娟教授結合臨床及科研經驗,總結出防治卵巢早衰的有效辨治思路和方法。認為卵巢早衰與應激下腎虛血瘀證密切相關,故根據心-腎-子宮軸整體性、NIM網絡平衡性及月經周期陰陽變化,采用補腎活血方藥及心理治療對卵巢早衰進行防治,療效顯著。
經驗總結;卵巢早衰;補腎活血方藥
王佩娟老師是江蘇省中醫(yī)藥研究院婦產科主任醫(yī)師,南京中醫(yī)藥大學及南京醫(yī)科大學教授,從事中西醫(yī)結合臨床科研教學工作近30年。筆者有幸跟師學習,受益匪淺,現將導師治療卵巢早衰的經驗介紹如下。
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POF)是多種原因導致40歲以前閉經,伴雌二醇水平下降(E2<73.2 pmol/L)和促性腺激素水平上升(FSH>40 IU/L、LH>30 IU/L)為特征的一類疾病。中醫(yī)學并無卵巢早衰的記載,但從其主要表現來看,應屬于中醫(yī)學“血枯”、“經斷前后諸證”、“不孕癥”等范疇。
1.1 病因認識
近年來,各種應激導致POF的發(fā)病率不斷上升。女性生殖內分泌系統(tǒng)不僅是參與應激反應的重要系統(tǒng),更是易受應激損害的系統(tǒng)?,F代應激理論以“神經內分泌免疫調節(jié)(NIM)網絡”為核心,認為不良的應激反應可使體內免疫活性物質分泌減少,強烈的情緒波動或突然巨大的精神心理應激,可使中樞神經系統(tǒng)改變,導致月經失調,引發(fā)POF。中醫(yī)雖沒有“應激”這一概念,但中醫(yī)藏象及七情學說卻與現代應激理論在認識上有許多共性。喜、怒、思、憂、恐雖然對應心肝脾肺腎,然心者五臟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長期精神緊張、恐懼、焦慮、憂愁思慮等過度應激,均是心主神志功能失常引起大腦皮層功能的紊亂,心氣郁結、心腎失交影響卵巢生殖內分泌功能。《丹溪心法·六郁》曰:“氣血沖合,萬病不生,一有怫郁,諸病生焉?!?/p>
瘀血是POF的致病因素,同時也是疾病發(fā)展過程中的致病產物。瘀血無論阻塞哪個部位,均可影響卵巢功能,干擾排卵。《女科經綸》引婁全善曰:“婦人經閉,有污血凝脂胞門?!蔽垩鲅?,胞門者卵巢也。瘀血阻滯卵巢影響排卵,故月經不得來潮。當然,心(腦)有瘀血阻滯直接影響心-腎-子宮軸的功能而影響排卵,引起月經后期甚至閉經。現代社會生活中女性在長期精神緊張或焦慮、抑郁等應激影響下,可導致肝失疏泄、氣郁血滯、胞宮失養(yǎng)、經澀不行漸致該病。正如《萬氏婦人科》云:“憂愁思慮,惱怒怨恨,氣郁血滯,而經不行?!?/p>
前期動物實驗發(fā)現,重復制動應激會引起雌性大鼠生殖內分泌紊亂;應激狀態(tài)下造模大鼠海馬組織中神經遞質谷氨酸(GLU)、γ-氨基丁酸(GABA)含量及腦源性神經營養(yǎng)因子(BNDF)灰度值較正常組明顯降低[1],能敏感反映卵巢功能的血清INHB、FS低于正常,ACTA則高于正常[2]。因此,應激太過、七情內傷、瘀血久積、胞脈受阻是POF的主要病因。王佩娟認為,應激作為重要的致病因素對女性卵巢功能的影響應引起廣大醫(yī)學工作者重視。
1.2 病機認識
中醫(yī)素有“經水出諸腎”、“腎主生殖”之說,月經的產生是以腎氣為主導,通過天癸、沖任的調節(jié)借助胞宮而體現的。若腎氣衰、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則絕經,經斷而無子。從經絡學說來看,腎為沖任之本,沖任二脈皆有會穴與腎經直接交會,沖任在女性經帶胎產乳等活動中的作用皆由腎來主導。對于生殖機理同樣以“腎”為主導,《素問·上古天真論》提出腎氣、天癸、沖任對于男女生殖的調控作用。根據《靈樞·本神》:“恐懼不解則傷精”、《類證治裁》:“人之神宅于心,心之精依于腎”的觀點,將創(chuàng)傷后應激生殖健康的恢復定位于腎精的重建。因此王佩娟認為,腎虛是POF的發(fā)病根本。若腎陰腎精不足,精虧血少,天癸難充,沖任血虛衰少,胞宮失于濡養(yǎng),經水漸斷,發(fā)為經閉。正如《醫(yī)學正傳》云:“腎水既乏,則經血日以干涸……漸而至于閉塞不通”;若腎之陽氣虧虛,不能溫化腎水,腎精亦無以生天癸,沖任氣血澀滯,胞宮失于溫化,月水難行,亦發(fā)為閉經。而婦人以血為本,以氣為用,氣血充足通暢,腎有所充,天癸有源,沖脈精血盛,任脈氣血通,胞宮胞脈藏瀉有度,月經按時而下。腎陰虛沖任氣血不足,腎陽不足,血行不暢,經澀不行。
腎虛血瘀是POF的發(fā)病基礎,且腎虛為本、血瘀為標,而心腎失交、陰陽失衡貫穿疾病始終。心屬火,藏神,居上焦為陽;腎屬水,藏精,居下焦為陰。腎陰上濟心陰,以防心陽過亢;心陽下溫腎水,以促其氣火蒸騰;心腎交合,精神互依。精能養(yǎng)神,神能馭精(包括生殖之女精),是以心腦神明才是駕馭排卵之所在。POF患者心腎失交,心火不能下交于腎,使腎虛水寒、腰膝酸軟;腎水不能上濟于心,使心火亢盛,烘熱汗出,心腎不交,不僅失眠多夢、情志不寧、陰道干澀、性欲下降,同時增加骨質疏松癥和心血管疾病的危險。
基于中醫(yī)整體觀、辨證觀、平衡觀以及現代應激理論,王佩娟認為應激生殖損害的發(fā)病機制與中醫(yī)學“心-腎-子宮軸”整體觀思想破壞和現代醫(yī)學神經內分泌免疫調節(jié)(NIM)網絡平衡紊亂密切相關。腎虛血瘀、心腎失交、陰陽失衡是影響POF發(fā)生發(fā)展的具體病機。
1.3 治療體會
西醫(yī)歷來對卵巢早衰的治療采用激素替代治療(HRT)、贈卵人工受精與胚胎移植、卵巢冷凍移植(0TCP)和免疫治療等。雖然以上各法療效顯著,但存在副作用多、難以實施、費用較高等缺點,故王佩娟臨床多年中西合璧、取長補短,具體治療經驗總結如下。
1.3.1 全面分析 強調心腎子宮合治,主張中醫(yī)整體辨證與西醫(yī)宏觀辨病相結合,根據月經不同時期輔以調周法。并參照相關輔助檢查,如基礎體溫(BBT)、婦科B超、女性內分泌激素測定、INH和ACT水平測定等,了解即時卵巢功能情況,全面把握病情輕重準確診斷。同時遵循月經周期各時期氣血陰陽變化規(guī)律及沖任胞宮蓄溢的生理特點,動靜結合、調理陰陽,按照行經期-經后期-經間氤氳期-經前期的順序,臨床治法依次為活血通經(重在除舊)-滋腎填精(重在恢復)-溫腎活血(重在出新)-補腎助陽(重在補理)。通過這種規(guī)律性的調節(jié),使心-腎-子宮軸功能恢復而月經來潮并正常排卵。
1.3.2 心腎同調 “欲補腎者,先寧心,心寧則腎自實;欲寧心者,先補腎,腎實則心自寧”。子宮者,通過胞脈胞絡與心腎關聯(lián),子宮之藏主宰于腎,子宮之瀉主宰于心,心腎乃子宮藏瀉之主宰,因而月經周期包括生殖節(jié)律中的陰陽運動受心腎調節(jié)。若想月經按期藏瀉,必心腎同調,治療給予寧心益腎、活血通絡等提高療效。
1.3.3 心理疏導 每每跟隨抄方,常見導師用眼神、手勢、表情、語言與患者交流,緩解患者情緒,轉移患者注意力,使五臟氣血陰陽調和,從而“陰平陽秘,精神乃治”。近年來,隨著心身醫(yī)學的快速發(fā)展,環(huán)境的變化和心理精神等應激對卵巢衰退的作用已被廣泛接受。因此,心理疏導逐漸成為婦科各種疑難病的重要治療方法。
戴某,女,38歲,已婚,2012年11月20日初診:患者停經4月余,感覺下腹墜脹不舒,面部烘熱,時時汗出,煩躁易怒,腰膝酸軟1月余。平素月經尚規(guī)律,15歲時3~4/30~40 d,量中色暗,時有血塊,無痛經。近4個月因工作繁忙,加之家庭變故,月經一直未潮也未治療。生育史:順產1次流產3次(上環(huán)),末次人流2008年7月。食納可,夜寐差,二便正常,舌邊紫氣、苔少、脈細弦。
在我院B超示子宮大小78 mm×45 mm×39 mm,子宮內膜居中,兩層厚約6 mm,左卵巢大小11 mm×20 mm,可見1枚卵泡暗區(qū);右卵巢大小7 mm ×18 mm,未見卵泡暗區(qū),提示子宮及雙側附件均未見明顯異常。西醫(yī)診斷停經待查、卵巢早衰,中醫(yī)診斷月經失調(腎虛血瘀證)。西醫(yī)處方:黃體酮膠囊50 mg×40片/100 mg,每日2次。中醫(yī)處方:補腎活血湯加減:熟地10 g,生地10 g,生黃芪10 g,菟絲子10 g,仙靈脾10 g,山茱萸10 g,當歸10 g,川芎6 g,夜交藤10 g,柴胡6 g,紅花6 g,浮小麥15 g,合歡皮10 g,牡丹皮6 g,地骨皮10 g,生甘草3 g,10劑水煎服,每日1劑,早晚分服。并囑其患者規(guī)律服藥、藥后復診。若藥后月經仍未來潮,繼續(xù)就診;若藥后月經來潮,月經第2天查性激素;暢情志、慎寒熱、適運動,有情況隨診。
按語:患者近4個月精神心理應激下月經未潮,身體心理均承受巨大的壓力。為進一步加強療效,減輕患者心理負擔,王佩娟在辨病辨證指導下尊崇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因B超示子宮內膜6 mm,可考慮孕激素后半周期療法,同時給予補腎活血中藥,促進子宮內膜增生分泌脫落。
2012年12月5日二診:病史同前,藥后于2012年12月4日月經來潮,量少色暗紅,少量血塊,無痛經,刻下月經第3天,潮熱汗出較前明顯好轉,仍感腰膝酸軟,煩躁易怒,食納可,大便2~3 d一行,小便正常,夜寐較前好轉,仍多夢易醒,舌紫、苔薄、脈細弦。血性激素示 E2:71 pmol/L,FSH:42 IU/L,LH:24 IU/L。西醫(yī)診斷卵巢早衰,中醫(yī)診斷月經失調(腎虛血瘀證)。處方:原方去丹皮6 g、加桑寄生10 g、肉蓯蓉10 g、茯苓神各10 g,7劑水煎服,每日1劑,早晚分服。并囑其生活規(guī)律,提高自我調節(jié)自我控制能力,有情況隨診。
2012年12月25日三診:病史同前,刻下月經第22天,腰膝酸軟較前好轉,仍煩躁易怒,雙乳脹悶不舒,時有噯氣,偶有潮熱汗出,食納可,夜寐欠安,二便調。舌黯邊有紫氣、苔白、脈細弦。B超示子宮內膜厚約8 mm。診斷同前。處方:原方去生黃芪、肉蓯蓉,加紫石英(先煎)10 g、陳皮5 g、廣木香6 g、白蒺藜10 g。水煎服10劑,每日1劑,早晚頻服。囑其加強體育鍛煉,參加集體活動,保持心情舒暢,有情況隨診。
2013年1月9日四診:病史同前,末次月經2013年1月8日,量少,色暗紅,無痛經。自覺經后心情舒暢,輕微腰酸,余無特殊不適,舌黯苔白,脈細澀。診斷同前。2012年12月5日處方去地骨皮、加續(xù)斷10 g,水煎服5劑,每日1劑,早晚頻服。囑其繼續(xù)用藥,調暢情志,勞逸結合,樹立信心,有情況隨診。
近年來隨著醫(yī)學模式向生物心理社會模式的轉換,女性生活、工作、學習過度緊張等長期應激引起腎虛血瘀、心腎失交、陰陽失衡等相互影響進一步加重POF的發(fā)生發(fā)展。臨床上,王佩娟常用補腎活血湯加減,同時心理疏導治療POF患者,療效顯著。實驗中,導師團隊研究發(fā)現,補腎活血湯通過調節(jié)制動應激模型大鼠海馬神經介質水平及相關受體的表達、影響生殖激素及抑制素-激活素-卵泡抑素(INH—ACT—FS)系統(tǒng)功能,進一步改善心因性卵巢功能減退[3](心)、干預應激大鼠海馬神經生化及卵巢功能[4](腦)、提高小鼠的體外受精率[5](腎)。因此,基于心-腎-子宮生殖軸”與“神經內分泌免疫調節(jié)(NIM)網絡”理論,補腎活血湯可通過多環(huán)節(jié)多靶點的作用防治卵巢功能衰退。
[1]王佩娟,彭蘊茹,羅宇慧,等.補腎活血湯對制動應激雌性大鼠海馬神經生化的影響[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1,31 (6):794-798.
[2]李蘭英,王佩娟,彭蘊茹,等.補腎活血湯對制動應激雌性大鼠生殖內分泌功能紊亂的影響[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1,17(10):144-147.
[3]王靜,王佩娟.補腎活血中藥對心因性卵巢功能減退的研究概況[J].現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0,19(11):1420-1422.
[4]王佩娟,李蘭英,彭蘊茹,等.補腎活血湯對制動應激所致卵巢早衰大鼠生殖內分泌的作用[C].第三屆江浙滬中西醫(yī)結合高峰論壇論文匯編,2011.
[5]楊桂云,王佩娟,賈曉斌,等.補腎活血湯對小鼠體外受精及其早期胚胎發(fā)育的影響[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1,21 (7):522-524.
R711.75
A
1006-3250(2015)04-0469-03
2015-01-19
江蘇省中醫(yī)藥局項目-從Treg角度研究補腎活血湯保護雌性大鼠應激損害的免疫學機制(LZ13088)
陳 思,女,住院醫(yī)師,從事生殖內分泌的臨床與研究。
△通訊作者:王佩娟(1961-),女,主任醫(yī)師,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Tel:13372018822,E-mail:pjwang@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