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jì)50年代,季羨林在北京大學(xué)講授語言學(xué)。一天,一個學(xué)生向他借一本語言學(xué)方面的書。季羨林頓時犯了難,因為這本書是極其珍貴的孤本古籍,如被損壞,將是很大的損失。但面對學(xué)生渴求的目光,季羨林又不忍拒絕,便對他說:“你過一個星期后再來取?!?/p>
一個星期后,學(xué)生如約來到季羨林的辦公室取書。而令他意外的是,這本“書”是一沓寫滿小楷字、裝訂得整整齊齊的信紙。季羨林歉疚地說:“很對不起!我沒將原本借給你,是因為原本太珍貴了,怕被損壞。我打算以后將這本書捐給國家,所以不能外借,請你理解我的做法。今天借給你的是我的手抄本,基本沒有錯誤,是可以用的?!睂W(xué)生聽后異常感動,連連向季羨林鞠躬致謝。
(摘自《做人與處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