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紅兵
自新課改以來,課堂面貌煥然一新,但許多課堂關注了形式,忽視了課堂教學實效,華而不實,學生課上熱熱鬧鬧,課下收獲甚微。我們的課堂要有效,還要高效,需要變革教師的教學行為,轉變教與學的方式,根據(jù)學科特點,設計有效的教學活動,讓課堂成為學生自我發(fā)展、自我愉悅的學堂,打造師生共同發(fā)展的高效課堂。
為了保證課堂的有效,教師在課前要對文本精心解讀,善于抓文本的關鍵點,精心設計導學案,做到牽一發(fā)而動全身,課堂上能真正吸引學生,使教師的教更能服務于學生的學。在教學《掌聲》一課時,我主要抓住“掌聲”這個關鍵點,讓學生談英子的性情緣何由憂郁到開朗,讓學生用掌聲把“憂郁”、“開朗”連起來,概括出文章主要內容。學生既從整體上把握了課文,又學會了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的方法,一舉兩得,教學是有效的。接著我抓住“掌聲”這個關鍵詞,讓學生體味掌聲的內涵,學生在教師設計的多項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中明白了掌聲是這樣一步步改變了英子,學生的心靈在一次次的感悟中受到震撼與教育,自己的價值觀得到了升華。在教學中,教師要認真研讀文本,抓住其關鍵點來設計導學案,避免教學走彎路,做到教學設計有效,課堂教學實效。
教師是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促進者。教師以學生為主體,在課堂上因人而導、順勢而導、有效點撥,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六年級《伯牙絕弦》的教學中,在學生充分感受到伯牙與子期是知音的情況下,教師順勢而導,提出伯牙的琴聲中還會有什么。發(fā)揮學生想象,教師順勢增添充滿激情的導語,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思維活躍,紛紛說出了弦外之音,加深了對知音的理解。在教學中,教師的點撥要抓住文本的主旨,關注學生學習狀態(tài),因人而導,順學而導,有效點撥,發(fā)揮教師主導作用。課堂上要注重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教學中不僅要關注學習知識,還要讓學生學會表達,在課堂上習得語言表達之法。教師要有訓練意識,能根據(jù)文本特點,將理解與表達、運用相結合,做到課堂上學習語言、積累語言、運用語言。如教學《吹泡泡》,教師設計了體會文章寫作順序,讀中學寫練習。課堂上,教師讓學生發(fā)現(xiàn)吹泡泡的動作,再把里面的動詞先后順序顛倒,讓學生明白如何按順序寫,最后讓學生填空讀出來,并讓學生邊做動作邊填空。體會寫作順序,感受吹泡泡的樂趣,在一種情境中讓學生感受了文本內容,體會到要按一定順序寫作,為學生寫作奠定了基礎。再如教學《伯牙絕弦》,教師設計練習的目的明確,學生在課上就能感受文言文的味道,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的古文化之情。老師先出示景物的詞,依依楊柳、悠悠白云等,創(chuàng)設一種情境,讓學生扮演子期,面對伯牙琴聲中的景象,學用文中句式來表達。學生興趣濃,都愿仿書上句式來表達,在仿寫與朗誦中體味文言文這種文體。在教學中,我們要善于發(fā)現(xiàn)文本特點,利用教材中的例子,讓學生學習語言,積累語言,運用語言。
在構建高效課堂中,教師要發(fā)揮板書的微型教學藝術功能,做到板書簡潔明了,形象生動,直奔主旨。教學中老師要關注課程資源,補充相關教學資源,豐富課堂,增加課堂容量。課堂中恰當運用現(xiàn)代教學媒體,提高課堂實效。高效課堂來自有效的教學設計,來自課堂上教師過硬的教學基本功,靈活的課堂調控技巧,干凈利落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有效的教學手段,讓學生在充滿激情、充滿智慧探險的課堂中學會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