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對稅收負擔問題的思考和衡量主要從宏觀和微觀兩個角度進行綜合分析,雖然目前從宏觀角度來看我國稅收負擔在國際上處于中等水平,但是我國微觀主體的實際稅收負擔卻較重。因此,本文對我國稅收負擔問題進行宏觀和微觀兩個方面的分析,并提出解決我國稅收負擔問題的可行性建議,希望對有效解決我國稅收負擔問題有所幫助。
關鍵詞:稅收負擔 宏觀 微觀
在國際稅收發(fā)展的歷史上,中國一直是世界上微觀主體實際稅收負擔較為嚴重的國家之一,稅收負擔問題也成為長久以來限制我國國計民生發(fā)展的主要因素??v觀我國稅收負擔的宏觀現(xiàn)狀,自1997年至今,我國的稅收收入年平均增長率達到20%左右,而名義GDP的年平均增長速度低于15%,這種稅收增長速度明顯高于GDP增長速度的現(xiàn)象導致我國宏觀稅收負擔不斷增大。目前,一些學者從不同角度對中國的稅收進行研究,通過財政資金用途和支出效率對稅收負擔的高低進行判定上存在較大爭議。因此,本文從宏觀和微觀兩個不同的角度對我國的稅收負擔問題進行分析。
一、我國稅收負擔問題的現(xiàn)狀分析
(一)我國宏觀稅收負擔在國際上處于中等水平
在國際上宏觀稅負的表示是通過一定時期內(nèi)稅收總量占GDP的比重來實現(xiàn)的,具體表示方法由小口徑法、中口徑法和大口徑法三種。小口徑宏觀稅負是指全年稅收收入占GDP的比重;中口徑宏觀稅負是指全年財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大口徑宏觀稅負是指全年政府收入占GDP的比重,一般而言,國際上進行稅負比較時都采用小口徑宏觀稅負和中口徑宏觀稅負。有關統(tǒng)計資料顯示,我國自2004年以來的小口徑宏觀稅負和大口徑宏觀稅負都呈現(xiàn)增長態(tài)勢,但是盡管如此,我國的宏觀稅負在發(fā)展中國家仍然處于中等水平,2006年美國宏觀稅負為38%,瑞典和丹麥等國家甚至達到50%,而我國宏觀稅負不到20%,在國際上處于中等水平。但是自2006年以后,雖然我國宏觀稅負仍然在國際上并未有明顯增大,但是我國宏觀稅負仍處于較快的增長狀態(tài)。
(二)我國微觀主體的實際稅收負擔過重
當前,一些學者認為我國稅收負擔過重主要是根據(jù)微觀主體的實際稅負來判斷的,微觀主體的實際稅負過重也是我國稅收負擔的一個重要特點。微觀主體稅收負擔過重是立足于個人而不是國家,由于概念和角度不同,筆者認為將微觀稅負和宏觀稅負等同的比較方法是不科學的,二者應進行區(qū)別判斷。目前,造成我國微觀主體稅收負擔過重的原因主要是政府征稅缺乏規(guī)范性,非稅收入成為政府稅收收入以外的絕大部分收入,包括政府性基金、罰款收入等。非稅收入雖然在性質(zhì)上不屬于稅收,但是微觀主體卻必須向政府繳納,這無疑增加了微觀主體的經(jīng)濟負擔。因此,筆者認為在衡量微觀主體稅收負擔時應該采用大口徑計算方法,但是由于我國對非稅收入的數(shù)額缺乏準確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目前尚無法準確掌握我國大口徑稅收負擔的具體變化趨勢,但是可以確定的是我國微觀主體的實際稅收負擔一直處于不斷增長的狀態(tài),微觀主體的實際稅收負擔仍然過重,這主要是由我國不斷增加的非稅收入造成的。
二、解決我國稅收負擔問題的對策
(一)實施適當?shù)臏p稅政策
適時適當?shù)臏p稅政策可以說是解決我國稅收負擔問題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減稅政策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實施:加快增值稅的轉型;完善“兩稅合并”后的相關配套規(guī)定;強化個人所得稅稅前扣除基數(shù)的改革。首先,稅收理論對我國增值稅進行了分類,包括生產(chǎn)型、收入型和消費型三種,三種類型由于在購進固定資產(chǎn)已經(jīng)稅款的抵扣上存在差異,因而對我國財政收入和經(jīng)濟發(fā)展產(chǎn)生著不同的影響。目前,擴大增值稅的抵扣范圍,實行徹底抵扣全部外購貨物與勞務所支付的稅金的消費型增值稅制度成為適應我國經(jīng)濟發(fā)展的迫切需要;其次,《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yè)所得稅法》的頒布,促進了我國經(jīng)濟產(chǎn)業(yè)結構的優(yōu)化升級,在創(chuàng)造一個相對公平的稅收環(huán)境的同時,有效減輕了我國內(nèi)資企業(yè)的稅收負擔,但是要想真正發(fā)揮《稅法》在減輕企業(yè)稅負方面的效用還需要一系列相關的配套措施加以輔助;再次,我國對個人所得稅稅前扣除標準的改革尚未成功,稅前扣除標準對減輕人們的稅負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需要進一步完善改革。
(二)規(guī)范政府非稅收入
從對微觀主體的稅收負擔的分析中可知,微觀主體實際稅負過重不僅是由稅收造成,更多地是大量非稅收入帶來的經(jīng)濟壓力,因此,減輕微觀主體實際稅負最重要的是規(guī)范非稅收入,這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第一,客觀看待非稅收入的作用,非稅收入作為政府收入的重要來源,對政府財政收支結構的合理性有著直接影響,而且對政府目標的實現(xiàn)起著推動作用,因此,政府要減輕非稅收入,而非取消。第二,要規(guī)范非稅收入首先要明確非稅收入的性質(zhì),合理合法的非稅收入對政府財政有積極影響,各種亂罰款、亂收費產(chǎn)生的非稅收入才是加重微觀主體實際稅負的主要原因。第三,要理順稅費關系,要合理控制數(shù)額龐大的非稅收入總量,加快稅制改革。
(三)完善稅收征管的法律制度
解決稅收負擔問題需要稅務部門引起重視,深化征管改革,建立相關監(jiān)督機制,建立健全稅收征管的法律制度,通過法律的強制力保證稅收的征管最大程度的合理化,并適當減少非稅收入,比如可以建立《稅收征管減免辦法》對稅收征管過程中應當減少的稅種進行規(guī)定,建立《非稅收入法》對非稅收入中不合理不合法的征收行為明確懲罰措施,鼓勵合理非稅收收入發(fā)揮作用,引導我國稅收征管走向一個合理化的階段。
三、總結
綜上所述,我國稅收負擔問題在研究過程中雖然存在某些爭議,但是整體而言我國稅收負擔呈現(xiàn)增長趨勢,雖然從宏觀稅收角度來看,我國目前在國際上仍處于中等水平,但是微觀主體的實際稅負卻比較嚴重,因此,采取合理措施減輕我國稅收負擔,使我國稅收征管結構趨向合理化是我國稅務部門的首要任務,也是推進國內(nèi)投資市場穩(wěn)定發(fā)展的重要保證。
參考文獻:
[1]朱青.對我國稅收負擔和減稅問題的剖析[J].稅務研究,2008(11)
[2]劉海慶,徐穎科.我國稅收負擔與經(jīng)濟增長的實證研究——基于全國30個省級單位的Panel VAR模型[J].蘭州學刊,2011(2)
(劉珞,1978年生,遼寧康平縣人,中國注冊稅務師,遼寧稅務高等??拼髮W。研究方向:進出口稅收理論與實務、國際稅收、稅收征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