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詠梅
在多年的教學中,我成功應用了“四法閱讀法”,(即對比閱讀法、啟發(fā)閱讀法、誘惑閱讀法、選擇閱讀法),不僅增強了學生的閱讀興趣,而且有效提高了學生的認讀能力、理解能力和感受能力,為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及作文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毋庸至言,現在小學生受到家庭與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閱讀興趣越來越低,給課堂教學帶來一定的難度。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我發(fā)現閱讀能力強的學生多數學習成績較好,而且學得輕松;閱讀能力差的學生多數成績上不去,學得還挺苦。因此,我在教學時格外重視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總結出“對比閱讀法、啟發(fā)閱讀法、誘惑閱讀法、選擇閱讀法”這“四法”,根據不同課文和時間,利用不同的閱讀方法來充分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對比閱讀法
對比閱讀,即把內容相關而又有所不同的課文聯(lián)系起來進行比較式的閱讀,是一種同中求異、異中求同的思維過程。俗話說有比較才有鑒別,才能更好地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如在學習《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這篇課文時,我就應用了對比閱讀法,當學生理解課文是表達了作者在重陽佳節(jié)時,觸景生情、有感而發(fā),寫下了千古傳誦的名篇《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表達了他對家鄉(xiāng)親人的無限思念之情。我讓學生回憶以前學過的類似的詩,同學們很快就想到了《靜夜思》,其中“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也是身處異鄉(xiāng)的作者思念家鄉(xiāng)的情感流露。我把這兩篇課文放在一起,讓學生集中學習閱讀。同時,我抓住時機向他們講述詩中“獨”“異”“倍”三字的妙處,以及“明月光”與“地上霜”、“望”與“思”的寓意,讓學生體會身處異鄉(xiāng)的人,在特殊的日子里,所寫的詩句中無不蘊含著濃濃的思念之情,達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啟發(fā)閱讀法
由于小學生年齡較小,知識層次較低,身心沒有得到充分發(fā)育等特點,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在課文的閱讀理解方面容易跑偏,出現思維障礙是正?,F象。為此,我在教學中通過有針對性地啟發(fā)和引導學生的讀書欲望,調起學生的“胃口”,讓其從渴望中積極主動地動腦筋思考,尋找答案,追求結果。如在學習課文《哪吒鬧?!愤@一課時,我就應用了啟發(fā)閱讀的方法,在備課時就設計了幾個問題。在課堂上,利用事先設計的問題,一步步引導學生閱讀理解課文。分組提問:哪吒把夜叉打死了,龍王怎么辦?哪吒與三太子的戰(zhàn)況如何?東海龍王父子經常興風作浪、胡作非為,哪吒制服龍王后,人們又過上了什么日子?讓學生各自回答,增強對課文的印象和理解。
三、誘惑閱讀法
所謂誘惑閱讀法,就是故意提出問題造成懸念,讓學生為了急于知曉答案,不得不去看書尋找答案。使老師叫學生去看書,變?yōu)閷W生主動去看書。如在教授《哪吒鬧海》一課時,我就把《哪吒鬧海》中最精彩的部分講給他們聽,說哪吒和三太子打得不可開交,欲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有些學生就迫不及待地打開書讀了起來。
四、選擇閱讀法
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指出:“沒有任何興趣,被迫進行的學習會扼殺學生掌握知識的意愿。”所以,在閱讀課上,我一改往日老師讀一句,學生跟讀一句,而是讓學生自己選擇自己喜歡的閱讀方式閱讀課文,并把他們閱讀的聲音錄下來,播放給他們聽,然后再播放范讀的錄音,讓他們找出自己的不足之處,然后再讀,再聽錄音,再對比,其次再進行情境表演,極大地提高了閱讀興趣和能力。
同時,在班級上,我經常組織舉行講童話故事比賽,故事內容要求是課外書上的,且要求人人參加,每次講的故事內容都不能重復,評出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其余都是鼓勵獎,學生的閱讀興趣大大提高了,課余時間,學生都是三三兩兩地聚在一起讀故事書的情景,以前我規(guī)定他們每天至少讀半小時的課外書,現在已經不用了。
另外,為了擴大學生的視野,我采取定期開展“共享一本好書,增長知識水平”的讀書活動。首先讓學生自己篩選,然后向全班同學介紹自己讀過的是哪本好書,讀這本能有什么樣的享受。學生為表現自己知道得很多,都會仔細閱讀并加以思考,強調介紹所推薦的理由,分享閱讀帶來的效果,培養(yǎng)了學生的概括表達能力。
眾所周知,在教學中,我們通常采用“讀文、理解、精練、背誦”一系列環(huán)節(jié)逐步增強學生對每篇課文的認知和掌握??梢姡喿x即讀文是基礎,是前提,因此,在培養(yǎng)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同時,要注重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指導他們正確的閱讀方法,才能實現我們所期望的閱讀效果,讓學生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為今后的學習乃至走上社會都大有裨益。通過我的教學實踐來看,我認為,靈活運用“四法”,(即對比閱讀法、啟發(fā)閱讀法、誘惑閱讀法、選擇閱讀法),對提高學生閱讀興趣很有必要。
(作者單位:安徽省明光市第三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