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巧虹,蒙明姜,王林麗
(1. 重慶醫(yī)療器械質(zhì)量檢驗中心,重慶 401147; 2.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軍醫(yī)大學大坪醫(yī)院藥學部,重慶 400042)
熊果酸(UA)又名烏蘇酸,為非極性五環(huán)三萜酸,系許多中藥及其復(fù)方制劑的主要成分。熊果酸具有多種生物學活性,尤其在抗腫瘤、保護肝臟、調(diào)節(jié)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功能、抗病毒和抗菌方面作用顯著[1-3]。目前,國內(nèi)多側(cè)重于其植物化學方面的研究,而國外在其藥理學方面的研究較多。本試驗中建立了測定熊果酸血藥濃度的高效液相色譜(HPLC)法,并對灌胃后的大鼠體內(nèi)藥代動力學進行了研究,現(xiàn)報道如下。
Agilent-1100 型高效液相色譜儀、紫外檢測器、泵及柱溫箱(美國安捷倫科技公司);AUW 120D 型電子天平(日本島津公司);XW-80A 型旋渦混合器(上海馳唐電子有限公司);TGL-16G 型臺式高速離心機(上海醫(yī)用分析儀器廠)。熊果酸對照品(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批號為110742 -201220);熊果酸提取物(自制,純度大于95%);乙腈為色譜純(美國Fisher 公司),水為二次重蒸水,其余試劑均為分析純。健康SD 大鼠,體重200 ~250 g,雌雄各半,購自四川大學實驗動物中心。試驗前適應(yīng)性喂養(yǎng)1 周。
取熊果酸對照品約20 mg,精密稱定,置100 mL 容量瓶中,用甲醇溶解稀釋并定容,搖勻,即得質(zhì)量濃度為200 μg/mL 的對照品貯備液,置4 ℃冰箱冷藏保存。取熊果酸提取物適量,置25 mL容量瓶中,重蒸水超聲混勻得每1 mL 含熊果酸1.0 mg 的混懸液,作為大鼠灌胃液。
精密量取血漿樣品0.1 mL,加入甲醇20 μL,按1 ∶1 加入10%三氯乙酸溶液0.1 mL,旋渦混勻2 min,以1.0×104r/min的轉(zhuǎn)速離心5 min,精密量取上清液20 μL,注入高效液相色譜儀進行分析。
2.3.1 色譜條件與系統(tǒng)適用性試驗
色譜柱:Hypersil 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動相:乙腈-0.1%磷酸水溶液(78.5 ∶21.5);檢測波長:221 nm;柱溫:35 ℃;流速:1.0 mL/min;進樣量:20 μL。在上述色譜條件下,測得空白血漿、空白血漿加熊果酸對照品及大鼠灌胃給藥1.5 h 后血漿樣品的色譜圖(圖1)??梢?,熊果酸保留時間約為12.5 min,血漿中其他雜質(zhì)不干擾熊果酸的分離和測定,滿足檢測要求。
2.3.2 方法學考察
標準曲線制備:精密吸取熊果酸對照品貯備液適量,分別用甲醇稀釋成系列質(zhì)量濃度的工作溶液,各取20 μL,加入0.1 mL空白大鼠血漿中,使血漿中藥物質(zhì)量濃度分別為0.05,0.10,1.00,2.50,5.00,10.00,25.00,50.00 μg/mL,按2.2 項下方法處理,記錄色譜圖。以峰面積(A)為縱坐標、血漿中藥物質(zhì)量濃度(C,μg/mL)為橫坐標進行線性回歸,得回歸方程A=1.656 ×103C+9.63 ×102(r=0.999 5,加權(quán)系數(shù)1/ C2)。結(jié)果表明,熊果酸質(zhì)量濃度在0.05 ~50.00 μg/mL 范圍內(nèi)與峰面積線性關(guān)系良好,定量限為0.05 μg/mL,檢測限為15 ng/mL。
圖1 高效液相色譜圖
方法回收率試驗:取空白血漿0.1 mL,分別加入20 μL 不同質(zhì)量濃度的對照品溶液,得質(zhì)量濃度分別為0.10,5.00,50.00 μg/mL 的含藥血漿,按2.2 項下方法處理,按擬訂色譜條件進樣測定,計算回收率。結(jié)果見表1。
表1 方法回收率試驗結(jié)果(n=6)
提取回收率試驗:取空白血漿0.1 mL,分別加入20 μL 不同質(zhì)量濃度的對照品溶液,得質(zhì)量濃度為0.10,5.00,50.00 μg/mL的3 個血漿樣品,按2.2 項下方法處理,按擬訂色譜條件進樣測定,記錄色譜峰面積。取對照品甲醇溶液,在相同條件下直接進樣,測定峰面積。以2 種方法測得的峰面積之比計算提取回收率。結(jié)果熊果酸平均提取回收率為85.36%,RSD 為6.58%(n=3)。
精密度試驗:取已知含熊果酸0.10,5.00,50.00 μg/mL 的對照品溶液,依法處理并進樣測定,以1 d 內(nèi)6 次測定結(jié)果計算日內(nèi)精密度,以1 周內(nèi)連續(xù)3 d 測定結(jié)果計算日間精密度。結(jié)果日內(nèi)精密度的RSD 分別為4.25%,3.83%,2.98%(n=6),日間精密度的RSD 分別為11.28%,9.53%,8.79%(n=3)。
穩(wěn)定性試驗:配制低、中、高(0.10,5.00,50.00 μg/mL)質(zhì)量濃度的血漿樣品數(shù)份,分別于不同條件下存放不同時間后,按2.2 項下方法處理,按擬訂色譜條件進樣測定,計算熊果酸含量,考察樣品放置穩(wěn)定性。結(jié)果血漿樣品室溫下放置4 h、-20 ℃冰箱中冷凍保存7 d、反復(fù)凍融3 次后測定值的RSD 值均小于12%,表明3 種條件下樣品穩(wěn)定性均良好,滿足樣品分析要求。
取SD 大鼠10 只,雌雄各半,試驗前一晚禁食12 h,不禁水;將熊果酸提取物混懸液按20 mg/kg 灌胃,于給藥前及給藥后0.25,0.50,0.75,1.00,1.50,2.00,3.00,4.00,6.00,8.00,12.00 h時從尾靜脈取血約0.3 mL,置肝素化塑料離心管中,分離血漿,置-20 ℃冰箱中保存。按2.2 項下方法處理含藥血漿,按擬訂色譜條件測定血藥濃度。采用DAS 2.1.1 版藥動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并計算藥代動力學參數(shù),血藥濃度-時間曲線見圖2。熊果酸的大鼠體內(nèi)過程符合一室模型,主要藥代動力學參數(shù)見表2。
圖2 熊果酸均值血藥濃度-時間曲線(n=10)
表2 熊果酸灌胃的主要藥代動力學參數(shù)(n=10)
熊果酸在體外對革蘭陽性(G+)菌、革蘭陰性(G-)菌和酵母菌均有抗菌活性,具有抗糖尿病、抗?jié)兗罢{(diào)節(jié)血脂的作用,同時具有抗致癌、抗促癌、誘導(dǎo)F9 畸胎癌細胞分化和抗血管生成作用,還具有明顯的抗氧化功能,且對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有明顯的安定與降溫作用[4]。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大鼠單劑量灌胃給予20 mg/kg 熊果酸提取物后,熊果酸的體內(nèi)過程符合一室模型,約1.0 h 達峰,吸收較迅速;消除半衰期為(4.421 ±1.835)h,消除較慢;中心室分布容積為(5.776 ±1.652)L/kg。目前,關(guān)于熊果酸體內(nèi)過程的研究報道很少,趙國臣等[5]采用HPLC 法測定了小鼠血漿中熊果酸的質(zhì)量濃度,但僅得到3 個時間點的平均血藥濃度。裴丹等[6]研究了龍柴方總萜部位中熊果酸、齊墩果酸在大鼠體內(nèi)的藥代動力學,熊果酸含量為9.4%,體內(nèi)過程符合二室模型,吸收迅速,體內(nèi)分布快,表觀容積大,消除緩慢,血中藥物濃度長時間保持低水平,且有雙峰現(xiàn)象,認為可能是由于灌胃的有效部位為中藥復(fù)方提取物,而復(fù)方中的中藥配伍對熊果酸的吸收有一定影響。
本研究中,以熊果酸高純度提取物灌胃給藥,考察其在大鼠體內(nèi)的運行過程,初步闡明了其體內(nèi)藥代動力學過程,為將來口服制劑的處方設(shè)計和質(zhì)量評價奠定了基礎(chǔ)。
[1] 王 鵬,張忠義,吳 忠. 熊果酸在藥用植物中的分布及藥理作用[J]. 中藥材,2000,23(11):717 -722.
[2] 楊新河,呂幫玉,毛清黎. 熊果酸的藥理研究進展[J]. 貴陽中醫(yī)學院學報,2006,28(6):52 -54.
[3] 王 濤,邵敬偉,郭養(yǎng)浩. 熊果酸抗腫瘤作用及其機制研究進展[J].藥物生物技術(shù),2008,15(2):148 -151.
[4] 孟艷秋,陳 瑜,王 趲,等. 熊果酸的研究進展[J]. 中國新藥雜志,2007,16(1):25 -28.
[5] 趙國臣,朱仲玲,張春艷,等. 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小鼠血漿中熊果酸的濃度[J]. 中國醫(yī)院藥學雜志,2007,27(12):1 782 -1 783.
[6] 裴 丹,歐陽臻,趙 明,等. 龍柴方總萜部位中熊果酸、齊墩果酸在大鼠體內(nèi)的藥動學研究[J]. 中國新藥與臨床藥理,2013,24(3):267-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