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秋宇
胰島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是指胰島素作用的靶器官對胰島素作用的敏感性下降,即正常劑量的胰島素產(chǎn)生低于正常生物學效應的一種狀態(tài)[1]。目前壯族人群高血壓發(fā)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趨勢[2]。有研究表明,高血壓病人中存在IR,IR是原發(fā)高血壓的發(fā)病基礎,高血壓是IR的表現(xiàn)之一,高血壓病人中存在IR者約占50%[3,4]。另有研究表明,生活方式干預能減輕導致或加重胰島素抵抗因素的作用,有效降低胰島素抵抗的發(fā)病率[5]。為此,本研究對壯族高血壓合并胰島素抵抗病人給予血糖負荷飲食和量化運動生活方式干預,取得了良好效果?,F(xiàn)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擇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心血管內(nèi)科住院治療的百色市壯族高血壓合并胰島素抵抗病人80例。其中男47例,女33例;年齡41歲~85歲(54.7歲±10.5歲);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20例,高中、中專28例,??萍耙陨?2例。所有病人均符合2005年《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的高血壓診斷標準[6],胰島素抵抗根據(jù)空腹胰島素(FINS)、空腹血糖(FPG)檢測值進行確認,采用胰島素抵抗指數(shù)(HOMA-2)Calculator 2.2軟件計算,HOMA-2≥1.8為胰島素抵抗[7],所有病人均給予硝苯地平及洛伐他丁治療,療程8周。入組標準:壯族;高血壓病史>1年;無糖尿病、繼發(fā)性高血壓、繼發(fā)性肥胖、惡性腫瘤及嚴重心肝腎功能不全合并癥;意識清晰、生活能自理、能進行一定的語言溝通;能遵照干預計劃實施干預措施的知情自愿參與者。排除標準:孕產(chǎn)婦;有精神疾病、認知功能障礙、溝通障礙,存在活動障礙不能完成運動干預措施病人。將80例病人按數(shù)字表法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0例,兩組病人在年齡、性別、病情嚴重程度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干預方法 對照組給予傳統(tǒng)的食物交換份法飲食和各種適宜病人的不同程度的運動干預。觀察組給予低血糖負荷飲食和量化運動干預,具體措施如下。
1.2.1.1 血糖負荷飲食 采用血糖負荷概念對食物的熱量進行計算,血糖負荷的計算公式為:血糖負荷(glycemic load,GL)=食物的血糖指數(shù)(glycemic index,GI)×食物實際糖類的量(g)/100,其中血糖負荷<10為低血糖負荷飲食,10~20為中血糖負荷飲食,>20為高血糖負荷飲食[8]。具體實施方法為:①評估病人當前的營養(yǎng)狀況。根據(jù)病人身高計算出理想體重,按體重指數(shù)評價其當前的營養(yǎng)狀況。②確定每日供給總熱量。每日攝入食物的總熱量按125.448kJ/kg~146.356kJ/kg計算,其中脂肪占20%~30%、蛋白質(zhì)占20%、糖類50%~55%,肥胖者(BMI>30kg/m2)每日總熱量按104.54kJ/kg,糖類占總熱量的35%~40%。③確定每日攝入各類食物的份數(shù)。將病人日常攝入食物分為肉蛋類、油脂類、谷薯類、蔬菜類、水果類、豆乳類6份,確定每日攝入各類食物的份數(shù)。④確定食物。參照食物的血糖負荷值,為病人量身定制固定的低血糖負荷飲食營養(yǎng)食譜。住院期間由經(jīng)專業(yè)培訓后的責任護士教會病人如何計算血糖負荷并與固定食譜比較,計算出自己應攝入的飲食數(shù)量,責任護士每天檢查病人的應用程度直至熟練掌握,出院后責任護士每周定期電話隨訪1次,根據(jù)病人的情況隨時進行熱量攝入調(diào)整,干預周期8周。
1.2.1.2 量化運動 住院期間根據(jù)病人平常的運動習慣,評估其運動量,為其制定規(guī)律、適宜、有效的運動處方。①每日運動量:每日運動量=每日飲食攝入總熱量(Q)-日?;顒酉臒崃浚≧)+1 130.44kJ[在平衡膳食的基礎上,預設增強1 130.44kJ熱量消耗(30 g脂肪釋放的熱量)]。②運動頻率、時間:根據(jù)每日運動量分4次完成,即晨起空腹、3餐后60min進行;每次運動時間=每日運動量/運動強度/4。③運動強度:分3d以50m/min、70m/min、100m/min的步行速度運動,觀察病人不同速度下的血壓、心率和自我感覺等,確定適宜的運動強度。④相對運動強度判斷:結合最大運動能力(最大耗氧量、VO2max)與病人欲達到的運動強度進行計算,即VO2max=安靜時脈率+(運動中最大的脈率-安靜時脈率)×病人欲達到的運動強度,HRm(運動中最大的脈率)=210-年齡[9]。例如,1例50歲病人欲達到60%的運動強度,其最大耗氧量VO2max=安靜時脈率+(210-50-安靜時脈率)×60%。病人出院后責任護士每周通過電話回訪檢查運動處方執(zhí)行情況,根據(jù)病人情況進行運動頻率、時間、強度等的修訂直至確定相對固定的有效運動量及規(guī)范的運動。
1.2.2 評價方法 比較兩組病人干預前后血壓及HOMA-2的變化。
1.2.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3.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實施生活方式干預前,兩組病人收縮壓、舒張壓、HOMA-2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實施生活方式干預后,收縮壓、舒張壓、HOMA-2均顯著降低,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見表1。
表1 兩組病人干預前后血壓和HOMA-2比較(±s)
表1 兩組病人干預前后血壓和HOMA-2比較(±s)
組別 例數(shù) 收縮壓(mmHg) 舒張壓(mmHg)HOMA-2干預前 干預后觀察組 40 152.2±17.0 133.6±12.5 95.4±10.9 81.7±11.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3 4.04±1.10 2.17±2.40對照組 40 151.9±17.4 142.5±10.9 96.7±10.1 90.0±12.1 3.93±1.95 3.06±3.07 t值 0.46 -7.51 -0.92 -5.28 0.35 -10.42 P>0.05 <0.01 >0.05 <0.01 >0.05 <0.01
3.1 壯族高血壓合并胰島素抵抗病人的發(fā)病原因壯族是珠江流域原住民的人文始祖,壯族占百色地區(qū)人口總數(shù)的80%左右。據(jù)我院既往研究報告顯示,百色市壯族高血壓合并胰島素抵抗患病率高于漢族,苗族和瑤族患病率低于漢族,表明雖然各民族均居住在百色市,環(huán)境因素、物質(zhì)文化生活水平相差不大,但由于不同民族人民生活習慣不同,對患病率有較大的影響;同時有調(diào)查表明,壯族人群高血壓合并胰島素抵抗發(fā)病率高原因在于其對高血壓知識認識不足,且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由吸煙、酗酒、持續(xù)高鹽等不健康膳食及缺乏運動鍛煉等原因?qū)е拢?0]。
3.2 血糖負荷飲食干預能有效改善病人的血壓和胰島素抵抗 高血壓的發(fā)生與不合理的飲食密切相關,飲食不合理或攝入過多常導致病人體重增加,引起胰島素抵抗。據(jù)報道,高糖、高脂飲食是胰島素抵抗發(fā)生的重要危險因素,在高血壓合并胰島素抵抗病人的綜合治療中,合理的飲食治療控制血壓、改善胰島素抵抗是貫穿始終的重要措施之一[11-13]。傳統(tǒng)食物交換份法食物干預對改善胰島素抵抗雖然有一定效果,但由于其僅從食物所含糖類在體內(nèi)釋放能量的多寡出發(fā),不能區(qū)別交換表中等值食物餐后所引起的血糖應答差異及食物加工烹調(diào)方法和食物成熟度對機體血糖的影響,效果有限。低血糖負荷飲食干預采用血糖負荷概念對食物的熱量進行計算,通過評估病人當前的營養(yǎng)狀況、每日攝入食物的總熱量、食物份數(shù)確定食物,保證了病人在均衡食物基礎上,利用血糖負荷知識,兼顧病人攝入食物的質(zhì)和量,從而改善病人的營養(yǎng)攝入狀況,起到控制血壓、改善胰島素抵抗的作用。
3.3 科學量化運動干預能有效改善病人的血壓和胰島素抵抗 運動能提高糖和脂肪代謝,增加細胞膜上胰島素受體的數(shù)量、增加肌肉對葡萄糖攝取和促進肝臟釋放葡萄糖,升高脂肪組織和骨骼肌細胞對胰島素作用的敏感性,增加胰島素與受體的親和力,改善胰島素抵抗;運動是高血壓病人非藥物治療的主要方法之一,適宜的運動可降低血脂、控制體重、調(diào)節(jié)情緒、促進機體代謝等,從而產(chǎn)生一定的降壓效果[14]。本研究根據(jù)病人平日的運動習慣,測試適宜病人個體的運動強度,并與飲食結合計算其每日運動量,根據(jù)每日運動量制定病人的運動頻率和時間,使病人的運動有計劃、可量化,與傳統(tǒng)的指導病人各種不同程度的運動干預比較,效果更顯著。
目前高血壓合并胰島素抵抗病人的治療中,飲食和運動干預是最為重要的基礎措施,飲食和運動干預能有效地控制病人的血壓水平,改善胰島素抵抗[15]。本研究結果表明,干預前兩組病人收縮壓、舒張壓、HOMA-2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病人實施8周的低血糖負荷飲食和量化運動干預后,收縮壓、舒張壓、HOMA-2改善效果顯著,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說明低血糖負荷飲食與量化運動能更好地改善高血壓病人的血壓和胰島素抵抗。為使病人掌握正確的飲食、運動知識和基本技能,以達到合理膳食、有效運動、促進健康,飲食和運動等生活方式的干預是高血壓合并胰島素抵抗防控的有效途徑。
[1] 裴璠,趙紫琴.糖尿病人三酰甘油及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與胰島素抵抗相關性分析[J].護理研究,2013,27(6A):1607-1609.
[2] 黃連欣,黃鳳形,吳紅英,等.家庭隨訪對壯族高血壓患者遵醫(yī)行為的影響[J].廣西醫(yī)學,2013,35(6):774-775.
[3] 段永強,王佐兵,余輝,等.高血壓合并胰島素抵抗與內(nèi)皮素的相關性及其干預治療[J].標記免疫分析與臨床,2010,18(4):221-224.
[4] 潘征,黃顯南,黃達,等.高血壓合并胰島素抵抗患者中醫(yī)癥候特征及血脂水平研究[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4,11(6):817-818.
[5] 超楚生,廖二元.激素不敏感綜合征[M].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144.
[6]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5:1.
[7] Geloneze B,Vasques AC,Stabe CF,etal.HOMA1-IR and HOMA2-IR indexes in identifying insulin resistance and metabolic syndrome:Brazilian metabolic syndrome study(BRAMS)[J].Arq Bras Endocrinol Metabol,2009,53(2):281-287.
[8] Salmeron J,Aseherio A,Rimm E,etal.dietary fiber,glycemic load,and risk of non-insulin dependene diabetes mellitus in men[J].Diabetes Care,1997,20(4):545-550.
[9] 任新霞,宋建軍.對高血壓患者行飲食處方和運動處方干預的效果評價[J].黑龍江醫(yī)學,2012,26(12):940-941.
[10] 李天資,梁燁,潘興壽,等.廣西百色市不同民族高血壓患病率及其與代謝綜合征的關系[J].中華內(nèi)分泌代謝雜志,2011,27(3):234-236.
[11] 唐遠謀,陳祥貴,焦士蓉.高脂飲食誘導的胰島素抵抗研究進展[J].西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32(2):98-102.
[12] 吳晨方,柴湘平,羅玉梅.高果糖飲食與胰島素抵抗關系的探討[J].海南醫(yī)學院學報,2014,20(3):297-301.
[13] 李燕,許翠萍,徐澤俊,等.糖尿病病人胰島素治療態(tài)度和滿意度的相關性研究[J].護理研究,2013,27(10A):3104-3107.
[14] 羅文才,楊碧萍.高血壓病人運動情況的調(diào)查分析[J].全科護理,2014,12(30):2867-2868.
[15] 陳志顏,杜聯(lián).多種方式干預2型糖尿病胰島素抵抗研究進展[J].山東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4,38(2):186-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