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懷德
〔關鍵詞〕 物理教學;閱讀材料;
作用
〔中圖分類號〕 G633.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4)
23—0073—01
閱讀材料是圍繞物理教材的教育宗旨、突出教學要點而切入教材中的,應該說每一篇閱讀材料都是緊扣相關教材內容而設計的。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結合學生所學內容,圍繞閱讀材料,引導學生挖掘其涵蓋的內容和教育教學功能,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獲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一、充分發(fā)揮閱讀材料鞏固知識和拓寬學生知識面的功能
1.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閱讀材料的實用性和趣味性幫助學生掌握教材的重點,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達到理解并掌握知識的目的。例如,學習了“等離子態(tài)——物質存在的第四種狀態(tài)”一節(jié)內容后,學生已經(jīng)知道了物質常見的三種狀態(tài)。但是自然界中的物質除固態(tài)、液態(tài)、氣態(tài)外,還存在其他狀態(tài),其中一種狀態(tài)叫等離子態(tài),它們已經(jīng)應用于各種顯示器。教學時,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閱讀閱讀材料中列舉的實際例子,以幫助學生理解等離子態(tài)。
2.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閱讀材料中列舉了許多生活中的物理現(xiàn)象,構成了妙趣橫生而又富有教育意義的知識載體,學生從中可以感受到物理知識所蘊含的美妙、有趣的一面。如閱讀材料中選擇了一些與學生生活聯(lián)系緊密的內容,如“太陽灶”、“汽車的光后鏡”、“自行車的角反射器”等。這些內容貼近學生生活,聯(lián)系社會實際,培養(yǎng)了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也把物理知識和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聯(lián)系起來,使學生認識到物理知識的重要性和實用性。
3.了解前沿物理發(fā)展,激發(fā)學習物理的欲望。物理在日常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尤其前沿物理在生活中的應用,學生對這些不太了解,閱讀材料涵蓋了這些內容,彌補學生知識不足的同時,還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欲望。例如,“噪聲的利用”、“天壇的聲學奇光”、“斜面”、“重心與穩(wěn)度”等閱讀材料,能很好地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欲望。
4.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教材中的閱讀材料是編者精心選擇的,能有效拓寬學生的知識面。“避雷系統(tǒng)”、“深水打撈”、“起重機的平衡”、“三峽水利工程中的船閘”等閱讀材料,對學生來說,這些知識既拓展了知識面,又為日后的專業(yè)課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二、充分發(fā)揮和挖掘閱讀材料的思想教育功能
當前很多初中生說不出幾個科學家的名字,對科學家的方方面面更是一無所知。究其原因主要是電視、電影、雜志、畫刊中頻頻露臉的都是影星、歌星,極少有科學家出現(xiàn)在上面。所以他們沒有機會了解科學家,科學家的形象在他們心目中樹立不起來。而教科書中的閱讀材料介紹了牛頓、安培、法拉第、伽利略、焦耳、歐姆……等眾多科學家的生平和事跡,有效彌補了學生平時接觸到的媒體對科學家及物理學家宣傳不到位的不足。
閱讀材料中的物理學史蘊含著豐富的哲理,可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尤其可作為思想教育素材,能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培養(yǎng)他們正確的道德觀。教學中,要充分挖掘其中的德育因素,采取恰當?shù)姆绞竭M行教育滲透,努力做到教書育人。如 “牛頓對物理學的巨大貢獻”、“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等,物理學家的成功與他們科學的方法和嚴謹?shù)闹螌W態(tài)度是分不開的,他們因為不畏艱險,追求真理,勇于創(chuàng)新,才取得了輝煌成就,這對學生有很好的教育意義。
閱讀材料中有許多可供教師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素材。如,“探索海洋”、“掃描隧道顯微鏡和納米技術”、“激光的特性與應用”等,充分展示了我國在現(xiàn)代科學技術上的顯著成就,使學生認識到,我國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綜合國力迅速提高,以此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情,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使學生樹立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學習的遠大理想。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在課前或課后通過上網(wǎng)查詢等途徑搜集相關的物理學史資料,利用課余時間進行相互交流,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并在此過程中提高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
總之,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充分挖掘閱讀材料的內涵,充分發(fā)揮閱讀材料的教育教學功能,以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
編輯:謝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