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軍
酒精(乙醇)進入體內(nèi)后,10分鐘左右即可被吸收進入血液,60~90分鐘達到高峰。
酒精約20%被胃吸收,80%被小腸吸收。酒精進入血液后,被運送至肝臟。肝臟中的乙醇脫氫酶使乙醇轉(zhuǎn)化為乙醛,乙醛被乙醛脫氫酶轉(zhuǎn)化為乙酸,乙酸再被細胞色素P450(一組人體內(nèi)代謝藥物的酶)徹底轉(zhuǎn)化為CO2和H2O排泄出體外。
酒精進入人體后很快經(jīng)口腔、食道、胃、腸等器官,通過器官黏膜進入血液循環(huán),迅速地被運輸?shù)饺砀鹘M織器官進行代謝利用。胃和腸道吸收的酒精經(jīng)血液循環(huán)進入肝臟,有90%的乙醇在肝臟代謝,其余的在腎臟、肌肉及其他組織器官中代謝,通過腎臟、肺和汗液等以原形排出體外。
乙醇被氧化為乙醛
當(dāng)血液中乙醇濃度不高時,在乙醇脫氫酶(ADH)催化下,乙醇被氧化成為乙醛;當(dāng)乙醇濃度過高時,乙醇主要通過ADH代謝系統(tǒng)進行氧化,同時還需要借助于過氧化氫氧化酶系統(tǒng)等進行代謝,進而形成乙醛。
乙醛被氧化為乙酸
在人體內(nèi),乙醛經(jīng)過乙醛脫氫酶(ALDH)轉(zhuǎn)化為乙酸,乙酸以乙酰輔酶A的形式進入三羧酸循環(huán),氧化成CO2和H2O同時釋放出大量ATP。H+ 在肝臟內(nèi)從底物上轉(zhuǎn)移到NAD(氧化型輔酶I),使其轉(zhuǎn)變?yōu)镹ADH(還原型輔酶I),乙醇的代謝速度決定于NADH的合成速率。
醉酒過程
在一般人體中,都存在有乙醇脫氫酶,而且數(shù)量活性基本上是相等的。但是由于人種和個體的差異,乙醛脫氫酶的活性和數(shù)量度卻不同。約有一半亞洲人的乙醛脫氫酶呈無活性型,因此這些人飲酒后乙醛不能轉(zhuǎn)化成乙酸,而導(dǎo)致血中乙醛濃度迅速上升,產(chǎn)生顏面及全身潮紅、心悸、搏動性頭痛、嘔吐等反應(yīng),這就是通常所說的醉酒。因此醉酒是由于乙醛脫氫酶的缺失或者活性不高,而造成乙醛不能轉(zhuǎn)變成乙酸所致。
酒精代謝過程中產(chǎn)生的乙醛比乙醇對人體的毒性更大,它是乙醇毒性的10倍。乙醛具有很大的肝毒性,可引起酒精性肝硬化。
酒精在肝臟代謝過程:乙醇→乙醛→乙酸→二氧化碳和水。在這些過程中,有兩種酶即 ADH(乙醇脫氫酶)和ALDH起作用,其中ALDH(乙醛脫氫酶)最為關(guān)鍵,它使乙醛氧化為乙酸(乙酸是一種無害物質(zhì)),并決定著酒精的代謝速度。ALDH(乙醛脫氫酶)活性高的人,酒精代謝能力強酒量大;ALDH(乙醛脫氫酶)活性低的人,酒精代謝能力弱酒量小。乙醛脫氫酶活性的高低主要與遺傳有關(guān),有時也可以被酒精誘導(dǎo),也就是說,經(jīng)常喝酒使此酶活性增加,從而酒量增加。
飲酒開始使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興奮,話多、亢奮,過量飲酒則使中樞神經(jīng)抑制,困頓、沉默、嗜睡。即使是在神經(jīng)興奮階段,也會影響精細動作和反應(yīng)速度,所以酒后駕車很危險。
酒精引起人體的急性危害是肝損傷,長期慢性危害還會累及心臟和血管系統(tǒng)。而且這些慢性危害與是否喝醉(酒量大?。o關(guān),換言之,不管你酒量大還是小,易醉還是不易醉,只要你長期酗酒,就會危害心臟和血管系統(tǒng)。因此,飲酒要少量。
喝酒臉紅與臉白
乙醛具有讓毛細血管擴張的功能,臉部毛細血管擴張會引起臉紅。所以喝酒臉紅的人意味著能迅速將乙醇轉(zhuǎn)化成乙醛,也就是說他們有高效的乙醇脫氫酶。喝酒臉紅的人,只有乙醇脫氫酶,沒有乙醛脫氫酶,所以體內(nèi)迅速累積乙醛而遲遲不能代謝,因此,會長時間漲紅了臉。
喝酒臉白,是因為這樣的人乙醇脫氫酶和乙醛脫氫酶均沒有。那么,這樣的人為什么會給人很能喝酒的感覺呢?那時因為他們靠體液來稀釋酒精,塊頭越大感覺越能喝酒。在正常情況下,酒精濃度要超過0.1%他們才會昏迷。而北方人由于體型大,可以喝到八兩到一斤白酒。如果你是臉越喝越白型的,最好不要超過半斤,不然有急性酒精中毒的可能性。
如果一個人即有高活性的乙醇脫氫酶又有高活性的乙醛脫氫酶會怎樣呢?他/她就是傳說中的酒簍子。如何判斷他/她是不是酒簍子呢?看是不是大量出汗。因為如果兩個酶都高活性,酒精迅速變成乙酸進入TCA循環(huán)而發(fā)熱,所以大量發(fā)熱而出汗。
有一點需要說明,喝酒臉紅的人其實不容易傷肝臟,紅臉的人大家一般少勸酒,因此喝得少,酒后發(fā)困,即便喝吐了,睡上一覺就又精神抖擻了。而白臉的則往往不知自己的地線,在高度興奮中飲酒過量,甚至醉酒。他們體內(nèi)的酒精由于沒有高活性的酶處理而發(fā)生積累,容易導(dǎo)致肝臟損傷。需要休息一兩天或更多時間才能恢復(fù)正常。
解酒方法
1、 美國國家頭痛研究基金會的研究發(fā)現(xiàn),蜂蜜中含有一種特殊的果糖,可以促進酒精的分解、吸收,減輕頭痛癥狀;
2、 補充維生素C、維生素B族,或吃些甜食、蛋白類食物,能增加血糖濃度,緩解酒精對人體的損害;
3、 喝酒前,吃一些食物如面包、饅頭等,可以減緩酒精吸收進入血液的速度;
4、 酒后及時喝果汁或糖水,可對肝臟起到保護作用;
5、 吃點猴頭菇,它可以保護胃黏膜不受損害;
6、 也可以喝熱湯,尤其是姜絲燉魚湯,解酒功效更好;
7、 糖醋菜的解酒效果也不錯,因為醋和酒能在體內(nèi)形成乙酸乙脂,有解酒作用;
8、 喝酒前飲用牛奶特別是原味酸奶,可延緩酒精在胃內(nèi)的吸收,并保護胃黏膜減少酒精損傷。
適度飲酒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建議嚴禁酗酒,如飲酒盡可能飲用低度酒,并控制在適當(dāng)?shù)南蘖恳韵隆_m度飲酒是指成年男性一天飲用酒的酒精量不超過25g,成年女性一天飲用酒的酒精量不超過15g,常飲的幾種酒的酒精度換算為酒精量,詳見下表。
酒(分類)
男性日飲酒量
女性日飲酒量
高度白酒60~70度
45~52ml
27~31ml
高度白酒50~60度
52~63ml
31~38ml
中度白酒40~50度
63~78ml
38~47ml
低度白酒30~40度
70~104ml
47~63ml
黃酒/葡萄酒(10~20度)
156~313ml
94~188ml
啤酒(10~12度)
625~781ml
375~46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