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德偉
(遼寧省普蘭店市第三人民醫(yī)院,116224)
膈肌痙攣在臨床比較常見,多發(fā)于中老年人?;颊咦杂X胸膈氣逆,抽掣時喉間發(fā)出呃忒聲,聲短而頻,難以自忍,甚則妨礙談話、咀嚼、呼吸、睡眠等。臨床中證輕微者,持續(xù)數(shù)分鐘至數(shù)小時后不治自愈;證重者,用藥物有時很難奏效,而針灸往往可以立竿見影。筆者多年臨床工作運用針灸治療頑固性膈肌痙攣,取得較好的臨床療效,現(xiàn)將結果報道如下。
全部病例均為遼寧省普蘭店市第三人民醫(yī)院門診患者,病程最短5d,最長23d;其中男19例,女9例;年齡最小52歲,最大78歲。
針刺取穴:中脘、雙側足三里、雙側太沖、雙側內(nèi)關。針刺方法:患者取仰臥位,局部充分暴露,皮膚常規(guī)消毒后,用30號2寸毫針,在中脘、穴快速斜向下刺入穴位,足三里、太沖、內(nèi)關斜向上刺,行針得氣后,將針留在適當?shù)纳疃龋涣翎槙r間約1h,其間每隔10min行針1次。
療效判定標準。治愈:臨床癥狀體征均消失;顯效:臨床癥狀體征明顯改善;無效:臨床癥狀體征無改善。
治療后,28例頑固性膈肌痙攣患者治愈及顯效28例,無效1例。
患者某,男,56歲,2012年3月5日來院就診。自述20d前因咳嗽口服紅霉素后與人爭吵出現(xiàn)胸悶、呃逆,聲短而頻,吃飯,睡眠也不停止,非??鄲???诜馆衅椭兴幉灰姾棉D。刻下:患者神清,呃呃連聲,不能自控,聲短而頻,每分鐘約40次。給予針刺中脘、雙側足三里、雙側內(nèi)關、雙側太沖,5min后呃逆之聲停止,留針1h后起針,一次治愈,再未復發(fā)。
膈肌痙攣中醫(yī)稱“呃逆”,古稱為“噦”,俗稱“打呃”。呃逆的發(fā)生主要是胃氣上逆所致。胃處中焦,上貫胸膈,以通降為順。多因飲食不節(jié),或情志郁怒,肝氣上逆犯胃,導致胃氣不降,上逆胸膈,氣機逆亂而為呃逆。中脘是胃的募穴,足三里是胃的合穴,兩穴同用能降胃氣;內(nèi)關和中解郁,太沖疏肝理氣。四穴合用能起到疏肝理氣、和胃降逆止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