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夢琪
(浙江傳媒學院 浙江 杭州 310018)
在留聲機發(fā)展初期,柏林納正是借助他發(fā)明的唱盤和黑膠唱片技術戰(zhàn)勝愛迪生,最終開創(chuàng)了他的音樂工業(yè)王國。
從柏林納開始,大部分唱片都為黑色膠質材料制成,所以唱片又被人們稱為黑膠唱片。伴隨著唱片技術的不斷發(fā)展,自1887年唱片誕生之日起,主流市場上共產(chǎn)生了以下幾個不同轉速的唱片:
(一)78轉唱片。在唱片發(fā)展的初期,唱頭的制作和唱片刻紋技術還不是很發(fā)達,只有以提高轉速增長音軌來保證唱片的頻率響應。按照當時留聲機的實際情況,黑膠唱片轉速被定為每分鐘78轉,并成為了當時的一個廣泛標準。限于當時唱片刻紋技術還不發(fā)達,78轉唱片的唱紋也很粗,且錄音時間非常有限,每面只能錄制大約5分鐘左右的音樂。
(二)33.1/3轉唱片。針對早期蟲膠唱片的不足,人們不斷尋求延長放音時間的方法。1948年,在哥倫比亞唱片公司首席工程師皮特·格德馬克的主持下,33—1/3轉唱片問世。為了在保證音質的同時延長唱片的播放長度,格德馬克領導的研究小組經(jīng)過多年的努力,從唱針唱臂,再到唱盤材料等在許多方面都對唱片進行了根本性的改革。他們采用鉆石做唱針,用聚乙烯塑料(Vinyl)取代蟲膠為唱片材料,把唱片轉速降到每秒33—1/3轉,并增加溝紋密度,使得每面唱片可放20多分鐘的音樂。憑借其卓越的性能,LP唱片幾乎占據(jù)了20世紀50年代后唱片市場的絕對統(tǒng)治地位。直到1980年代,CD唱片興起。
(三)45轉唱片。面對哥倫比亞推出的LP唱片,其主要競爭對手美國無線電公司(RCA)立刻作出了回應。其實早在20世紀30年代,RCA就曾推出過33.1/3轉唱片,可因為音響質量差而沒有被人們接受。RCA的領導階層仍然堅持認為單曲唱片還將延續(xù)很長的時間,因此他們推出了一種新規(guī)格的45轉唱片。唱片制造商給45轉唱片定義為ExtendedPlaying,縮寫為RP.當然,這種“延長”的概念是相對78轉而言的。這種唱片每面還是只能播放不到5分鐘的音樂,但是,其的優(yōu)勢還是很明顯的,一方面,聲音質量比78轉唱片好多了,甚至比LP還好一些;另一方面,它直徑小,唱片薄,又不容易碎,運輸成本低,十分適合講究時效的單曲市場。
磁帶是一種用于記錄聲音、圖像、數(shù)字或其他信號的載有磁層的帶狀材料,是產(chǎn)量最大和用途最廣的一種磁記錄材料。通常是在塑料薄膜帶基上涂覆一層顆粒狀磁性材料或蒸發(fā)沉積上一層磁性氧化物或合金薄膜而成。
伴隨著國際磁性錄音技術的發(fā)展,磁性錄音機主要發(fā)展了包括鋼絲錄音機和磁帶錄音機兩種機型。其中,鋼絲錄音機由于技術的局限性,以鋼絲為錄音存儲介質的錄音機并沒有發(fā)展多久。而以磁帶為存儲介質的磁帶錄音機由于技術的成熟,獲得了長期的發(fā)展,磁帶錄音機的研發(fā)也不斷更新?lián)Q代。根據(jù)不同的磁帶形式,磁帶錄音機的類型主要包括盤式錄音機、盒式錄音機、卡式錄音機等機型。伴隨著這些錄音機技術的升級換代,磁帶技術也獲得了相應的發(fā)展。出現(xiàn)了盤式、盒式、卡式等不同形式。
伴隨著1960年盒式錄音機的問世,1963年,荷蘭菲利浦公司研制成功盒式錄音帶,由于其具有輕便、耐用、播放時間長等優(yōu)點而得到迅速發(fā)展。盒式錄音機也由此成為使用最廣的錄音機。1973年,日本研制成功Avilyn包括磁粉帶。1978年,美國生產(chǎn)出金屬磁粉帶。進一步改進了磁帶的質量,使得磁帶不僅音質好,而且耐磨。
在對唱片技術不斷改進的基礎上,1983年,日本Sony公司和荷蘭Philips公司合作共同推出數(shù)字化唱片——cD(CompactDisc)。CD的優(yōu)點主要包括耐用、便利和低廉的成本。由于CD的巨大成功,在CD技術的基礎上, 又 誕 生 包 括 CD.ROM,CD—ROMXA,CD—I和 視頻CD等技術。今天的CD除了作為一種主要的音樂存儲介質之外,它的用途已經(jīng)擴大到進行數(shù)據(jù)儲存等方面。
和各種傳統(tǒng)數(shù)據(jù)儲存的媒體如軟盤和錄音帶相比,CD最適于儲存大數(shù)量的數(shù)據(jù),它可以是任何形式或組合的計算機文件、聲頻信號數(shù)據(jù)、照片映像文件,軟件應用程序和視頻數(shù)據(jù)。正是由于CD唱片的記錄密度大、重放音質好、體積小、易保存等優(yōu)點,特別是當CD作為計算機的一種標準配置后,使其具有有恰當?shù)男螒B(tài)動作完美的配合,而集體肌體動作的大小、范圍是由作品所要表達內(nèi)涵決定的。因此,根據(jù)作品的需要,體動作的準確性、協(xié)調性都是有意識無意識的自然流露。并且由于形態(tài)還具有美感、觀賞新、可觀性,在平時的學習中,要注意“形”的真實自如的表達。首先,手勢是一種無聲的語言、表達,在形體動作中最為重要。在演唱時能夠渲染氣氛,表達作品的情感,使作品的表達更加形象、生動。手勢的運用要做到松而不懈,恰到好處,要剛柔并濟,緊而不僵。但是在演唱過程,我們應該以手勢為輔,以歌唱為主,才能更加完美的表達作品。傳統(tǒng)表演藝術中,手勢分為引、開、定、合、托、錯等。聲樂演唱除了唱之外,演也同等重要,為了準確的塑造人物形象,使自己的演唱達到神形兼?zhèn)涞木辰纾谖枧_表演的同時,要具有落落大方的形體表演,注意形體動作與情感表達、塑造人物形象之間的密切聯(lián)系。在很大程度上,由于人性格的影響,不同性格人物在生活中的形態(tài)舉止也存在著差異,因此,為了將形體動作靈活的運用到舞臺表演藝術中,演唱者在生活中要去體會不同性格人的不同體態(tài)。
(三)“神”、“形”與歌唱的結合。聲樂藝術是一門舞臺藝術,不管是在聲樂演唱的技巧上,還是表現(xiàn)作品的內(nèi)涵、情感上,演唱者要做到聲情并茂,神形兼?zhèn)渑c歌唱完美的結合,才能將作品完整、生動地表現(xiàn)在觀眾面前,才能在舞臺上獲得完美的舞臺效果。而聲樂演唱中,由于文化之間的差異,不同體裁作品的演唱特點和風格存在著區(qū)別,因此,根絕不同體裁的作品,神形兼?zhèn)涞难莩问揭鞒鱿鄬恼{整。如:詠嘆調是西洋歌劇的組成部分,通常是在戲劇情節(jié)發(fā)展的關鍵時刻,以獨唱的形式出現(xiàn),表現(xiàn)出人物的思想情感。如:《卡門》中著名的選段《愛情像一只自由的小鳥》充分的表現(xiàn)了卡門不羈、奔放、豪放的人物形象。而在《塞爾維亞的老城墻旁邊》選段中,卡門具有直率、潑辣的性格,旋律熱情而不失幾分野氣。因此,在演唱的時,不但要把自己融入角色中,還要把自己的悲喜簡單的表現(xiàn)在作品中,在演唱中忘掉自己,才能真正打動觀眾。而在演唱我國民族特色作品是,為了準確塑造人物形象,也要做到神形兼?zhèn)?。如:在演唱《駝鈴》時,要表現(xiàn)出那種依依不舍的戰(zhàn)友離別之情。演唱《可愛的一朵玫瑰花》時,要表現(xiàn)出對心儀姑娘的愛慕之情,將自己融入到角色中,體會角色的感受,從而讓觀眾具有身臨其境的感覺,精準的詮釋歌曲,才能賦予歌唱高雅的藝術欣賞性。
[1]徐瓊.論歌者在審美標準中的形體表演[J].中國西部科技,2010(33).
[2]陰琪.淺談歌詞在聲樂藝術中的重要作用[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26).